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从降生起就带上了特定的气味,但这种我们自认为很熟悉的东西,要了解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它既不可见又难以收集。不少人知道警犬追踪和鉴别都是以人体气味作业为基础的。它们通过灵敏的嗅觉能辨认出人体的气味。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摈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有60多种。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鼻子有两大功能,一是用来呼吸,二是作为嗅觉器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嗅觉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说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还没有发现问题以前,鼻子就闻到了焦糊味,因而引起了对火灾的警觉。有些东西我们拿在手上看看、听听,还不能认识它,用鼻子一闻就解决了。有些鼻子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辨别的能力非常惊人,如香水香精工业中的有些技师,可以说是闻气味的专家,他们用鼻子就可以辨别出许多种香味,评定它们的好坏。品评茶、酒、  相似文献   

4.
<正>摄影师用微距镜头拍摄了体色艳丽的颊窝毒蛇,这些毒蛇在他的镜头下鳞片清晰可见。而这些十分吓人的毒蛇被人类所养,为了防止在拍摄中被咬,他们事先用长铁钩将毒蛇控制住。可以说有颊窝的蛇都是毒蛇,它们的面部都有两处特征性的颊窝,这也是此类蛇为何被称为颊窝蛇的原因。而且这些颊窝蛇都喜欢吃老鼠和其他小型哺乳动物,它们都是靠埋伏猎取这种哺乳动物的。  相似文献   

5.
正是否曾遇到过可能失去嗅觉的人?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的体味毫无知觉呢?这种情况在学术上被称为嗅觉疲劳,嗅觉习惯或气味适应。虽然"鼻盲"似乎真的很可能是某种缺陷,但是对某种特定香味(比如自己的体味)的感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却是非常有益处的。例如,当你踮起脚尖穿越在郁金香花丛中,呼吸着你周围迷人的香气和你自己同样迷人的体味。如果对这些气味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魂在何处     
向阳 《科学大观园》2005,(10):32-33
没有人否认人在活着的时候是有灵魂的,换句话说是有意识和思想的。但是,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却可能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争论,而且到今天仍无明确答案。好在随着一盏盏科学明灯的点亮,我们已经开始有了倾向性的看法。灵魂重约21克?人死后有灵魂的说法几乎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比如为死人  相似文献   

7.
正狗,被称为人类最亲近的朋友,但你真的了解它吗?——狗鼻子为什么那么灵?——为什么大家喜欢把嗅觉灵敏的鼻子称为“狗鼻子”呢?据“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介绍,这是因为狗的鼻子能够轻松辨别超过200万种不同气味,灵敏度更是人类的1000万倍。单从嗅觉系统的基本结构来看,人和狗的嗅觉系统大同小异,都是起始于鼻腔内的一层叫作“嗅上皮”的组织。嗅上皮中分布着大量嗅细胞,它们的任务是负责检测这些分子,同时把气味所携带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再传递给大脑。经科学鉴定,人类的嗅上皮总面积大概有10平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1,(7):28-29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以下是美国媒体列举的世界上16种"臭名昭著"的植物。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释放恶臭气味,但是它们却不失为奇异美丽的花朵。有的花朵直径达到1米,有的花朵颜色异常鲜艳,它们释放的臭  相似文献   

9.
从外观看,人在大体上都是左右对称的,显然,这种外观对称应该是美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人的这种对称美,却没做到表里如一,因为人的内脏就不是左右对称的。例如心脏、肝脏等分布在体内的一侧,而肺尽管同时分布在两  相似文献   

10.
<正>这些帝企鹅已经放弃它们最大的一块栖息地,3年来,在那里繁殖的企鹅几乎没孵化出任何新的雏鸟。南极洲的帝企鹅被认为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变暖的海水正在融化它们生存和繁殖所需的海冰。如今,这些帝企鹅已经放弃它们最大的一块栖息地,3年来,在那里繁殖的企鹅几乎没孵化出任何新的雏鸟。科学家指出,尽管这一结果不能直接归咎于气候变化,但它对这种最大的企鹅物种来说绝对是一个不祥的征兆。  相似文献   

11.
有些女人在婚后,不得不面对第三者的问题。想离,孩子尚小,对男人这许多年的感情也放不下。可是一想到自己深爱的男人有了外遇,心中的怒火,却根本无法压制。大吵小吵,接连不断。但是如果想要保全家庭,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向男人开火,而是激怒第三者。因为男人都惧怕失去理智的  相似文献   

