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喷油泵、高压油管和喷油器组成的喷油系统是柴油机的“心脏”部件 ,燃油喷射的工作质量与气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及其燃烧过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它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传统的喷油系统存在着高低速性能不能兼顾的矛盾 ,采用可变预行程机构可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运用新开发的喷油过程模拟计算软件对德国Elsbett公司生产的采用可变预行程机构的 3 82Tc柴油机进行了分析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可变预行程能较好地解决柴油机高低速性能匹配的问题 ,优化柴油机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的匹配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匹配、标定研究对电控系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进行柴油机电控系统标定的方法。获取了供油量和供油提前角脉谱 ,使 6 110型柴油机的性能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 ,对原机改动小 ,实用性强的特点 ,研究表明可变预行程泵电控系统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应用它可为直喷式柴油机性能的改善提供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1132Z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匹配问题,采用场效应分析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分析了油束夹角、喷孔直径、喷孔数对柴油机喷雾混合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优化的喷油嘴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场效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指导柴油机喷油系统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开发和应用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采用蓄压式泵-喷嘴系统及高速电磁阀来实现燃油增压过程和燃油喷射过程;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实现共轨燃油压力的调节过程;确定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定时的电控实现途径;开发实验监控系统以满足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需要。实现了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始点的柔性(电子)控制,而且最高喷油压力已达113.5MPa,初步进行了喷油系统与1150G柴油机的匹配实验。在喷油压力与柔性控制方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采用分段调节实现预喷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主副喷油泵及双通道喷嘴分段调节实现预喷油的研究. 调节副喷油与主喷油间隔角为 8℃ A~10℃ A 时,实现了初始喷油率低、后期喷油率高的双峰喷油规律. 1 E150 C 型柴油机性能试验表明,采用分段调节式喷油,油耗率降低 4 g/(k W ·h), N Ox 排放下降了 44% .  相似文献   

6.
以改善大功率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为目标,提出一种柔性可调的靴形喷油规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包括共轨腔、增压泵和喷油器的超高压共轨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可调靴形喷油规律曲线的实现方法。分析靴形喷油规律对柴油机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超高压共轨系统中增压泵的电磁阀开闭时刻可以实现靴形喷油规律的柔性可调;靴形喷油规律在燃烧排放性能比传统矩形喷油规律表现出更大的潜力和优越性;适当增大靴形喷油规律的喷油提前角有助于改善燃烧;靴形喷油规律匹配较大的预喷油量和预喷提前角可以提高燃油与缸内空气的混合程度,具有较好的排放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对洛阳拖拉机厂生产的490型柴油机怠速不稳和油嘴喷油量分散原因的试验研究结果。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指明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初步阐明了柴油机供油系统参数(如油嘴、油管、出油阀及出油阀弹簧等主要元件几何尺寸)对喷油稳定性、喷油量大小和喷油规律的重大影响,并指出有进一步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495Q柴油机为例,论述了通过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在速度特性上的合理匹配,降低柴油机低速烟度和燃油消耗率的方法和措施。指出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存在着两种匹配关系,即数量匹配和质量匹配,在匹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质量匹配,还要进行数量匹配的研究,并注重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全面提高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预测喷油系统的喷射规律,基于气泡模型,建立气-液两相条件下的柴油机喷油系统模型,构造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适应度函数,采用并行改进遗传算法实现了对柴油机喷油系统模型的参数辨识,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未知参数的回归方程,从而最终建立两相条件下的柴油机喷油系统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建立的气-液两相条件下的柴油机喷油系统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CFD软件对采用预喷-预喷-主喷喷油策略的单缸增压柴油机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喷油正时方案对燃烧过程及NO和soot排放物生成历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油时刻推迟,缸内压力逐渐降低,主放热峰下降且不断远离上止点,预混燃烧比例增加,缸内低温PCCI燃烧模式更加明显;放热率10%(q10)时刻以稀预混燃烧为主,soot生成量减少,但因预混放热快而使NO生成量增多,缸内整体的低温效应使q90时刻NO生成量降低,soot生成量先增加后又因燃烧空间扩大及预混燃烧比例增加而下降;柴油机低温PCCI燃烧模式可实现NO与soot排放兼顾控制.