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海明威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作家.他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创作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海明威不同时期的作品,留下了他探索的足迹.分析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李建树是宁波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以少年儿童成长为创作主题,立足“儿童本位”,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他以“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作为创作的价值取向,文风健康幽默,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江南地域特色,具有本土化的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4.
赞美乡土精神和肯定乡村文化的本质是90年代乡村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化倾向。迟子建90年代的乡村小说创作体现了作家们共同的文化取向,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对安定、平和的乡村社区生活描写而展示乡村社会的宽仁与厚道,通过对家庭亲情伦理的描写而展示乡民们的善良、谦和、敦厚,是迟子建价值选择的独特个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5.
一从创作题材和叙事意识而言,1997年浙江作家的中篇小说仍然体现了两种基本的创作取向,即创作的现实取向与先锋取向。创作取向是作家个人生活意识、生命意识、审美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从创作取向入手,我们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但无论是现实取向还是...  相似文献   

6.
张承志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社会人文环境的剧变中,他创作理念的坚定和独特尤为鲜明。该时期张承志作品中的死亡叙事不是单纯的控诉忧患的载体,而是在开辟表现生存意识、体现生存价值的新径。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是郴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罗光汉老师新近出版的一部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研究海明威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一个硕大成果。这本专著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作家生平与创作的评传类专著,也不同于某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集合类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作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融入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探索及对未来的思考。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海明威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本文深入剖析海明威作品的思想感情,阐述其创作思想由迷惘、孤独、宿命到理想、英雄、未来的历史性跨越,并且分析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张承志是一位极富创作个性的现实主义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社会人文环境的剧变中,他创作理念的坚定和独特尤为鲜明。该时期张承志作品中的死亡叙事不是单纯的控诉忧患的载体,而是在开辟表现生存意识、体现生存价值的新径。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与人格面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他外在的硬汉子的刚强坚忍与内心的怯懦自卑共存一体,是什么导致了海明威身上的矛盾体?借用弗洛依德和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分析了海明威人格面具在作品中的投影。海明威外在的硬汉子的刚强坚忍与内心的怯懦自卑共存一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西奥多·罗斯福的价值观、2 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海明威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郭福平是粤北作家群中最有创作实绩、成果最为突出的一个作家,其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村风味。这从创作精神、创作方向、创作原则上可探索出郭福平创作道路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审美创造主体论是巴赫金美学思想的核心 ,涵义结构复杂 ,但这个结构整体上却有鲜明的特征 :一体双义。他既是外位整体的审美观照者 /创造者 ,又因对他者的当下直观产生交互性的同情体验而成为一个形象化的客体性人物。反映在作品创造中 ,一方面他是一个不可论定者 ,同时又客体化为两付“面具” ,成为叙述人和主人公 ;另一方面 ,读者从作品整体的形式中能感受到他把握语言的艺术功力 ,而这一能力却来自大时代文化史的形塑  相似文献   

13.
墨子出身"贱人"阶级,与"农与工肆之人"相处,其思想代表了当时社会小生产劳动者和平民的利益,具有人民性,表达了人民要求平等的愿望.也正因为其阶级属性使他的思想比较注重功利实用,为人民的利益呐喊,却威胁到了贵族统治的秩序.因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缺乏现实可行性,带有一定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14.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无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审美理想和文艺追求。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协律填词的词乐观与诗法入词的词作观;穷尽野处,陶写寂寞的文化性格。姜夔词的创作虽未能如其所愿完全实现其艺术理想,但其创作观念中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仍值得我们去不断挖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李四光教授冲破机械唯物主义的障碍,在不断地批判学习与创新过程中,树立了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学术思想中辩证思维的特色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批判与学习的辩证统一、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以及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统一。从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从学以致用的观点处理一切事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6.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 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尼采关于民主政治、等级社会和贵族政体的政治思想,剖析了尼采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不满意德国政治状况又全盘否定进步的民主政治,揭露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虚伪性,又论证了等级社会制度,感受到了人民大众的革命力量又害怕人民大众而致力于建构"超人"统治的"贵族政体".这些矛盾归结起来是非理性主义思想方法激进性与解决现实政治问题怀旧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德国实际政治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中表现出明显而强烈的讽谏意识。他在赋中开辟的多种讽谏手法,均服从于作者重视并自觉以讽谏为目的的创作思想。扬雄讽谏意识形成与其受汉代经学思想的影响,又恰值西汉王朝末世,以及他务实尚用的文学思想和沉静深思的性格特征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徽是中国乃至世界教学史上伟大的教学家.刘徽的《九章算术注》蕴涵着自己独特的教学创见,建立了中国传统教学的理论体系.此文着重探析在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中所体现的显著教学思想:体系化思想、逻辑思想和极限思想等.  相似文献   

20.
穆青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该理念的成功实践者。在他为新闻的一生中,无论是对新闻、新闻事业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还是对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的生存发展,穆青都有丰富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这些创新与他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独特的职业角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