12.
你可能无法想像,蛇既没有翅膀,也没有类似翼膜的附肢,它们怎么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然而,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蛇不仅会飞,而且还是飞行高手。飞蛇摇动肋骨产生动力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杰克·索卡8年来一直在对蛇的飞行能力进行研究。近日,索卡在一份专业杂志上揭示了飞蛇擅长飞行的原因。他说:“尽管飞蛇缺乏类似翼膜的附肢,但它们仍是技艺高深的飞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24,(7):46-49
<正>年轻时的近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时的老花影响,这种说法其实简化了视力问题的复杂性。重要的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并根据眼科医生的建议采取合适的视力矫正措施。近视能“抵消”老花眼?流言:近视虽然难受,但熬到老就有好处,因为近视的人,老了看东西会变清楚,更不容易老花。真相:这种说法非常不严谨。近视和老花眼是两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分别影响远视和近视能力。近视使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而老花眼影响近距离看清物体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原本近视的人可能在未佩戴眼镜时,能较舒适地阅读近处物体,因为近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花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完全抵消。  相似文献   

14.
11月9日,在纽约举行的一个表演中,“德克萨斯耍蛇人”杰克将10条2英尺6英寸长的响尾蛇放入嘴中,持续了12.5秒,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口含活响尾蛇最多条的人。这项活动是在庆祝吉尼斯世界纪录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汇聚纽约,创造各种令人称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存适应自然界各种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很多动物的嗅觉在漫长的岁月中发育得相当灵敏,其中有的敏锐程度令人惊奇不已。大海中的鲨鱼可于血液在水中的浓度仅有亿分之一的情况下嗅出受伤动物的血腥味,从而捕捉到猎物。爬行动物中的尼罗鳄靠嗅觉来觅食,它是生活在非洲的食腐动物,几乎所有漂浮在水中的动物尸体都会将它们吸引过来,甚至几千米以外一只死去的河马也可以满足一群“闻讯而来”的尼罗鳄的食欲。鸟类中的海燕、暴风鹱和信天翁等海鸟可在3千米的距离外感觉到鱼的气味。它们的鼻孔象一条管子,所以被人们称做管鼻鸟。  相似文献   

16.
海蛇     
海蛇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它们在海中能驾驭波涛, 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相似文献   

17.
零下8摄氏度——只有每年最寒冷的时候,人们才会感觉到安全因为杀手已经隐匿于石缝和土洞。此前,它们夺去了37条生命。在凋零的树上,杀手留下了一个个形似葫芦的巢(——被当地称做“葫芦包”。高层的指示也是这个冬天到达的。2005年11月5日和12月12日,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相继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在林业部编发的《林业有害生物警示通告》上,贾治邦在“仅陕西安康一地胡蜂已致使715人受伤,36人死亡”的字样下划了横线。不久,安康市镇坪县又有一名村民死在这种蜂手中。至此,除白河县外,安康其他8…  相似文献   

18.
渝北区统景镇胜利村的农家女晏华是远近闻名的捕蛇能手,有着一手捉蛇如逮黄蟮的绝活,更奇的是,她被毒蛇咬后竟能伤口不肿,堪称“捕蛇奇人”近日记者专程前往统景山区,亲眼目睹了这位与蛇打交道的女人。其十多年练就的捕蛇本领让人佩服和惊叹。初识蛇女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交流改变体色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变色龙改变体色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伪装,其实变色龙改变体色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交流,它们通过变成绿色、蓝色、黄色、红色、棕色、白色或黑色来彼此进行交流。这与人们的普遍观点相反,变色龙并不只是简单地根据周围环境改变颜色,而是通过体色展示它们的心情和态度。其中就包括变色龙会根据温度、心情和紫外线改变肤色,这些变化在预示它们的社交活动和活跃程度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雌性豹纹变色龙怀有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黑猩猩黑猩猩不仅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多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其行为和社会行为也都很近似于人类。它们在生理上、高级神经活动上、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聪明的黑猩猩在通过学习后能够做许多比较复杂的事情,例如拖地板、扫垃圾,甚至还能像人那样使用刀叉和汤匙。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测量黑猩猩的智慧究竟有多高: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