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灵感是客观存在的灵感是人类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对这种奇妙的心理现象的思考和追求由来已久,但在我国曾一度被列为禁区,甚至否定它的存在,认为灵感只是主观臆想而加以批判,1980年7月钱学森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明确指出“灵感”在创造性思维中是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1981年他两次提议,把灵感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并列,并指出“我们掌握了灵感学,人的创造能力将普遍地极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创造性的效率。”爱因斯坦依据自己的科学创造实践得出结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一再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科学观察和实验到一种新颖见解的脱颖而  相似文献   

2.
最近,很有兴味地拜读了赵泽宗等主编的《启迪思路的钥匙——思想训练指南》(法律出版社,1994年5月版)觉得它是一本普及思维科学知识和对青少年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大力提倡思维科学,一再发表论文,并组织这方面学术讨论,大大活跃了学术界的研究空气,从而带动了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参加了关于思维及思维学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成果的主要部分收入了由钱学森主编的《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这木书一再重印,在学术界发生了重大影响,又进一步推动了思维科学的研究。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的基本观点是:思维科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基础六大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和思维科学)之一,其对象应该是专门研究人的有意识的思维,即人能够加以控制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构成思维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有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和灵感思维学,在思维科学的应用技术学科层次则有语言学、文字学、密码学、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技术、图象识别技术等,哲学不属于思维科学,认识论是架设在思维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自从英国美学史家奥斯本(H·Osborne)的《论灵感》一文在《英国美学杂志》1977年夏季号发表后,引起了我国美学和文艺理论工作者的重视:有的同志认为,灵感是一种很可珍贵的精神状态,它不仅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中,也存在于其他思维领域,对它的作用与力量不可忽视或低估:有的同志则认为,虽然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所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但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过分强调灵感的作用,有害无益。但究竟什么是“灵感”?它的本质和它所赖以产生的基础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缺乏明确而科学的规定性。为了把灵感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我想借鉴一下历史这面镜  相似文献   

4.
早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 ,其用意不外是提高全民族的思维水平 ,培养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使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 ,早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 0多年来 ,我国学术界已就社会思维学、逻辑思维学、形象思维学、艺术思维学、灵感思维学和思维心理学等不同类型的思维科学 ,就每一类型思维学科的基本内容、原理、规律和方法 ,以及人类思维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过程等问题 ,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 ,究竟怎样把这些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 ,把它变成人们 ,特别是青少年可操作的创造方法之应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层出不穷,对于创造方法和创造思维过程的研究,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逻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共同关心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创造性思维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论著把想象、猜测、灵感或顿悟等称为创造性思维;有不少同志则认为这样会引起误会,似乎逻辑思维就没有创造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智力之一的理论思维能力又称理性思维能力或抽象思维能力,它同非理性的观察、体验、直觉、顿悟等能力相区别,又与主观唯心、片面僵化等思维方式相对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广泛地涉猎了人的思维活动,把科学思维分成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个不同层次(钱学森:《在全国思维科学讨论会上的发言》1989.8)。抽象思维或日理论思维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对“创新思维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培养”课题研究中的一项研究专题。在人类的创新思维的智慧王国里,最令人困惑和神往的就是灵感(inspiration)了。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因此,需要探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诱发灵感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本文调查分析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诱发灵感思维的因素,论述了物理灵感思维的特性以及在物理教学中促成灵感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1933年,22岁的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一次水利学考试,钱学森所有的试题都答对了。水利学老师金悫教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誉为“航天之父”的钱学森先生,对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之论,呼吁学界加大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力度,特别是“形象思维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这一观点的发表,引起学界的热烈反响。随即掀起了一个研究形象思维的热潮。作者认为:形象思维的研究没有突破,也就是思维科学的研究没有获得突破。原因可能是所有研究者的水平太低或努力不够;但也可能是钱老提出的命题本身就有问题,尽管形象思维是复杂的,但比形象思维还要复杂的思维并非没有。作者认为,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应当从更复杂的立体思维,复杂思维与创新思维中探寻。  相似文献   

10.
论灵感思维     
一灵感是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很早以前就发现灵感。在西方,公元前四百年左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提出:“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一位恃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之下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此后,西方一直使用“灵感”这一术语。在中国,对灵感的论述比较迟一些,到西晋陆机才明确题出。但他一提出,就对它进行了相当精辟的论述。我们中国古代不用“灵感”这个术语,而用其他术语,其中有应感(陆  相似文献   

