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源青钱柳苗期光合特征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 Cor-6400型光合仪对青钱柳12个种源进行光合指标测定。结果发现:净光合速率(Pn)及蒸腾速率(Tr)日变化表现出双峰("M"形)现象,其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及14:00;胞间CO2浓度(Ci)则呈现相反趋势,大致呈"W"形,峰值出现时间与Pn、Tr一致;气孔导度(Gs)在6:00时有最大值,随后下降,8:00之后表现出与净光合速率变化一致趋势;瞬时水分利用率(WUE)在8:00之前及12:00之后呈上升趋势,8:00—12:00之间WUE呈下降趋势。通过对种源间光合指标差异进行分析,不同种源青钱柳光合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用差异显著的光合相关指标对各种源进行模糊数学隶属值比较,昆明、安吉、庐山、资源及舒城种源相关指标的隶属值位居前五,可初步认定江苏栽种区为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种源。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不同叶位叶片光合指标与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麻路瑶 《石河子科技》2013,(4):11-13,18
探讨向日葵不同叶位单叶片的光和指标及形状的相关性研究,为新疆向日葵高产作出理论支持。本研究通过随机测取农户大田中现蕾期向日葵的光合及形状指标,分析不同叶位单叶片的分布趋势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向日葵不同位置的单叶片SPAD值、叶面积和干物质都呈现出中部叶位大于上部和下部叶位。2)向日葵Pn最大的叶片是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同时功能叶在向日葵的上部;Ci跟Pn趋势相反,下部叶片的Ci较高;Gs上部叶片低于中部叶片;Tr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顶部叶片的速率高于中部下部。3)向日葵单叶片的叶面积与干物质影响较大;Pn与Ci、Gs、Tr、叶面积和SPAD值影响较大,与Ci和SPAD呈现负相关性;Ci与叶片的SPAD值相互影响成正相关;Gs与Tr和叶面积相互影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低温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北疆棉花主栽品种(品系)为试材,对其进行5℃的低温处理,25℃为对照,研究其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棉花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比对照低,而叶片细胞间隙CO2浓度(Ci)的变化在不同品种中表现差异,新陆早13、297-5和4723下降,而81-3、新陆早36和134-1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此外,结果还显示,低温处理对棉花幼苗叶片光合参数(Pn、Ci、Gs、Tr)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Pn、Ci、Gs、Tr可以作为鉴定棉花抗寒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沙柳、黄柳和杞柳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i-6400光合仪对沙柳、黄柳和杞柳3种杨柳科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柳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点,12:00点左右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但不同柳树Pn,Tr,Gs的高峰和谷底的高低不同.(2)3种柳树的WUE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8:00达到第一峰,之后逐渐降低,黄柳、杞柳在12:00点降到谷底,14:00达到第二峰,沙柳在14:00点降到谷底,16:00达到第二峰,峰值不明显.(3)根据Pn,Ci,Ls的变化方向,推测3种柳树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Pn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Gs,Ci,Ta,RH;对Tr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PAR,其次是Ci,Ta,RH,Gs.  相似文献   

5.
6种常见绿化树种气体交换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6种常见绿化树种珍珠梅、榆叶梅、垂柳、旱柳、国槐和龙爪槐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个树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中午出现了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经分析6个树种的光合午休主要由气孔因素引起.6个树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指示了不同树种间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2种杨柳科植物的Pn,Tr,WUE,WUEi和LUE平均值均高于2种豆科植物,说明杨柳科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强,对吸收的光能和水分利用较高.2种杨柳科植物Pn,Tr和LUE日均值均高于2种蔷薇科植物,但是WUE却相反,说明蔷薇科植物的高WUE是在牺牲LUE的情况下获得的.比较同科植物的WUE,珍珠梅抗旱能力比榆叶梅高;垂柳比旱柳高;国槐比龙爪槐高.比较同科植物的LUE,珍珠梅比榆叶梅对光的要求严格;垂柳比旱柳严格;国槐比龙爪槐严格.相关分析表明,6个树种叶片的Pn与Tr,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Tr、Gs与WUE、WUE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环境因子与气体交换参数间存在相关关系,但不同物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小波  庄丽  王仲科  付勇 《河南科学》2011,29(11):1316-1321
运用LCPro+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比较研究了原生地和引种地两种生长条件下多伞阿魏(Ferulaferulaeoides)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Ci)、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原生地多伞阿魏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生长在较好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下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光合特性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和光合测定的方法,以湿地松普通种子为对照(CK),测定了7个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在弱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5%~60%)、中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40%)和强度水分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2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量子效率(Φc)和羧化效率(CE)等光合特性.实验得知,湿地松光合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规律是:各家系的Pn、Cond、Ci、Tr、φc、CE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而下降,其中Pn、Ci、CE几乎呈直线下降,各家系的WUF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先上升,至中度胁迫后下降,Cond、Tr在强度胁迫时趋近于0.