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胡正海教授等系统研究了橡胶植物猫屎瓜营养器官的解剖、乳汁道结构和形成过程、果实中的分泌表皮中橡胶的形成和细胞结构、以及乳汁道形成过程中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与橡胶产生的关系等。其结果表明猫屎瓜含胶结构乳汁道只存在于果实中,且为复合方式形成  相似文献   

2.
沙田柚营养器官的初生结构及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沙田柚根、茎、叶初生结构及其发育成次生结构过程作连续石蜡切片观察发现:沙田柚根的初生结构为10原型,内皮层细胞卡氏带加厚不明显,根毛区近轴端稍后,维管形成层由实生木质部和实姓韧皮部之间薄壁细胞转化形成,茎中维管束形排列在茎顶端第二节间,维管形成层环已开始活动形成了次生结构,叶的栅 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维管束外围绕一环石细胞,在叶的栅栏组织和表皮下有溶生分泌胶分布,但在根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方法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茎尖、1年生和2年生茎以及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结果 北柴胡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细胞形成宽的射线.茎始终未产生周皮,而叶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成熟结构3个阶段.北柴胡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分泌道在茎中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髓中,在叶中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组织中,且这些分泌道均属初生分泌道.结论 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类似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茎、叶的一般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葎草的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核型胚乳,具合点吸器。胚柄二细胞,在心型胚时期退化。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裂,胚胎发育为柳叶菜型。成熟胚胎呈盘旋状态,子叶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油脂颗粒。种皮由外珠被发育而成,其外表皮细胞内含有乳汁。果皮内表皮细胞径向延伸呈栅栏状,细胞壁厚呈波纹状,起着机械支持和保护种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角帆蚌珍珠囊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三角帆蚌珍珠囊细胞进行了亚显微结构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珍珠囊表皮主要由两种细胞组织-珍珠囊表皮细胞和腺,这两种细胞共同与了诊珠的分泌形成。珍珠囊表皮细胞为整个表皮的基本细胞、细胞内有发达的糙面内质网、多聚游离糖体、线粒体、能积极地进行物质合成和多种形式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中国柽柳(Tamarix ddnensis)属于盐生植物。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于分布于埃及红海岸的中国柽柳的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埃及中国柽柳具有显著的盐生植物结构特征,突出表现在:叶的表皮细胞外覆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形成气孔室;茎、叶的表皮上有盐腺;茎、叶的表皮内侧为栅栏组织细胞层,细胞内有较多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属于盐生植物。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于分布于埃及红海岸的中国柽柳的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埃及中国柽柳具有显著的盐生植物结构特征,突出表现在:叶的表皮细胞外覆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形成气孔室;茎、叶的表皮上有盐腺;茎、叶的表皮内侧为栅栏组织细胞层,细胞内有较多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人工养殖的3龄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外套膜表皮细胞的分泌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外套膜表皮细胞的分泌方式有局部分泌、顶浆分泌和全浆分泌.内表皮细胞以局部分泌和顶浆分泌为主,外表皮细胞以顶浆分泌和全浆分泌为主。生壳突起、感觉突起和缘膜突起上皮细胞均以顶浆分泌为主。表皮细胞中的髓性过氧化物酶(MPO)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可通过局部分泌和顶浆分泌方式排到体表.  相似文献   

9.
一、漆树乳汁道的结构规律及应用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次生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为此,研究漆树体内生漆的分泌和贮存的结构规律,对改进割漆技术和选育漆树优良品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漆树的系统解剖学研究,阐明了漆树中生漆的分泌和贮存的结构为乳汁道。它是由分泌细胞及其外的鞘细胞包围着胞间道构成。乳汁道存在于漆树的根、茎、叶、花和果  相似文献   

