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川陕苏区的建立极大地撼动了国民党的统治,因此遭到了四川军阀数次大规模的“围剿”.在反“围剿”中,群团组织动员群众参加红军、组建地方武装,扩充了红军的力量,并且通过生产运动和组建运输队等方式为红军提供军需物资,支援了苏区反“围剿”的斗争.在敌我兵力悬殊、装备落后、物资困难的情况下,川陕苏区反“围剿”的胜利离不开群团组织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红军石刻标语是川陕苏区最具特质的文化现象之一。达州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主战场,在川陕苏区时期曾镌刻了大量红军石刻标语,至今留存尚有近600幅。达州境内的红军石刻以标语和对联居多,形式多样的红军石刻标语充分展现了丰富的政治内容和文化内涵,具有史学研究、文化研究、宣传教育和开发利用等诸多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红军转战赣南后,苏区长期面临着国民党多次"围剿"的军事压力。随着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局势更加复杂。在民族生死存亡面前,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呼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同时宣布了一系列抗日主张,并付诸实践。这些主张不仅得到工农大众支持,而且许多国民党下层军官也自动加入中共抗日大军中,甚至日本国内反战力量也积极响应号召。  相似文献   

4.
苏区的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和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共和苏维埃政府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反复“围剿”,为提高群众的革命觉悟和红军的战斗力,巩固和发展新生政权,制定了一套适合苏区实际的教育政策、措施,开展了以成人为中心的革命教育活动,使苏区成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央苏区的商业贸易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央苏区苏维埃红色政权建立后,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保障苏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革命战争的物资供给,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央苏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在农业、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苏区经济的全面建设。本文就中央苏区的商业贸易建设对苏区经济的建设发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史料为依据,史论结合概括了我党苏区时期革命标语宣传的特点,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讲究艺术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革命标语在提高人民群众阶级觉悟、增强农民阶级意识以及对敌斗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闽浙赣(前期称赣东北)苏区是方志敏等共产党人领导创建的“坚强的苏维埃阵地”.1930年底之前,有“方志敏式”根据地和全国“六大苏维埃根据地之一”之称谓,故基本上被认定是独立的一块红色区域.然而,依据众多历史文献记载和对历史事实的深入研究,从1933年春季中央苏区及闽浙赣共同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之后,闽浙赣苏区已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川陕苏区的报刊文献和石刻标语在历史上的作用功不可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文物的现状令人担忧,其保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评价了川陕苏区革命文物的历史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收集、开发、保护文物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川陕苏区医疗卫生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陕苏区以"应对战争,争取生存"为中心,开展了以救治红军伤病员、保障红军兵员和粮食供给为首要任务,涵盖苏区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工作.川陕苏区医疗卫生工作是川陕苏区扩大和巩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矛盾最复杂也最尖锐。国民党政府以倾巢之力对工农红军和革命文学发动了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了“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体现“文化革命深入”的是苏区的大众文艺运动和白区的左翼文学运动。当鲁迅、瞿秋白、茅盾等正以匕首投枪似的杂文进行战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理论主张曾受到了共产国际与联共党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政策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中共二大提出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共产国际、联共党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49年初,为了了解新中国对苏联的立场和政策,斯大林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访问了西柏坡。双方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到的中国主权问题,苏联向中共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问题,新中国政权的性质和对外政策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会谈的结果大大消除了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疑虑,苏方采取了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立场,中共也明确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关税制度,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关税税率,增加了苏维埃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为无产阶级国际性事业的一部分,当然渴望得到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但完成这项革命事业,首先需要依靠本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广大人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寻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不能听任别的国家或某一个国际中心来指挥。然而,中国共产党既然作为一个支部加入了共产国际,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委会的一切决议。这也就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共产国际、联共(布)代表的确给予中国共产党许多正确的指导和有益的帮助,如加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推动国共两党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开展、形成特殊条件下中苏两党的政治联盟、提出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工农的正确方针,等等;另一-方面,他们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估量判断对我党在许多问题上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造成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他们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的指挥失当,给我党带来了重大损失,他们对大革命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并承认错误一向是我党光明磊落的表现。我们分析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代表在大革命时期对我党造成的这种双重影响,旨在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确保党在思想、政治、组织上的正确领导,使之在各方面不断走向成熟与自觉。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必须牢记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1946年4月,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政策是动态的.导致苏方不断改变政策的根源是苏蒋和苏美之间既斗争又妥协的关系.为了确保东北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不仅利用中共对付国民党,也利用国民党对付美国,目的是阻止美蒋共同控制东北.苏联的东北政策有其民族利己主义的因素,也有与中共共同的意识形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共最早派往苏俄的特派记者与使者,瞿秋白与张太雷将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的过程中,也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纳入了中国革命理论框架,并以此来分析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对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根源,中国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及党对妇女运动的领导等问题,形成各自的妇女观理论,同时身体力行地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了大量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对盛世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盛世才与苏联、中共的关系,盛世才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关于盛世才执政新疆的政策及其它相关评价等方面。关于盛世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绩,值得肯定。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来考察盛世才执掌新疆时期的政治行为、思想观念等,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盛世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红军占领东北的有利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准备独占东北。但随后不久,因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在东北要"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作长期斗争的准备。从"向北发展,独占东北"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中共经营东北的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出现这种变化,是中共、美蒋和苏联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