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相应的思想道德的支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传统是保持中国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和为贵"、"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积极思想以及"诚信"的美德,对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是完全相适应的,要取其精华、剔除槽粕,创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文化、新道德.  相似文献   

2.
陈克猛  刘栋  鲍玮 《科技信息》2010,(15):161-161,170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明新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一种推崇顺应自然,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念的分疏递进错综复杂,如何从中找出基本线索,是进行现代转换的基本前提。基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逻辑,可从三条理路予以洞悉:其一是从道德到道德文化再到道德文化理念的衍生之路;其二是从道德意念到道德观念再到道德理念的递进之路;其三是从传统文化到传统道德文化再到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升华之路。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主要是西方社会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进行反思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多学科相综合的产物,而不是渊源于我国先人对自然的朴素认识."天人合一"主要不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而是强调个人的道德领悟和道德修行,注重个人生命的完善和超越."天人合一"不能为当今人们解决环境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不能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5.
源于道德与法律二者关系的"德法之辩"命题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中,尤其是命题"本天立人"价值目标的建构模式,使我们不仅可以知悉法律制度体系价值目标的建构进程,而且可以领略到法律所具有的强大约束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发挥其约束力的基本逻辑。更为重要的是,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价值内涵,以及法制文明基本特质形成的基本文化背景。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那就是如何型构出法律制度体系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6.
通过中传统道德中重视整体利益,崇尚爱国主义;推崇仁爱、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道德义务;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等优秀道德精神的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德对当前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国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德治”与“法治”统一;“言都”与“身教”统一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光辉,必将对当代国民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塑造.当前社会开放的多元文化环境,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生成提供了文化的多维向度,审视不同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影响,将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特质及发展趋向,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自觉施加影响的针对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的理论困境与道德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是否应当和能够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共同体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是环境伦理学在人类道德进化道路上提出的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前提从"自然"向"人"的转换,消解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是与应当"的理论困境;进而揭示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道德物种,以其自我决定和创造的本性在丈化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实现道德超越与完成.  相似文献   

9.
校园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整体道德建设的重要工程之一。在校园道德建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重视。教师决定了校园道德的走向;教师是校园道德体系中恒稳的基础主体;教师是校园道德建设中督导功能的体现者;只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使校园道德的主体功能得到全面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作为一脉相承的体系,在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在价值导向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在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性质;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的倾向。这些特点中的积极因素对于解决目前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和社会个体的道德退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道德观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道德文化的精华融汇,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道德观。由于缺乏传统道德资源作为理论基础,现代道德教育陷入自身难以克服的困境。超越现代道德教育之路在于与传统道德资源对接,重建现代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 ,为了社会生活顺畅的存续和发展而对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规范的体系。因此 ,道德总是属人的 ,自然界无所谓道德 ,动物也没有道德。当前 ,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巨大的社会变革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 ,其运行秩序要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认同之中实现 ,所以 ,道德必须介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中发挥其作用。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其道德水准之高低无疑对于管理国家 ,对于保持社会…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德行至上的国家,道德的至善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一个人获取功利名声,建功立业,大有为天下的必由之路,对道德的重视也导致了道德形式主义泛滥,道德形式主义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痼疾,《道德经》里所含的重实质,轻形式的道德真精神对克服自古及今的道德形式主义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追杀"是网民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而引发的过激的网络民间道德维系行动,既有一定的社会道德正效应,却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道德负效应。"网络追杀"运用了道德评价、道德谴责和道德惩罚等传统的道德约束维系机制,但是随着"追杀"的升级,网民的道德行为发生异化,"网络追杀"异化为"网络道德暴力"。"网络追杀"昭示网络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场域,为抑制"网络追杀"的道德负效应,正确引导"网络追杀"等网络行为,必须加强网络的自律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重要阶段,新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尚不完善,以至于出现了普遍的道德信仰危机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表现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方面.解决当前道德信仰危机的对策主要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道德奖罚机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仁义礼智信"系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尽管仁、义、礼、智、信各范畴在内涵上各不相同,所揭示的道德生活内容的侧重面各异,但"五常"是一个整体,各范畴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仁"是美德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是"仁"的内在逻辑推演,"礼"乃为"义"的外在保障,"智"是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信"则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儒家的"三纲五常"视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象征,忽视了其流派的多元性、层次的多样性以及内涵的开放性。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进,形成了名目繁多、内涵丰富的道德规范和德目。无论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的内涵作静态的分析,还是对其伦理境域作动态的功能分析;无论是考察中国传统道德的思维方式,还是揭示其逻辑框架,都说明中国传统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多层结构。在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的思想家们的演绎发挥中,诸多道德概念或命题在思想内容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动态的、多义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平行又互补、既对立又兼容等多重关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这种多元性、多样性与开放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现代人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多维的价值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而当前较普遍的道德失范现象却严重危害着社会道德环境进而危害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强力匡正.匡正道德失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宣传和教育;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舆论营造;要以公职人员道德教育和青少年道德教育为重点;要辩证处理好个体道德建设和道德环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重视生态问题 建设生态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生态道德的核心是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必须把生态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而加大生态问题的宣传力度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力度。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自身做起,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则是当前生态道德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以及道德活动中,道德认识往往被众多学者重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道德情感却被人们所忽略。本文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和论证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的基础和深化作用。介绍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的作用;如何加强人们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