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发展空间军事力量,探索新的空间军事战略时,都很重视组建各种航天研究与指挥作战机构。今年9月23日里根政府正式成立了美国航天司令部,这是一项加紧准备航天作战——“星球大战”计划的重大组织措施。美国航天司令部是一个陆、海、空军联合的司令部,相当于战区级指挥机构,它与美国现有的太平洋总部、欧洲总部、大西洋总部等级别相等,直属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司令部本部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彼得森空军基地。司令是罗伯特·赫雷斯空军上将,他还兼任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和北美航空空间防御司令部司令等职;副司令为现任海军航天系统局局长威廉·拉姆齐  相似文献   

2.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金融分析师、学生和航天相关企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3年航天报告》仍分为5篇,即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劳动队伍与教育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
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运输系统的技术水平代表一个国家自主进出空间的能力,体现一个国家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维护国家的空间安全和空间利益,也是综合国力的象征。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安全可靠性、缩短转场准备时间的理想运输工具,是未来中国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运输系统从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发展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技术性能更先进、能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对于满足中国未来空间开发和降低发射成本等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外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围绕传统运载火箭构型重复使用、升力式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组合动力重复使用运载器3种技术途径,分析了中国重复使用技术发展思路和路线。  相似文献   

4.
 针对世界航天发射运输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综合对比了国内外航天发射场、运载火箭、火箭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提出了低成本进入空间将改变世界航天发展的基本格局,航天远程跨域运输将突破航空领域运输效率的极限,指出了天地往返运输将成为维系空间环境的必然选择,轨道的多样性将催生多样态全域发射能力,同时传统液氧/煤油、液氢/液氧、液氧/甲烷等推进体制的主力运用领域将会迎来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六西格玛管理在航天制造业的实践活动的背景,论述了选题的原则、方法和过程,推进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列举了5项课题的改善效果,总结了学员的反馈意见。根据对实践过程和航天制造业的特点,提出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航天制造业的3个关键因素,分别为持续效益、与航天文化的融合以及建立适合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管理模式。实践和分析结果表明,航天制造业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先后完成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牵引航天动力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8年,中国航天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计划年底前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并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设计、研制、发射及在轨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航天动力学则贯穿于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航天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及试验等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航天器与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起,航天科技工作者汞统总结了在戒固航天30年实或中形成的理论、方法和工程经验,壕纂了一部《导弹与航天丛书》,对我目航天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日本航天业发展快,潜力大;火箭技术方案选择上的“偶合”和发射时不计性价比的做法又不免让人对日本航天业产生疑虑。  相似文献   

9.
航天、航空     
航天、航空科技技术不仅仅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越来越多的航天、航空科技技术产品已经应用于民生,造福苍生,引发了新一轮的航天、航空科技技术热潮。专家预言,航天、航空科技技术将在新世纪更加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航天任务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产生了将互联网扩展到空间、建立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强烈需求,并提供了实现的技术可能性。探讨了我国航天任务中存在的不同卫星天地协议不统一、航天任务数据不能共享、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分析了对未来任务的需求,阐述了建设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航天互联网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天地一体化航天互联网的总体目标、组成、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初步构想;分析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发展步骤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史国栋  翟源景 《科技信息》2012,(33):444-444,448
航天试验系统比较庞大,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航天试验任务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各种影响航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的风险是各航天大国的重大关注点之一。详细介绍了美国和欧洲航空(空间)局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史国栋  翟源景 《科技信息》2012,(35):81-81,70
航天试验系统比较庞大,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航天试验任务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各种影响航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的风险是各航天大国的重大关注点之一。详细介绍了美国和欧洲航空(空间)局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是将海量的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本文从云计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航天测控信息网应用模式,并结合云计算发展和我国航天测控现状,提出了发展基于云计算的航天测控网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14.
 人才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直接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尽管历经多轮西方制裁,俄罗斯航天工业凭借苏联时期蓄积的雄厚科技实力和国家持续投入与支持,仍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国家对航天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规模庞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综合分析发现,俄罗斯部分延续了苏联时期先进的航天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合理布局高等教育、建设航天特色类院校、推行航天院校和航天企业联合培养、不断完善在职人员培养制度等措施,建立起一套较为成熟并独具特色的航天人才培养模式,为俄罗斯未来在航天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基础。其中,加强实践教学等可以作为中国航天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粮食总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粮食作物总耕地面积的7%,却要解决占全世界人口总量20%的吃饭问题。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我国粮食的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关系将更为紧张。为解决粮食问题,发展航天育种事业是一条重要途径。大家知道,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统计表明,良种占科技对农业增产贡献率的30%以上,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一。航天育种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发展方向,用航天种子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不仅高产,而且质优。比如,航天杂交稻就穗大、粒大、质优、高产,“Ⅱ优航1号”创下了百亩亩产928.3公斤的纪录;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航天技术日益融入现实生活,对提升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航天企业发展中构建现代生产模式,推动创新发展,成为了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航天企业发展中具有军用型、混合型和商业型3种发展模式,从总体来说我国航天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走综合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该文先给出了市场营销的含义,讨论了航天图书市场概况和主要出版社航天图书情况;最后讨论了航天图书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市场是营销的出发点,讨论市场也是讨论营销的前提。该文得出了如下结论:航天科技图书市场读者集中,规模不大,参与其中的出版社不多,市场竞争相对来说不充分。航天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是需求稳步增加,但读者范围较小,新产品开发速度较慢,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中国宇航出版社在航天图书市场上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品牌效应,但仍要加强维护和提高。目前市场上航天图书产品的定价普遍较高,高质高价的价格策略合乎实际。航天图书产品特点和读者特点适合于直销渠道的建立。航天图书大范围的促销活动是不合适的,可以采用一些集中度高,人情味浓的促销方式。同时网络营销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国际航天发展的现状,对国际航天发展的新趋向“新世纪航天新计划”及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同时客观地总结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展望了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9.
航天医学工程是伴随着我国 近40年载人航天的发展,孕育催生的 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特色鲜明的学科 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方法。概述了航 天医学工程的体系构成、研究内容和 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航天任务的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对测控的需求也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航天测控系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航天测控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航天测控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优化地基测控网、建设和发展天基测控网、构建深空探测网,循序渐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测控通信系统”的整体发展思路,并对我国地基、天基、深空探测测控通信系统发展及重点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