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及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比率较高,呈快速增长趋势;品种不断增加,以注射剂使用较多。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应用居前,且有增长的趋势。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应用有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应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门诊口服药和注射剂用药情况按销售金额和DDDs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前12位口服药中包括抗感染药、降压药、降糖药等,其中有五种抗感染药,总销售金额的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接近1的药品占41.6%;前12位注射剂用药比较集中,有九种抗感染药,总销售金额的序号与DDDs序号比值为1的药品占50%。结论:我院门诊用药有自己的特点,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200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资料,对其年销售金额、DDDs值、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在中成药的购销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注射剂占有较大份额.结论:中药注射剂存在安全隐患,临床应多用口服制剂,慎用注射剂.医药工作者应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选取甘肃省静宁县甘沟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患者490例,观察对比住院患者对各类中药剂的用药频度(DDDs)、应用人次排名前10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并对患者用药适应证、疗程、用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合理地实施对策。我院使用的各类中药剂中,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最多且用药频率最高;23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中,以丹红注射液使用人数最高,占比达到31.84%,其次为注射用血塞通,占比29.18%,两者应用明显高于其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品种(P0.05);研究对象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合理使用情况共有93例,占比18.98。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但存在不符合适应症、溶媒选择不规范、剂量超标、疗程超标、联合用药不合理以及不良反应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不合理应用情况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抗变态反应药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9年抗变态反应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我院使用的抗变态反应药物有11种,使用频次列前3位的依次是依巴斯汀片、富马酸酮替酚片、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位的是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结论:我院抗变态反应药使用较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促进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水平的提高.方法: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04~2006年所用抗感染药物的品种、金额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应用抗感染药物14类83个品种,使用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37.1%;2005年应用抗感染药物14类77个品种,使用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34.7%;2006年应用抗感染药物14类60个品种,使用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28.5%.结论:3年来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总体结构搭配比较合理,但应减少注射剂、增加中药制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及对策进行调查分析。选取医院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236例,对9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并统计分析患者溶媒选择、用药疗程、用量及联合用药等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236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中,用药频度排在前几位的品种为丹红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与参芪扶正注射剂,且除参芪扶正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液外,其他药品同步性均欠佳;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存在不符合适应症、溶剂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疗程不当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现象,发生率为22.45%。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为常见,故应实施针对性的临床干预,以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调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TCMI)临床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安全性。通过天水市中医医院管理系统调取2017-2019年活血化瘀类TCMI的应用信息,统计各种活血化瘀类TCMI的总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频率(DDDs)、用药总天数,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17-2019年销售金额位于前2位的活血化瘀类TCMI品种是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塞通,并呈逐年增高趋势;DDDS位于前3位的活血化瘀类TCMI品种是血塞通、冠心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各年度DUI0.9、0.9~1.1、1.1分别有2种、6种、2种;活血化瘀类TCMI所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39.34%),其次是消化系统(21.31%)。活血化瘀类TCM在临床应用量较大,部分品种在用药剂量上存在不合理现象,而用药不良反应多有出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受累为主。故临床应加大对此类TCMI使用的监管,规范临床用药,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海平  张元  包玉琼 《甘肃科技》2010,26(10):136-137
了解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合理购药提供参考;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005年~2009年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中成药销量平稳上升,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妇科用药居销售第一位;在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药品中,妇科用消炎药占较大比例(62%);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中成药临床应用和采购均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汉大学附属医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掌握中成药的使用规律。方法: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结合销售金额、日用药金额、功效、剂型综合分析该院2010-2011年中成药的应用情况。结果:2010-2011年该院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药物的DDDs连续两年位居前列,药物的剂型、价格、功效等直接影响用药情况。结论:该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剂型先进、价格适中的医保类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了解某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随机抽取最近连续4年某医院的800份归档病案为研究资料,筛选其中使用了中药注射剂的病例469份,汇总其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溶媒选用以及用药适应症等项目,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例170例,不合理用药病例299例,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使用率为63.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无适应症用药、单次剂量错误、给药频次错误、溶媒选用错误、疗程错误;某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用药干预,规范其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用药举措。选择陇西县中医医院2019年11月-12月期间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患者57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用药资料,统计不同科室、不同品种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不同品种的不合理用药行为。1)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使用频次为603频次,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较多的用药品种依次为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使用较多的科室依次为心内科、脑病科、骨科。2)570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患者中存在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共94例,占比16.49%,不合理用药频次总计328频次,占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使用频次的54.39%,不合理用药行为以适应症不合理、剂量不合理为主。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范围较广,但是存在适应症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等不合理用药行为,实际应用需坚持整体辨证原则,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准确给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钙拮抗剂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该院2005年~2007年钙拮抗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消耗金额进行统计.结果:钙拮抗剂的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氨氯地平的消耗金额最高,左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用药频度占前两位.结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参附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年8月某院参附注射液使用量排名前三位的科室病历各10份,9月相同的三个科室各再抽取10例病历,共60份病历,以参附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等作为标准、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8月心内科、急诊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比率分别为60%、60%、60%,9月心内科、急诊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比率为20%、10%、10%,主要问题为:用法用量有误、无适应症用药、药物联合有误等。结论通过处方分析,参附注射液处方合理率有所上升,但仍需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杨忠兰 《遵义科技》2003,31(1):50-51
本文分析了我院1997年--1998年抗消化性溃疡药在我院所占药品的销售金额比重.结果表明,1997年和1998年抗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分别占我院药品总金额的2.06%和2.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大理学院昆明附属医院药剂科常用药品的剂型种类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住院药房2010年在用药品剂型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和用药频度排序作为指标,对2009年我院口服缓控释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普通片剂与胶囊剂占88.36%,缓释片剂与胶囊剂占5.67%,控释片剂约占0.6%。我院口服缓控释药物的应用以心血管系统用药为主。结论:我院住院药房以传统片剂、胶囊剂为主,应加强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研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干预措施。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发生中药注射剂ADR患者的年龄、体质特点及过敏史,以及与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输液操作流程的相关性。中药注射剂ADR有患者因素(年龄、体质和药物过敏史),护理人员未按中药注射剂使用规范,如护理人员在输注中药注射剂时未做到现配现用、输注速度过快、未严格遵守中药注射剂使用说明使用溶媒等因素。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操作流程,建立和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制度,加强中药注射剂输注过程中的用药监护,是降低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进行统计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及药品的计划、采购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①根据我院西药库微机管理系统统计各种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并归类分析,②随机抽取门诊抗感染处方及住院抗感染病历统计.结果:我院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从一侧面反映出临床用药的某些特点和趋势.结论:我院抗感染药品的应用结构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谭浩 《天津科技》2008,35(1):66-67
评述天津市黄河医院2004—2006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对该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该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其应用基本合理,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影响因素;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临夏州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双黄连、刺五加、痰热清、清开灵、丹参、黄芪、血塞通、喜炎平、血栓通和灯盏花素等10种中药注射剂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双黄连发生率最高;是否辨证施治、有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用药剂量、小时用药量、配液放置时长和超疗程用药等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密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辨证施治,用药适量,配药及时,密切观察过敏史患者,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