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不同家系光合特征不同,湿地松半同胞家系的光合特征值明显大于对照,是湿地松各家系生长快、产量高的主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分析喀斯特生态系统重要乔木植物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藤本植物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青冈为双峰型,九龙藤则为单峰型,其中日均Pn、Tr值九龙藤(3.58μmolCO2·m-2·s-1、2.06 mmolH2O·m-2·s-1)>青冈(2.13μmolCO2·m-2·s-1、1.08mmolH2O·m-2·s-1),WUE值青冈(2.40mmol·mol-1)>九龙藤(1.83mmol·mol-1)。比较而言,乔木树种青冈为低Pn、弱Tr、高WUE的树种,而九龙藤则属高Pn、高Tr树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桂林岩溶石山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不同季节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龙须藤Pn日变化曲线春季和冬季呈"单峰"型;夏季和秋季呈"双峰"型,都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夏季龙须藤Pn中午降低主要为非气孔限制,而秋季则主要为气孔限制;龙须藤夏季和秋季节有较高生长势,Pn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建立了Pn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模型,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春季,龙须藤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影响;夏季,Pn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较明显;秋季时,Gs是Pn主要的影响因子;而冬季则由Gs转为Ci和蒸腾速率Tr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对乌桕幼苗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NaCl)胁迫下乌桕1年生幼苗光合特性与叶绿素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加剧,GC2种源净光合作用速率(Pn)先上升后下降,其余种源Pn则随胁迫的加剧逐渐递减;在020 %(NaCl质量分数)盐胁迫下,与对照相比XN1与GC2两种源气孔导度(Gs)增大,其余种源Gs呈不同程度降低,按照降幅大小排序为:HS1、HZ2、GCH1、SC4。在质量分数为040 %与060 %的盐胁迫下,各种源Gs普遍低于对照;不同盐胁迫下各种源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不同;GC2、GCH1与HZ2种源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而下降,但XN1、SC4与HS1种源呈无规律变化。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Ci、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叶绿素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依据幼苗光合速率降幅与叶绿素含量变化分析,在轻度盐胁迫下XN1与GC2具有较强的忍耐性,SC4与GCH1次之,而GC2种源在中度盐胁迫下仍能维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其耐盐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大米草对CO2浓度的光合和蒸腾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Hubbard)为材料,研究在不同CO2浓度下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t)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从50μmol·mol^-1增至1000μmol·mol^-1的过程中,大米草Pn、Ci、Vpdl和WUE逐渐增大,Gs和Tr逐渐下降。低于环境CO2浓度范围内时,大米草对CO2浓度的升高比较敏感,反之则不明显。WUE和Tr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P〈0.01)。CO2浓度升高能够明显降低单位面积叶片的蒸腾失水,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强大米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陈开伟 《科技资讯》2012,(12):208-209
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自然条件下2年生中华红叶杨叶片光合速率(Pn)、蒸腾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CO2浓度(Ci)下,中华红叶杨在雨量充沛、气温较高的8月份光饱和点(LSP)值最高;随着Ci的增加,红叶杨的Pn也快速增加;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增大,Tr也随着增大;在相同的PAR条件下,红叶杨叶片在不同月份的水分利用率(WUE)排序为:8月〉7月〉6月。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聚丙烯酰胺用量下较短时间内CO2浓度升高对1年生胡杨叶片光合和水分和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聚丙烯酰胺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2)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的胡杨叶片Pn、WUE、Ci上升,Tr、Gs下降。由此说明:CO2浓度升高对胡杨叶片Pn和WUE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胁迫作用;聚丙烯酰胺用量大时,CO2浓度升高对胡杨Pn的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外界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胡杨WUE,这将加强胡杨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自然生境下西鄂尔多斯强旱生小灌木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以同生境珍稀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做对照,通过对绵刺生长期、休眠期、复苏期光合作用的测定,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探讨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生长期和休眠期绵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中午具有"光合下调"现象,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影响;下午Pn下降受气孔因素限制.复苏期呈"单峰"曲线,午后Pn降低受非气孔因素限制.(2)四合木光合日变化近似抛物线的"单峰"曲线,Pn降低受非气孔因素限制.(3)绵刺不同时期的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有明显的分异.(4)绵刺生长期与复苏期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除Ci)均高于同期生长的四合木,单位时间内固定较多CO2,光合效率高.两种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适应模式,反映了荒漠植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态适应性.绵刺较高的水分利用率是其对环境响应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旱作条件下引种栽培的两种冰草属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第1峰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第2峰值均出现在16:00。在午后14:00,由于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现象,PAR是引起“午休”的间接因素。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峰值时间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近似V字形,14:00左右降至最低。两种植物叶片水压亏缺VPD变化趋势一致,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相反。上述各光合生理参数日均值大小表现为蒙古冰草高于沙生冰草。环境因子Ca和Ta对蒙古冰草的Pn日变化影响较大;Ca和RH对沙生冰草的Pn日变化影响较大,同时对两种植物的Tr日变化影响也较大;两种植物的Pn和Tr的主要生理影响因子是Gs和VPD。