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明治维新后,其对外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征服中国,而且要称霸亚洲,乃至全世界。而独占“满洲”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关键所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企图得逞,并将“满洲”作为继续扩大侵略的重要基地,以期逐步达到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膨胀,发动侵略扩张战争,日本文学卷入民族主义的漩涡。在"日本浪漫派"理论、"国民文学"论和"近代超克"说等民族主义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服务于侵略战争的文学活动,出现了"大陆开拓文学"、"满洲文学"、"兵队文学"、"笔部队文学"和"皇民文学"等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文学。15年战争中的日本文学,全方位地服务于侵略"国策",日本文坛几乎整体沉沦。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北是世界著名的产金地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主要以伪"满洲国"的名义进行殖民统治。由此,东北丰富的金矿资源悉数落入日本手中。日本通过伪满洲国政府,完全控制了东北的金矿资源。"满洲采金株式会社"和"满洲矿山株式会社"两家公司的成立也标志着日本对东北金矿资源的控制进一步加强。通过资源掠夺,日本把中国东北变为其"以战养战"的战略基地,大肆进行资源掠夺,奴役中国人民为侵略战争服务。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很快被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侵略,以实现其“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经济统治,采取特殊会社和一业一社的统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在满洲的统制已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所谓“满洲”国的建立,第二是同年八月十五日所谓日满议定书的签定与日本正式承认伪国,第三是本年三月一日溥仪的傀儡登场,改“执政”为“康德皇帝。”但在经济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地区很快被日本侵略军以武力占领,日本侵略者又在“日满经济一元化”的口号下对东北人民进行经济侵略,以实现其“工业日本,原料满洲”的殖民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经济统治,采取特殊会社和一业一社的统治制度。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冷战宣告终结,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因此借助强化"日美同盟"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8.
"满洲危机"(Manchurian Crisis)常见于西方文献和媒体报刊,指的是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至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联这一时期发生的一系列中日冲突(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事件的总称。本文以《纽约时报》这一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1931—1933年日本侵华的关注和报道为基础,结合解密的"美国外交文件集"以及国内外前沿研究的成果,尝试从新的视角探讨"满洲危机"中南京国民政府、日本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与民众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日本“满洲移民”研究》一书以珍贵翔实的史料,论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为扩充势力,进而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向中国大批迁移本国民众所进行的长期准备、具体实施和险恶用心;书中对“满洲移民”的始末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地这一策略的实施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11,(11):30-30
2011年4月16日,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12期)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茶座正值日本"3.11大地震"一个月之际,日本龙谷大学名誉教授、北大华媒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卓南生为大家做了题为"3.11大地震后媒体论调的变化与走向"的讲座,针对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 ,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共满洲省委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 ,做一些扎实细致的革命工作 ,制订出一系列适合东北特点的方针政策。但是 ,中共满洲省委却执行了李立三“左”倾路线 ,结果使东北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破坏 ,贻误了革命的大好时机 ,同时也给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东北的推行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静  郝亮 《山西科技》2011,(2):15-16,18
校企合作模式自19世纪末发源于德国以来,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出现多种形式,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然而,各国校企合作模式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中我们能得到重要启示,尤其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方面。  相似文献   

13.
南海断续线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利及相关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直为中国政府所坚持。所谓"九条断续线",即我国在南海的传统疆域线。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后,强行占领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将其划归台湾(当时台湾为日本殖民地)总督管辖。抗战胜利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根据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的规定"三国之宗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  相似文献   

14.
核辐射知识     
《天津科技》2011,38(2):8-11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相继发生爆炸,使人们产生了对"核爆炸"的恐惧。本刊编辑部就核辐射知识进行整理,在科学面前,请大家一定不要盲目恐慌,要擦亮眼睛,理智对待。  相似文献   

15.
宋赵榛 《科技信息》2010,(22):152-152
每一个国家都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中日之间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2005年在中国各地,北京、上海、沈阳、深圳等地出现了"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的反日游行。日本的一些右翼势力认为,出现这样的反日游行正是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的。本稿将通过事实来对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反日教育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满洲建筑杂志》是近代东北地区建筑类的专门期刊,它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的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从侧面暴露了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野心。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制造伪满洲国以后,有三个日本人曾被称为“经营满洲的三杰”,那就是岸信介,他的表兄松冈洋右,他的同乡鲇川义介。岸信介的手不但沾满着侵略中国的血污,而且他是东条内阁的商工大臣,共谋发动南进侵略战争的罪魁之一。日本投降后,巢鸭监狱曾经监禁过此人。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对战犯有一种喜爱,岸信介才于1948年2月16日得到非法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共满洲省委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做一些扎实细致的革命工作,制订出一系列适合东北特点的方针政策。但是,中共满洲省委却执行了李立三“左”倾路线,结果使东北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破坏,贻误了革命的大好时机,同时也给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东北的推行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殖民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后藤新平为切入点,从移民政策、满铁经营论、文装的武备论三大方面对其“满洲经营论”展开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月廿九日满洲军队哗变逃入苏联境内,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当时有一连士兵哗变并且杀死他们的长官,所以这决不是一件通常的地方事件,而是告拆说,在「王道乐土」里面并不是万事如意的.一月卅日,日伪军侵入苏联边境,这是一件严重的事,因为这告诉说,日本关东军大将先生们开始失掉头脑,准备变换日本国内的舆论,准备把「满洲」发生的事件向国内隐瞒,开始在苏联领土内作挑衅的军事行动.但是,对于那极严重的事件,如果那些自寻烦恼的参加者还要把它描述得令人发笑,那末又何必不以诙谐出之.这种可笑的描述,就是关东军部的通牒.关东军部一开始就是辨正,牠说关于满洲军队哗变的消息,完全是苏联宣传方面的杜撰.嗣后却说,士兵哗变和逃走这回事的确是有过,但是都是,「苏联鼓动」的结果.至于说到一月卅日日伪军侵入苏联边境,关东军部声称,决未有侵入苏联领土这回事,倒是相反,冲突是苏联军官指挥杀害长官的满洲逃兵到满洲境内而引起的.军部捏造到后来又说:关于冲突地点迄今还不能指出,究竟是满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