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地区)城市化过程特点及其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低的省份之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贵州目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通过对贵州城市化发展轨迹的分析,把解放以来贵州城市化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时期:1950—1955年为正常发展时期、1956—1965年为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为停滞时期、1979—1986年为恢复时期、1987年—1994年为相对快速发展时期,1995年以来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探讨了贵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问题、趋势;结合贵州喀斯特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捉出了加快推进贵州城市化进程的5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动力因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初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必要前提:(1) 可供给城市消费的粮食及工业原料;(2)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入发展阶段,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而在现代城市化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主要因素。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1980年~1988年期间河北省城市化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认为该时期影响河北省城市化的因素依次为:人均工业产值>农村总人口>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粮食产量>商业,表明河北城市化正摆脱初级阶段步入发展阶段,但远未达到现代城市化阶段。工业化是该时期河北省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异速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河南省自1971年以来的城-乡人口异速生长过程, 其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971-1976年为停滞期;1977-1993年前后为异速生长的正幂律时期城市化处于初升段;1994年以后为异速生长的负幂律时期乡村人口开始负增长、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从理论上验证城-乡人口异速生长的分数维性质,在实践上为预测今后河南省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自治州城市化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自治州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要走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自治州城市化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与祭迫性;提出了自治州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要走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初步城市化阶段是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就美国城市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城市化阶段(1790-1870年)的进程及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初步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逾越也不可忽视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王瑞芳 《科技信息》2011,(15):364-364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7%;2020年,城市化发展水平将达到58%左右,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化速度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武汉市城市化、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结果显示:2000年~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武汉市生态环境水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波动型的变化特征,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近两年来看,武汉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差距在缩小.从协调度分析可知,2000年~2005年,协调度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2006年~2010年,协调度呈现逐年回升的趋势,且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总的来看,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选取广州市1953~2009年气温观测资料,应用Cubic函数拟合和线性拟合方法分析了气温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1999~2007年城市化指标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探讨城市化发展水平对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38℃·10a^-1;...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文明之花,城市化是世界范围的大趋势。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可能存在城镇空间发展严重失控的危险。本文运用ROXY指数对1985-2005年期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域运动变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城市化空间循环运动过程基本上是由加速分散向减速分散,再向加速集聚转变的过程;而且中国八大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集聚和扩散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希望能为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结合黔东南州的实际情况,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建立了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对黔东南2006-2015年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0年间黔东南州旅游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机理,并提出了促进黔东南州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依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贵州省2001—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贵州省2013—201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01—2012年间贵州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贵州省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3—2016年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下降,水资源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有所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贵州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贵州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影响贵州省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因素多方面的,也面临多种挑战,要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关键要根据地方实际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此外,对农导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也有着非常意义。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工医疗保障各种因素,详细分析其对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影响,提出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选取14个评价指标,建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四川省2003—2013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状态,并预测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四川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可分为失调阶段—过滤阶段—协调发展3个阶段;(2)总体上,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指数为上升趋势,两者的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发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人与地,实现人口与土地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对河南省和各地市常住总人口的变化、城镇总人口变化和城镇人口增长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城镇人口增长与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发挥服务业对城镇化的快速提升力,强化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持续拉动力,促进产城融合,形成对城镇化的聚合力等加快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16-120
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科学界定,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统筹、四化同步、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环境6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安徽省2012年16个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分为4个等级:最高(合肥),较高(芜湖、铜陵、淮北、马鞍山、淮南、黄山),中等(池州、宣城、滁州、蚌埠),较低(六安、安庆、亳州、宿州),最低(阜阳).不同城市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同一城市不同准则层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7.
李菊  王震洪 《贵州科学》2009,27(2):90-96
本文首先介绍建国以来贵州省的城市化进程,结合贵州省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省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①城市空气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效应”突出;②城市绿地率不高且布局不够合理,水土流失严重;③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影响了水环境质量;④城市噪声污染总体上不容乐观;⑤地质灾害较重;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在喀斯特地区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1—2018年的500 m分辨率的MOD13A1数据,计算每个像元的NDVI的变化趋势,并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贵州省植被覆盖面积在18年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2001—2018年植被的降水利用效率与2010、2017年2期土地覆盖数据,研究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1) 2001—2018年,贵州省的植被覆盖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表明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以毕节、六盘水市最为显著;(2)从植被覆盖面积变化趋势来看,贵州省的植被改善区域大于退化区域,植被退化区主要集中在城镇扩张区;(3)贵州省的整体植被降水利用效率与植被覆盖面积的变化趋势不具有一致性;(4)贵州省的NDVI与同期降雨量、气温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而植被生长对气温变化不存在明显滞后性、对降雨量变化的滞后期为1个月,即植被生长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雨量;(5)在植被生长季,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NDVI具有不同的特征: NDVI(林地)>NDVI(耕地)>NDVI(草地)>NDVI(建设用地)>NDVI(水体).  相似文献   

19.
构建包含人口、经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化综合指标测度体系,运用均方差法和位序规模法则评价2000~2009年山东省17地市城市化水平及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化演进过程的主导因素正由以人口、经济、城市建设为主的经济力转变为以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为代表的居民对生活水平提高需求的社会力;省内城市化区域差异明显,形成以青岛和济南为中心的两大高水平城市化区域,且各影响因子贡献率相当,鲁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各影响因素对城市化的贡献率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但这种不均衡性呈逐年缩小趋势;在空间结构上,各城市城市化水平差距正逐渐缩小,城市系统均衡性逐渐增强,首位城市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