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是秦巴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大豆生产是以农家品种为主,产量低而不稳,且栽培技术落后。本文探讨了秦巴山地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生产水平,提高大豆产量和效益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播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提高黑龙江大豆产量与品质,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我省大豆生产状况的研究,就我省大豆生产品种、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高大豆生产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士军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4):49-49,94
提高我国大豆核心技术竞争力,要重点抓好核心技术落后于研究生产领域,应用过程中增效节本,提高社会效益的问题。本文针对大豆生产的领域的核心技术并结合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提高大豆生产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近年我国大豆生产状况及进口大豆增长速率提出我国面临的大豆供给问题,从大豆在国人营养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加工利用地位论证了保障供给的必要性,指出只有立足本国生产适当进口调济,才能真正保障供给。提出发展我国大豆生产的五方面措施,并就发展我国大豆遗传改良这个最重要的技术方面,提出了建立并完善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体系;围绕大豆遗传改良建设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研究队伍和研究氛围; 对高产材料与高产理想型的塑造、杂种种子生产与杂种优势利用、重要品质性状指标的突破等关键问题组织协同攻关,突破一点带动全面;发展我国大豆基因组学研究,促进大豆育种技术革新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绿色”环保需要,降低氨忆施用量,节约成本,提高大豆的结瘤固氮能力,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根瘤菌对不同大豆品种的结瘤固氮效果,为生产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出口方面的具体实际,首先考查了国产大豆的生产和进出口情况,简要介绍了大豆生产与地区分布,对"大豆危机"做了简要解释并指明了研究意义;其次,对国产大豆竞争力低下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针对如何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引种和试验,为略阳大豆生产筛选了一批高产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并根据引种试验和品种表现,初步总结出了略阳县大豆品种的引种规律,对大豆新品种引进和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生产国之一,现居世界第四;同时也是一个大豆需求量较大的国家,每年需求大豆近4000万吨,是世界各大豆主产国必争之地。特别我国是加入WTO之后,竞争更趋激烈。黑龙江省又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为增强我国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抵御国外大豆的冲击,黑龙江林区决定实行专品种生产,提高林区大豆品质,并大面积推广“深窄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降低大豆成本。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自己供给的大豆无法满足我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量,大部分大豆来自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世界三大主要大豆生产国,在这种情况我国无法形成独立自主主导的大豆消费市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如何扭转我国大豆贸易市场的颓势,就必须对大豆种植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论述了全面推进我国大豆种植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水热作用状况,活性磷的供给,土壤耕作方法,秸秆还田及微量元素钼的应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大豆光合作用器官及共生器官的形成及工作,产量的高低和生物氮在参与氮形成中所占的比重等的影响得出了评价。大豆光合作用器官的发育水平及生物氮的供给决定了作物产量的高低,由于各年度的水热条件不同,磷营养的改善能提高大豆单产2.0~3.6公担/公顷。利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促使大豆单产提高1.5~2.6公担/公顷众所周知,在俄罗斯所进行的经济改革导致了在农业生产总体方面,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业方面的退步。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重庆市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重庆市发展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面积扩增和产量潜力以及大豆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全市大豆生产区划,适宜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培育大型或中型豆制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强育种攻关和科技推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民对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直接表现在大豆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的迅速增加。1980年,我市大豆面积不足10万公顷,种植比例为23%,1987年大豆面积17.8万公顷,比例达44.7%,到1993年大豆面积增到24.5万公顷,比例高达55、6%,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过大,打乱了黑河市原有的麦麦豆的轮作制,生产中大豆出现了重迎茬种植,其中重迎茬地块占50%,个别主产大豆的乡镇达70%以上。大豆重迎茬种植加重病虫草害发生的同时也使土壤环境条件变劣,不利于今后的农业发展。一、大豆重迎茬种植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生殖生长的比较研究对大豆生产是有益的,特别是对提高大豆育种的杂交成功率是大有益处的,本研究表明: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的始花期和花期长度是不同的,无限型和亚有限型大豆开花较早且花期较长,有限型大豆浓农91-44开花晚、花期短。无限型大豆浓农92-16和亚有限型大豆浓豆4号开花高峰出现较早,而有限型大豆浓农91-44开花晚,在开花中期日开花量剧增,无限型大豆浓农92-16结荚率低(23.6%),亚有限型大豆浓豆4号居中,为27.75%,有限型大豆浓农91-44结荚率最高,达43.50%,大豆不同植侏部位的结荚率也不相同,在冠层上部结荚率较高。其次是中部和下部,这意味着生产上要注意冠层上部和中部荚的形成;大豆育种者应选择冠层中上部的花做杂交,其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各种结荚习性大豆开花中期的形成的荚其灌浆速率较高。在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和指肪含量的变化一直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豆多肽的功能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大豆多肽的生产和脱苦方法,结合其性质和药理保健等功能对其应用作了简要阐述,进而提出了大豆多肽的开发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鑫 《黑河科技》2000,(4):36-36
本文叙述了高纬严寒地区张地营子乡大豆生产存在的种植比例不合理,重迎茬面积过大,品种非专用 工产品单纯播期不适时;病虫草害严重;“垅三栽培技术”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建立专用大豆品种示范区;认真抓好增产措施和大豆产品中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挥大豆深加工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省大豆深加工现状及国外发展趋势,分析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农业育种及栽培技术的要求,探讨了大豆精深加工的开发方向,及加速大豆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应采取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豆功效成份连续提取、逆向留存大豆蛋白技术,生产新型大豆浓缩蛋白(纯度≥70%)可将大豆浓缩蛋白成本降至<0.22万元/t,是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的1/3,在面粉中添加5%~8%新型大豆浓缩蛋白,可使面制主食中大豆蛋白含量提高3.5%~5.6%,而且可全面改善面制主食的品质,不增加面粉与面制主食的售价。  相似文献   

18.
将大豆气流膨化后,用于生产酱油.分析比较了大豆膨化前后主要组成成分的变化,对产品的质量进行了检验,并与传统蒸煮原料生产的酱油进行了质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结果表明:由膨化原料生产的酱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由膨化原料生产酱油可简化工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讯     
大豆全利用工艺及设备研制成功大豆全利用加工工艺解决了传统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大豆中脂肪和蛋白质兼顾利用的问题,可先取豆油,再将豆粕转化成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大豆组织蛋白、豆筋、“豆牛排”等。该系列食品口感筋韧、耐炖煮、无豆腥味、随味性强,可根据不同口味随意调,还可作为添加剂用于香肠、快餐罐头等食品行业的生产c由于采用大豆为原料的植物蛋白,因而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也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的开发成功为大豆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小几)新型杀菌粉研制成功浙江省舟山明日纳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和超高产研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分析大豆的生产价值和发展前景,提出大豆高产栽培的可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