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你想成为海蒂吗?童年,奠定一个人的性格底色。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童年创伤,而很多人一生都受制于童年创伤,纠结于过去,甚至无法活在当下。精神成长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童年创伤不该成为阻碍我们精神成长的枷锁。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治愈自己童年创伤的那片"创可贴"。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梦想未来,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在挥霍梦想,只是我们很多人曾经的那些梦想都随时间被淡漠在了岁月的尽头。我想:总有一个梦是应该用自己的努力挣得的,我一直在努力寻找。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千方百计、抓耳挠腮地为我们起了一个寄予希望的“大号”——姓名。每个个性化的名字里,都包含着异常丰富的内涵,比如:氏族、血缘、辈份、爱、理想、纪念……但在这“蕴含”诸多内涵的、影响着一生的姓名里,你知道父母的寄托和长辈的寓义吗?你能像他们想像和寄托的那样出色和优秀吗?你能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你的传奇吗?想吧,幻想吧,畅想吧,这个会伴你一生的、属于你的惟一,就像你的“注册商标”一样的姓名,将有怎样的故事呢?畅想一下吧!让“名字的故事”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人。来吧,让我们从自己的姓名开始,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4.
人生礼仪包含了人的一生的轨迹,从出生到死亡,从自然人到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人都有相应的仪式。人生礼仪中的吉祥图像,是我们认识人生礼仪的重要途径,全文将从婚姻礼仪、丧葬礼仪、诞生礼以及寿礼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吉祥图像及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凌丹樱 《科技信息》2013,(6):227-227,228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20世纪90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耕种纺织、天灾人祸是它描写的重要内容,其中关于人物死亡的描写占据作品大量的篇幅,是《白鹿原》中一束凄艳之花。有人在不该死的时候含屈死去;有人被无情的镇压;有人沉静、从容地走向死亡;有人死有不甘;有人寂寞的落幕;有人窝囊的走完风光一生的最后一步……《白鹿原》是一个大大的历史舞台,每个人只是这个舞台的过客,尽管他们都曾徒劳地表现过自己的生命本体意识,都曾坚韧地寻找过自己人生的文化突破口。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失败了,并且被淹没在封建宗法社会所设制的腐朽伦理道德文化观念的大染缸中。一切的悲剧由死亡划上休止符,但这不代表着结束,因为死亡带给了我们更多的震撼体验。  相似文献   

6.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英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主义冲动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动力,它是人类真实的生存处境的深刻反映。人之生存的二元悖论性即意识的“自我”与必死的肉体无法做到无瑕的和谐,它们以不断的碰撞和争斗构成人的一生,而人之真正的“英雄”行为却是对必死命运的克服,是直面死亡时的尊严和勇气。然而人们在死亡恐惧的影响下,并不了解自己的“英雄主义”行为的虚幻性,人们的奋斗、努力似乎只能是短暂的权宜之计。但是无论怎样,人们都渴望完成自己的“英雄诗”。然而,困难的是,在实现自己“英雄主义”情结的路途中,我们无法做出唯一真理性的结论,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极富个性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7.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5,(12):14-43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阳,绝对不会是永恒不变的。现代天文学认为,太阳也会“年老”,也会“死亡”。 当然,太阳的年龄长达100亿年以上,我们是无缘亲眼目睹到它的最初和最后的。科学家研究太阳,大胆假设,随时修正,顽强地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懈地进行观测,终于推测出太阳从它诞生到死亡的一个全过程,编写出一部“太阳一生的演化史”。可以说,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经过了约100年的艰苦研究才积累起来的成果。 太阳在何处诞生,是怎样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的?今后,太阳年老了又会发生什么,又会怎样死亡?科学家是如何得知太阳的这一切的?这里让我们循着天文学上那些发现的线索来探究太阳不平凡的一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江黎 《厦门科技》2004,(4):55-56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有的人反应弱些,有的人反映强些.这些反应其实都是正常的。那么,什么是正常的反应昵?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刘思洋 《科技信息》2013,(20):79-79
本文就大学生毕业档案的重要性展开分析讨论,以实例来验证人事档案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性,它是伴随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在关键的时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事实上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自我认识的一个连续过程。因为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是生命赋予每个人至高无上又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大学生更是处于自我认识的最关键时期。因为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发展成熟,他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主动地按照社会要求去认识、调整和发展自己,自我认识水平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他们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对自己丧失希…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牙齿     
每个人都经历过长牙、脱牙、再长牙的阶段,每个人大概也都经历过钻心的牙痛,一切似乎都很自然,所以多数人都漫不经心地对待牙齿。实际上牙齿健康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对于牙齿你究竟了解多少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价值。初中一个平凡却又透着伟大的地理老师就曾说过,人的存在应该能够带动整个集体乃至全社会的进步。作为学生,社会给我们的价值就是学习进步,我们自己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跟行动。作为老师,这种价值的实现就是不停地丰富自己,用自己的一生当一个好的"精神医生",并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使大家都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无论经历了些什么,多多少少总会有些遗憾的。如果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此生无憾。那么,我们一生一定是有意义的。李恒德院士说,他的一生很多事情都算是意外的惊喜,因为没有欲望,一路走来,都是收获……  相似文献   

14.
自述     
王沂暖教授是我院德高望重的名教授,也是在国内和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今年,教授已89岁高龄,且已重病卧床不起,但他仍提笔写出了这篇《自述》。《自述》是教授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表白。从原稿那写得斗大的、歪歪扭扭的笔迹中,真是难以想象教授是怎样艰难地完成这篇万言文稿的,而也正是从文稿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教授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授说他写《自述》的目的是“可以老有所为,再做一些自己能做之事,让晚霞再放一点点光彩”,这正是教授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写照。《自述》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教授对待生活、工作、学习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之镜鉴。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一生都面临无数次选择,而无数次正确和错误的抉择支撑我们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我所要讲述的就是一个放弃与进取的故事,这是我真实的人生分享。我为何放弃掉近200人的团队,在3天内走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罗琴 《科技信息》2010,(3):113-113,139
职业生涯是每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否顺利实现,主要受令人和组织两方面的制约,本文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了民办高校教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欣 《科技信息》2011,(25):I0277-I0277
视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任何一类音乐学科,如声乐各种器乐、合唱等的学习,都离不开视唱,同时视唱的优劣还直接影响着音乐学习的进度和质量。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学习音乐技能,培养音乐兴趣,全面提高音乐素质,拓开音乐殿堂的黄金阶段,可以说人一生音乐涵养的高低,将直接取决于中小学音乐学习的程度,然而可悲的是80%的人学完九年音乐义务教育后仍不识谱,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个中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可谓批评无数。但并不是每个英语教师都能掌握好批评这个武器。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谈谈英语教师的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此刻     
如果天上的星辰一生只出现一次,那么每个人一定都会出去仰望,而且看过的人一定都会大谈这次经验的庄严和壮观。传媒一定提前就大做宣传,而事后许久还大赞其美。星辰果真只出现一次,我们一定会早做准备,决不愿错过星辰之美。不幸的是它们每晚都闪亮,所以我们好几个月都不去抬头望一眼天空。  相似文献   

20.
自我意识是人的存在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是死亡意识。通过体验死亡,思考死亡可以建构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智慧。中世纪的上帝随着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恢复已离我们远去,但理性和意志给世界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人自身的堕落。道德的本质是自律,自律源于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人的信念和信仰。面对出生和死亡,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死亡观,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