10.
直段上皮是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冬眠后排卵前和秋季输卵管直段的分泌细胞内有大量的分泌颗粒,此外还有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环形片层以及少量的线粒体和脂滴。分泌细胞表面有大量长的微绒毛,因而在相邻的分泌细胞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交错的网状结构。在冬眠后排卵前和秋季对直段分泌细胞内酯酶的检测呈阳性反应,排卵后9—10天或秋季的雌体注入 LHRH 可起增强酯酶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谷子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在花粉成熟时,药壁仅剩下药室内壁和表皮,中层和绒毡层分别在小孢子母细胞和花粉的发育过程中退化消失。绒毡层为分泌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存在染色质穿壁现象。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有两侧对称、交互对称、直列式和T形。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在花序顶端自旗叶露出后的1—2天之内,是采集减数分裂材料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酸枣的花蜜腺环绕在子房基部的周围,属花盘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构成,花托维管束末端终止于泌蜜组织基部。分泌表皮外覆盖有较厚的角质层。蜜腺下方薄壁组织中分布有大的粘液腔和含单宁细胞,据组化测验,粘液腔中含有大量的多糖物质,可能与原蜜汁的来源有关。在花的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花盘有其自身的原始细胞,但蜜腺是由花盘表层细胞分化而来。原蜜汁来源于维管束末端韧皮部,经泌蜜组织加工成蜜汁,分泌到气孔下腔,最后通过张开的气孔泌出体外。  相似文献   

13.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14.
三色堇(Viola tricolor L.var.hortensis DC.)花蜜腺的亚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三色堇花不同发育时期蜜腺进行了研究,了解到该植物花蜜中糖份主要来源于蜜腺分泌组织自身的光合产物;内质网参与了前蜜的加工和运输;质膜的啜入和反啜入作用是分泌组织细胞间前蜜传递的主要方式;蜜最后通过表皮细胞质膜的分子渗透作用而排放出体外;表皮细胞向外的指状突起是蜜汁分泌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透射和扫描电镜对三色堇花不同发育时期蜜腺进行了研究,了解到该植物花蜜中糖份主要来源于蜜腺分泌组织自身的光合产物;内质网参与了前蜜的加工和运输;质膜的啜入和反啜入作用是分泌组织细胞间前蜜传递的主要方式;蜜最后通过表皮细胞质膜的分子渗透作用而排放出体外;表皮细胞向外的指状突起是蜜汁分泌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绵毛马兜铃的根、茎、根茎及叶的解剖构造。该植物茎与根茎的构造相似,均有表皮、皮层、淀粉鞘、周维纤维、六束维管束、髓及髓射线。笔者发现在其茎、根茎、根和叶柄次生构造的薄壁组织中,存在分散的分泌细胞,以根茎和根中的数量最多。这种分泌细胞所含的黄色芳香油即是药用有效成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喜树成熟叶的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形态,以及上、下表皮细胞外壁上的角质膜和蜡质纹饰.结果表明,上、下表皮层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仅下表皮有气孔分布,气孔类型属不规则类型,常可观察到两个气孔着生在一起.上、下表皮均分布有非腺性单细胞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竹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竹叶表皮细胞富含硅质,导致制片过程中切片易破碎,不能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切片。开发竹叶切片处理方法,对于研究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筛选有效的氢氟酸处理浓度以及时间是观察竹叶内部解剖结构的前提。【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以竹叶为材料,首先优化去硅环节,筛选出适用于竹叶的最佳氢氟酸浓度和时间;之后采用此最佳处理方法制片,观察竹叶内部细胞结构并结合去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竹叶叶表皮和基本组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真正影响竹叶完整石蜡切片制备的结构是叶片上下表皮的硅质细胞和主脉,这些结构使得制片易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竹叶内部解剖结构。通过试验发现经过体积分数为25%的氢氟酸去硅处理2 d后再进行石蜡制片可以使竹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脉结构完整,得到理想的石蜡切片。【结论】竹叶去硅处理最佳氢氟酸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以2 d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年生西洋参根的解剖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的成熟根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其中薄壁组织细胞占主导地位。不同年生西洋参主根随着参龄的增加,周皮、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面积均呈增长趋势,但韧皮部与木质部面积比自5:1下降至1:1。韧皮部中的次生分泌道每年增加一轮,至第4年开始趋缓。组织化学实验表明根的薄壁组织细胞中贮藏有丰富的淀粉粒和人参皂甙,其中人参皂甙在分泌道和接近维管形成层的维管射线中含量最高。随着参龄的增加,淀粉粒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人参皂甙的含量则逐年上升,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紫荆(Cercis chinensis Bge.)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对成熟花粉粒的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雄蕊花药四室,纵裂.孢原细胞二个位于表皮之下.成熟花药具五层药壁:表皮、药室内壁、二层中层和一层绒毡层.绒毡层为分泌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呈四面体型排列.成熟花粉粒圆球形,三细胞.三条萌发沟,外壁具网状纹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