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歇后语是现代汉语中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生动精炼,幽默俏皮,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十分耐人寻味。本文试就构成歇后语的修辞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比喻是构成歇后语的基本方法。歇后语中的比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取材广泛。它的内容可以是现实中的各种事物。例如,“天上的星星——没有个确数”,“绣  相似文献   

2.
创新试题     
1.作为熟语之一的歇后语,它运用谐音双关、比喻或用典等方式,含蓄幽默、形象生动、饶有风趣的表达一定的意义。一般说来,它由前部分“语”和后部分“义”组合而成,前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部  相似文献   

3.
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朱德芬 《科技信息》2009,(3):202-202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它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但每一习语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由于每一种语言产生的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它们都蕴涵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本文从一些英汉习语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谈他们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初探     
在人类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运用汉语的特有形式,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丰富了汉语森罗万象的语言宝库,而歇后语就是我们祖国语言中常用的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之一。黄克诚同志在《丹心昭日月,刚正垂千秋》(《人民日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三日)一文中说:“彭老总对部属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自己也风趣地说:‘我这个人爱批评人,是高山倒马桶——臭名远扬’。”加点的就是歇后语。 歇后语,修辞学上也有人把它列为藏词的一种。藏词有藏前语、藏后语之分。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的“谁知他将到而立之年”的“而立”系来自《论语·为政》中“三十而立”,现在  相似文献   

5.
歇后语是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校园歇后语在语言特点、构成机制、形成原因等方面与传统歇后语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可以称作是一种"准歇后语"。通过分析校园歇后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特点、构成机制、产生的原因等内容,从而对校园歇后语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阐释,丰富对校园歇后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后一句中的“绿如蓝”是比喻,前一句中的“红胜火”是比托。两者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是就非类事物的共同点作形象的比较。因为是艺术的形容,重在使人感受,故即使形容得再过分一些说“绿胜蓝”也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语言和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一种常见于各种体中的学形式,它具有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富有哲理等特点。分析英语谚语的句式结构及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谚语,表达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9.
盛美兰 《科技信息》2010,(34):156-156
习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习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的特点。准确熟练地运用英语习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掌握使用英语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的差异,陈述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导入。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源于饮食文化的英语习语及修辞特点.指出,人类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酝酿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喻意深刻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大部分习语都是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形成的.正是这种恰当的形象比喻,使习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语言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孙力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4):419-421,428
通过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了源于饮食文化的英语习语及修辞特点。指出,人类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酝酿出丰富多彩、形象主动、喻意深刻的习语。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大部分习语都是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形成的。正是这种恰当的形象比喻,使习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成为语言中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从歇后语的定义、构成、特点、分类、歇后语名称的英语翻译以及翻译方法进行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汉语歇后语的英语翻译。  相似文献   

13.
杜秀红 《科技信息》2009,(36):I0172-I0172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交际中,歇后语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表达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本文从顺应理论视角探讨歇后语在交际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一种“借彼喻比”的修辞法。所谓“彼”与“比”,是指两个独立的物象,但却存在着某项或数项的共通点,于是透过心理学所谓的类化作用,进行着借代联想。比喻一般皆以易知说明难知,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以具体形容抽象,而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妙境。巧妙的运用比喻,能使未知的事物呈现出清晰的形象;能使抽象的理论成为具体的概念;能使微妙的情绪化作感人的力量。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比喻修辞不仅适用于文学类的各种文体,在非文学类论著中,如科技之类应用文…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在语言形象性方面所运用的手法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善于描摹。老舍先生运用语言描摹了人生、景观、心态 ,调动了一切语言手段 ,竭力达到绘声绘色 ,穷形尽态 ,惟妙惟肖。 2 )善选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用 ,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力 ,神采飞扬 ,形象逼真 ,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了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3)善用比喻。他运用比喻手法有自己的特点 ,即传神 ,感情色彩鲜明 ,富有哲理意味。老舍先生对比喻的运用真正做到了“言近而旨远” ,“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他作品中的比喻之多、之精、之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相似文献   

16.
习语包括成语、典故、谚语、格言、俗语、俚语和歇后语,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英汉语言都历史悠久,有着大量的习语.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我发现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自己,同行同事及学生翻译中的难点.语言和翻译都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被文化所改变,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理解差异的处理,是理解和翻译英汉习语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习语语篇中的文化语境这一角度,探讨英汉习语翻译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认为心智和意义都是体验的。歇后语作为汉语系统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是人类心智和物质世界交互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体验是歇后语产生的起点和源泉。转喻和隐喻是歇后语认知识解的重要手段,转喻首先实现框架内的投射,再由隐喻进行跨框架的映射,最后实现歇后语隐性涵义向显性涵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通感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它经常应用到文艺语体中,它是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之上的,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通感有着它独自的特点、语言形式和艺术功能,我们有具体分析“通感“时不能孤立地分析,而应综合去考察,才能正确深刻的理解“通感“.此外,通感还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去获得具体生动的形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以自然巧妙为贵,将词语变异配用,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真理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或者说真理到底有没有主观性?这个问题似乎早已有了定论,其实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首先从什么是真理说起。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一种认识,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只有正确的即符合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这可说是关于真理唯一科学的定义。这就是说,真理是由两个基本的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客观内容,即“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里得到改造的物质世界”;一部分——主观形式,即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在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高度浓缩的创造形象、表达感情的立体语言。“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礼记、学记》)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比喻在修辞学领域中始终放射着奇异的光彩。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更是运用比喻来加强艺术表达效果的巨匠。一提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比喻,人们往往想到他的杂文。的确,先生杂文中的比喻运用,可谓妙语联珠。以狗喻人,既有貌似公正、笑容可掬、独自得了中庸之道、不偏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