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采用IEC60870的老设备很多,必须保证使用IEC60870标准的装置在通信上与基于IEC61850新标准的系统的相互兼容.比较了IEC61850与IEC60870两种不同标准体系通信规约的特点,依据变电站通信功能的特点和IEC61850的映射原则,提出了将IEC61850到IEC60870-5-103/104通信规约的映射方法和思路,将采用103/104规约的装置纳入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体系.  相似文献   

2.
104规约通信在远动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IEC60870—5—104规约,并详细介绍了IEC60870—5—104规约的网络参考模型、帧格式结构和通信过程。结合广东枫树坝发电公司的应用实践,介绍了IEC60870—5—104在目前电网调度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传输规约的现状,着重介绍了IEC60870-5-104规约的体系结构、规约结构和数据帧结构.结合佛子岭升压站系统对通讯设计的需求,详细阐述了IEC60870-5-104规约在配电自动化开闭所终端(DTU)与上位机组态软件通讯中的具体实现,解决了测控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实现了全双工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IEC60870-5-101/104规约的分析,同时尽可能的保持与原规约兼容性,对ASDU部分进行了保护扩展,以实现远方保护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柱上开关的智能化程度,对柱上开关控制器的通信模块进行设计,研究了IEC-60870-5-101规约在S3C2416柱上开关上的实现.采用Linux多线程编程技术,运用非平衡传输模式,结合柱上开关的工作特性,完成在Linux下的串口通信模块及IEC60870-5-101规约的程序编写,实现FTU与上位机(PC机)之间基于IEC60870-5-101规约的数据收发.测试表明:FTU与上位机能够可靠通信,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  相似文献   

6.
IEC60870-5-104远动规约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但由于104规约在制定过程中预留的可定制项较多,不同厂家、设备的规约解释与处理方式不尽相同,给厂站远动信息接入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提升电网厂站自动化信息接入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厂站端设备要求及统一的规约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阐述了变电站、发电厂104规约的接入要求,详述了传输层、应用层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群越 《广东科技》2008,(18):132-133
IEC60870—5—101(20版,2002)及IEC60870—5—104(1.0版,2000)协议自发布以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电力行业紧接着就发布了与之等同采用的DL/T634.5101—2002和DL/T634.5104—2002协议。由于该协议涵盖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对时、参数下装、文件传输等基本远动任务,而且IEC60870—5—101/104的传输控制机制完善,使得它们在电力行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应用在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端与调度主站的通信协议,承担着把各厂站电网运行数据实时准确的上送到调度主站以及把调度主站控制命令(AGC和遥控)正确无误的下发到厂站端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Windows环境下,利用Visual Basic 6.0与串行通信控件MSComm结合实现IEC60870-1-101规约的方法,给出了实现IEC60870-1-101规约的全过程,即首先利用串行通信控件MSComm接收、发送IEC60870-1-101规约报文;然后利用Visual Basic 6.0编制的软件程序分析、转化报文,获得报文中传送的遥测、遥信值以及这些数值所对应的地址;最后将这些遥测、遥信值和地址储存在Access数据库中,利用ADO Data控件在程序中显示,并可以文本形式输出。在实际环境下运行证明该方法新颖有效,可以为检修维护人员提供检测与监控通信系统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IEC 60870-5-104协议及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的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在系统的温度传感器、路由器及集中器中嵌入ZigBee模块组成无线Mesh网络;电池供电的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数据以AT命令方式经路由器发送到集中器;集中器实现了温度越限短信报警、与温度监测计算机及大屏幕LED数据交换、与变电站自...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电场中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风电场的通信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依据风电场监控通信标准IEC61400-25,结合实际应用的需求,设计了网络环境下的风电场SCADA系统的通信安全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SRP的安全口令认证实现了用户访问风电场SCADA系统时的身份认证需求,认证通过后允许用户发送控制信息.然后将控制信息打包成IEC 60870-5-104标准的应用层报文(APDU)格式,对APDU报文进行加MAC计算,通过验证MAC保证了该报文传输的完整性.通过对APDU安全报文在风电场中传输流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满足风电场的通信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RS-485网络以及IEC60870-5-103规约的变电站故障信息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并以Visual C 6.0为开发工具,设计了相应的用户界面,提供了查询、检索、断点续传等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指出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效率对于远动系统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介绍了多线程技术在有效利用系统资源和改善通信效率等方面的显著作用,提出了采用Java多线程技术和分层的设计思想对SCADA系统的数据传输(IEC 60870—5—101规约)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刘立英  孙铄 《科技信息》2008,(34):371-372
总结了当前国内电网调度系统远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IEC60870—5—104传输规约在电网远动传输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传输报文的格式、基本功能和传输模式。着重讨论了用于现场的系统结构方案以及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软件的设计方案。对其应用条件及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以太网的水电厂开放型现地控制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小型水电厂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水电厂开放型现地控制单元(LCU),给出了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法.提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通信管理机"结构方案,PLC及带以太网口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接入以太网,智能设备通过通信管理机间接接入以太网.通信管理机与上位机之间通信采用IEC 60870-5-104规约,PLC与上位机之间通信遵循OPC规范,通信管理机与PLC之间通信采用Modbus规约.设计的LCU具有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开放性好、成本低、现场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IEC60870-5-103通信规约广泛应用在保护装置中,为了将自动化测试方法应用在该通信规约的开发测试过程中,使用通信自动化测试平台TTworkbench组建一套自动化测试系统,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并开发出测试用例,在实际系统中运行并验证其执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集控中心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多数据业务信息的实时性和传输通道的可靠性,根据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基于IEC60870-5-104网络通信协议的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详细介绍了调度数据网络结构、OSPF路由协议规划、业务接入方案、MPL SVPN设计和配置、网管系统的设计和与省调数据网络的互联。变电站与调度主站、集控中心采用网络通信,较好的解决了变电站各类数据业务通道分散、传输速度慢、通信可靠性低等问题,各种电力调度业务通过统一网络平台,采用MPLS-VPN机制,可以灵活多变的承载多种数据业务,并提高了数据业务传输的稳定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ZigBee的变压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WSN技术用于电力变压器的在线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变压器综合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现有通信协议IEC60870-5-103的实现,提出以此作为变电站间隔层通信接口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在线监测系统电源电缆和通信电缆铺设困难的问题,使得监测传感器分布自由、成本降低、维护方便,体现了变压器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氨基-5-氰基-4-(2-羟基)苯基-3-甲基-1-苯基吡啶[2,3-c]并吡唑(1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引起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在292,298,307 K,它们之间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71×104, 2.41×104, 2.62×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13,1.15,1.09.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得了1f与BSA相结合距离(r)及能量转移效率(E).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介绍了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器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任务和信息传输的特点和要求、相关的国际标准:提出了故障信息系统的主站和子站的通信协议采用IEC60870—5—103和FTP组合的协议方案,分析了该通信协议满足所传送信息的需要、与现有的电力数据通信网络中不同类型通道的结合方式;接着分析介绍了子站系统内部采用以太网,接入不同类型装置和录波器的方案,提出了协议转换采用尽量下放到接近装置,分散处理的原则;也介绍了与现有的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调;最后分析了故障信息系统兼容或采用IEC61850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云-广Ⅲ回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控制系统其控制保护系总体通信结构的介绍和每一层次网络的剥离分析,介绍了其由LAN、CAN、IEC60044-8、ProfiBus总线网络及其他规约共存的多重网络共同构建的通信结构,并针对该直流工程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控制系统通信故障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