11.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不仅是伟大科学家的切身经验,而且是人才走向成功之路的至理名言! 兴趣,使人振奋,令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你对研究的问题兴趣盎然,脑海里储存的许多有关信息就必然会汹涌澎湃,激起智慧的浪花。兴趣,催人进取,令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你对研究的问题兴趣浓厚,就必然会昼思夜想,锲而不舍。当遇到有关信息时,就会点燃起灵感的火花。灵感是什么?列宾说:“灵感,是由于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柴可夫斯基说: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太极思维“太极”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易·系辞》中。至于“太极思维”,则是近代科学特别是思维科学发展以后才出现的。即便如此,学术界也解说颇多,难于统一。有的释以阴阳逻辑思维,有的释以辩证思维,还有的说是整体思维、离散思维、圈态思维、日月全息思维等等,都有一定道理,又似乎都不甚准确,难尽其意。太极思维,严格说当称“易学太极思维”,是易学理论在思维领域中反映的产物。它是原始人在长期的仰观俯察过程中,将天地万物宇宙人生的种种认识综合抽象,凝聚于卦象的  相似文献   

13.
1.创造力概述1.1创造力的基本概念创造力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能力或思维方式。德国的海纳特认为,“创造力意味着从狭隘思维和态度中解放出来,向灵活性、自发性和独立性方向发展”。我国也有学者提出,创造力“是以直观力、想象力、逻辑能力为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1.2创造力的组成一般认为,创造力由以下三部分能力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基础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核心。  相似文献   

14.
大多文章认为灵感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且是神秘莫测、不可名状的,或说是祖上的遗传基因的作用,甚或说是神赐的、天赋的、不可企及的。古典作品上说得神妙莫及,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凝神静坐,忽而顿悟”。文论家说到灵感,大多只对经验的描述:它常常在长期的寻求探索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灵感来时文思泉涌,顺畅如流,得心应手;消失时意志消散,文思冷涩,笔下艰难。总之,人们谈及灵感便在羡慕之余望而却步,使灵感终归在神秘的光环中令人可望而不可知。其实,灵感并不神秘,是完全可道清说明的。灵感思维是人…  相似文献   

15.
形象思维是人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组成部分之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比如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思维的。所以说,形象思维的作用不亚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我们目前的物理教学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出现的情况是: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学习,学生的知识也很能扎实。可是这些学生的"知识是片面的,而且倾向于死的方向走",也就是说,这些学生不知道物理是与实验、现象、实际融为一体的科学,他们精于解题,擅长考试,但却不善于创造。  相似文献   

16.
意见分歧学术界对《资本论》中关于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下简称“绝对说”)有的认为,提高劳动强度而增加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下简称“相对说”)有的认为,个别企业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超额剩余价值;整个社会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由于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  相似文献   

17.
在八十年代以来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百花争艳的学术园地里,有一门由我校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肖君和先生创立的“形象思维逻辑学”。1989年,《形象思维逻辑学》作为肖先生的专著《论思维》的第二部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宣告了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的诞生。形象思维逻辑学的问世,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尤其是得到钱学森等著名自然科学家的关注和肯定。一门社会科学的新学科能够引起诸多自然利,学家的重视和肯定,足见其不仅有学科的创新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能够沟通社会科学与自  相似文献   

18.
韩振芸 《科技信息》2009,(23):I0282-I0282
每当老师将作文题目布置下去后,有的同学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处下笔。有的同学作文言之无物,触动不了读者的心弦。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如果能够以自己的灵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以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往往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 31日.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乏父”和“火箭之王”。社会各界纷纷对钱学森的去世表示哀悼。  相似文献   

20.
“三思再反思思维模式”是为了改进传统解题模式而提出的重在培养反思能力、培育灵感、激发创造性的解题思维模式。此模式要求人们在审题和解题时要“先三思,后解题,解中要监控,解完再三思”,并特别强调再反思。再反思是指自己思考了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后,再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目的是使自己思考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在各方面达到更好或最佳水平。对解题的最佳思维过程、最佳思维方法、最佳解题方法、最佳解题结果、最佳答案的不断再反思,是培养创新意识,自我开发智能潜力和非智能潜力,激励灵感、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思维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