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正确评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急救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纠纷,提出必要的防范措施,是提高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快捷、准确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探讨护理标识在NICU安全管理中应用,防范护理风险。根据不同用途设计不同标识,对NICU进行规范化管理。护理标识的使用,使护理质量由94.07%提升至96.28%,病人满意度由94.5%提高至95.98%,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护理标识在NICU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降低手术患者风险,提高围术期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完善和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执行力。以护理风险为切入点,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或降低了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分析、讨论,需要持续改进,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林桂燕  刘毅 《遵义科技》2000,28(4):46-46
通过分析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说明合理地运用护理语言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及促进人体健康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桂林 《甘肃科技》2022,(15):118-120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改善作用。将在康复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风险管理组4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常规组比较,风险管理组责任心、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及业务能力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70.00%比较,风险管理组92.50%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0.00%比较,风险管理组5.00%明显降低(P<0.0.5)。护理风险管理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牛王兰 《甘肃科技》2010,26(20):132-133
通过对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件的缺陷分析,寻找管理中的原因,制定管理对策。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教育,加强相互间沟通,推行科学合理的护理记录方法,加强化护理文件质量监控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由于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现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管理医疗护理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已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吕子静 《科技信息》2012,(17):240-240
护理质量由前馈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所构成,前馈、终末质量控制在我国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而完整的质量控制必须涉及各个环节,环节质量是发生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质量,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执行者,由于监控困难,故成为护理质量的瓶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个体护理方式.结果:患者的治疗、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对护理技师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因人、因病、因地的个体护理方式,能完善护理服务,从而达到优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荣 《甘肃科技》2008,24(8):144-145
目的: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种治疗计划,并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即病人入院到出院,出院后康复保健的指导等。结果:通过采取以上方法,本组焦虑、疼痛以及对环境的不适应均得以纠正,在住院期间未发生l例褥疮,提高了护理质量。将舒适护理应用到骨科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了舒适,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为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因此,笔者认为,是否运用整体护理是衡量一个科室整体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萌 《科技信息》2009,(4):132-132
由于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现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护理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管理医疗护理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解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已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护理质量是指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周密的护理措施,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效果良好,痛苦减少,环境舒适,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现行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护理管理人员欠缺管理素质;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病人需求相矛盾;护理管理行为重落实制度、轻病人感受;质量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精细化管理思路,用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对护理质量控制进行日查房、周查房、月查房、季查房、信息反馈管理、流程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质量意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实施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查房及会议制度,加强全员质量知识培训,制定科学的质量考核标准。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和改进意识,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此项做法体现了全面性、全员性、全过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孙亚涛  郭冬梅 《科技信息》2009,(13):376-377
护理服务本身是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行为。护理服务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病人损失或损伤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如护理事故、护理差错、医疗意外及并发症。护理服务风险的发生、发展、后果极为复杂。作者从护理服务风险的特点、类型、成因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护理风险的危害性和控制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原则以及处理对策,防止范护理风险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门诊护理干预效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间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后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门诊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每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基本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水平以及行为动机,还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新护理模式下提高工作质量的手段。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必须在全面了解病人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等,而这些当中几乎有4/5要靠语言交流来完成。护理语言讲求科学性、艺术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及语言的沟通技巧,通过护士的语言、表情、行为、态度等来影响病人的心理,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理服务本身是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行为。护理服务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病人损失或损伤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如护理事故、护理差错、医疗意外及并发症。护理服务风险的发生、发展、后果极为复杂。作者从护理服务风险的特点、类型、成因等方面,分析了临床护理风险的危害性和控制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原则以及处理对策,防止范护理风险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孙传玲 《科技信息》2009,(31):J0385-J0385,J0366
目的: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制订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加强护理业务质量建设,规范关键护理过程的管理,协调好护理工作与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建立多途径、多视角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病人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至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间住院的肿瘤内科患者220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心理压力的疏导、社会上的人文关怀、手术后的随访观察,而对照组则采用基本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其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效地降低了人为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应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