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等行距密植机采模式下滴水量对耐旱性不同棉花品种光合特性和生物量的调节效应,以耐旱性品种新陆早22号(P22)和敏旱性品种新陆早17号(P17)为试材,设亏缺滴灌(W1)、限量滴灌(W2)、常规滴灌(W3)处理,研究滴水量对棉花叶片SPAD值、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SPAD值和RWC随滴水量减少呈降低趋势,但P22在W2和W3处理下各生育时期均无显著性差异;随滴水量的减少,P17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显著性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显著增加,但滴水量从W3减少至W2时,P22的Pn、Gs、Ci、Y(II)、qP和NPQ无显著变化;在干物质积累方面,W2条件下,P17吐絮期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分别比W3下降16.7%和15.1%,P22仅下降7.6%和3.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殖器官生物量和SPAD、RWC、Pn、Tr、Gs、Ci、Y(II)、qP均呈显著正相关,与NP...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不同基因型斑兰叶(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光合生理特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采用LI-6400XT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斑兰叶植株的光合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斑兰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大叶斑兰的Pn、Tr和Gs值均高于斑兰叶的Pn、Tr和Gs值,大叶斑兰的Pn与Gs值均在13:00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98μmol·m~(-2)·s~(-1)与0.41μmol·m~(-2)·s~(-1),而斑兰叶则在11:00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55μmol·m~(-2)·s~(-1)与0.11μmol·m~(-2)·s~(-1),两者的Tr值在13:00时均达到最高值,大叶斑兰为3.37μmol·m~(-2)·s~(-1),斑兰叶为1.47μmol·m~(-2)·s~(-1),并且两者的Pn与Tr、Gs呈极显著正相关;大叶斑兰的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斑兰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斑兰叶WUE值继续上升,在15:00时达到最高值4.96μmol·m~(-2)·s~(-1),并高于大叶斑兰,斑兰叶的WUE与Pn显著正相关,大叶斑兰无相关性;大叶斑兰的胞间隙CO_2含量(Ci)日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斑兰叶呈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在19:00时两者都上升到最高值,斑兰叶为561.04μmol·m~(-2)·s~(-1),大叶斑兰为378.15μmol·m~(-2)·s~(-1);大叶斑兰的气孔阻止值(SLR)日变化呈不断下降趋势,斑兰叶呈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趋势,至15:00时达最高值0.37μmol·m~(-2)·s~(-1),13:00至17:00期间斑兰叶的SLR值都高于大叶斑兰的SLR值.另外,环境因子中的空气相对湿度(RH-H)与Pn极显著正相关,大气CO_2浓度(Ca)与Pn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大叶斑兰和斑兰叶均适宜种植在阴暗湿润的环境下,虽然大叶斑兰具有比斑兰叶更强的光合能力,但斑兰叶的水分利用率要强于大叶斑兰的水分利用率,并具有更强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高温时期利用不同NPK配合施肥对设施甜椒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不同配合与CK相比,能促进甜椒生长发育和提高光合速率。各处理甜椒的光合速率(Pn)在一天中均呈"双峰"曲线变化,4种处理甜椒植株均在11:30左右出现最大值,以NPK配合处理最高,可达30.20μmol.m-2.s-1,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也发生变化;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程序得出该甜椒品种的光饱和点为1193.62μmol.m-2.s-1。  相似文献   

19.
以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为供试植物,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加硒(Se)对不同柴油(diesel)质量分数梯度(0、15、20、25g/kg)胁迫下三叶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一种提高植物在高质量分数柴油胁迫下植物生长的方法,支持补充植物修复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柴油质量分数梯度对三叶草的根茎鲜重有显著的抑制(P0.05),三叶草光合荧光特性在柴油的作用下受到明显的抑制,表现为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着柴油质量分数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胞间二氧化碳质量分数(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着柴油质量分数升高逐渐升高.而加硒显著缓解了柴油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胁迫,表现为根茎鲜重最大分别提高了59.4%、28.9%;光合荧光参数Fv/Fm、ФPSⅡ、qP、Pn、Tr和Gs相对于无硒对照组显著增加,Pn增加了18%~49%;Gs增加了24%~32%;Tr增加了6%~31%;Fv/Fm增加了1.4%~3.2%;qP增加了11.4%~21.5%;ФPSⅡ增加了14.4%~21.0%.而Ci相对于不加硒组呈降低趋势,但并不显著,qP降低了0.8%~2.1%.加硒后三叶草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都显著区别于不加硒对照组,表明三叶草的光合作用受抑制的状态在硒的作用下有显著的改善.因此通过向柴油污染土壤添加低质量分数硒,可以有效缓解柴油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抑制,促进植物生长.研究结果对植物修复柴油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支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于2011年7月中旬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夏季黄葛树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规律,探讨了Pn和Tr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黄葛树Pn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睡"特征,为气孔限制因素所致;Tr日变化则为单峰型.黄葛树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LCP)和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分别约为21.33μmol/(m2.s)和1 633.4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约为0.034,为典型的阳生植物.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显示:主要环境因子对Pn日变化直接作用大小为叶面温度(tl),空气CO2浓度(Ca),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气压差(VDP),其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因子为PAR,主要限制性因子为Ca和VDP;对Tr日变化直接作用大小为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水气压差(VDP)和叶面温度(tl),其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因子为PAR,主要限制性因子为tl和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