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台采用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的汽油机,对喷嘴型式,火花塞与油束相对位置,供油提前角,喷油压力,进气涡流比,喷油泵柱塞直径和压缩比等燃烧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发动机燃用汽油时的最优参数,采用缸内直喷周向分层燃烧系统后,汽油机的热效率与柴油机的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行设计的超高压共轨系统喷雾试验平台,开展了超高压共轨系统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从油束形态、喷雾贯穿距以及喷雾锥角方面出发,系统定量地分析了喷油压力和喷油规律对船用柴油机喷雾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船用柴油机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超高压共轨系统中电控增压器电磁阀和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可以实现变压力和变喷油速率喷射;随着喷油压力的升高,油束周围的破碎蒸发现象、喷雾贯穿距以及喷雾锥角均逐渐增大,但当喷油压力超过200 MPa后,其对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锥角的影响越来越小;随着喷油规律由矩形变化到靴形,油束周围的破碎蒸发现象、喷雾贯穿距以及喷雾锥角均逐渐减小,且喷油压力为150 MPa的矩形喷油规律的喷雾贯穿距大于喷油压力为200 MPa的靴形喷油规律的喷雾贯穿距,这进一步表明了喷射初期的压力是决定喷雾贯穿距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作为柴油机的核心部件,其喷油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为研究电控燃油喷射过程各因素对喷油量准确性的影响,本文设计搭建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试验平台,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了喷油脉宽、共轨压力、油箱温度、喷油频率、喷油次数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喷油量的相关关系,得出显著因素与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99%置信度下,喷油脉宽、轨压及喷油脉宽与轨压的交互作用对喷油量的影响高度显著,喷油脉宽对喷油量的影响比轨压明显;在80%置信度下,轨压与喷油频率的交互作用和油箱温度对指标有一定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完善试验台的设计,提高试验参数的准确性、稳定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测定高压油路实际压力波传播速度,论述了在油一汽两相状态下,柴油机喷油系统中高压油管和喷油嘴油道内音速的变化规律,并指出造成高压油路各段音速不同的原因是高压油路内汽泡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柴油机计算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选取喷油系统参数中预喷油量、预喷油角、主喷油角作为设计变量进行DOE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进行曲面拟合;应用多目标帕累托选择法进行参数寻优,得到发动机外特性典型工况下的最佳喷油参数。仿真分析表明,优化后发动机功率提高,NOx排放降低,同时燃油消耗率基本保持不变,Soot恶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设计和研制YCD4B54柴油机,并针对研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以及存在的技术关键与难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YCD4B54系列柴油机针对性地集成了多种机内处理技术,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与中冷技术,能强化柴油机的动力;采用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能提高喷油速率和燃油雾化水平;采用排气再循环+柴油氧化催化器+颗粒氧化催化器(EGR+DOC+POC)后处理技术方案,能保证柴油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传统喷油系统和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喷油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喷油特性对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独立的高压喷射,精确的喷油正时及柔性可控的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排放性能有较大的改善作用并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18.
用分段喷油器实行发段射油以改变喷油特性,使喷油的初期速率降低,而在喷油持续期内逐渐升高,这样使燃烧初期放热率减而随后逐渐加快,从而可以改善柴油机的排放并降低燃油的消耗率,对使用分段喷油器的喷射规律作了研究并在单缸试验机上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采用分段喷射装置后在微粒未增加的情况下,NOx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预喷射控制算法在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喷射技术可以降低噪声和排放,是满足欧Ⅲ以上排放法规的主要解决途径之一。基于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柴油机进行研究,采用中断环方式实现预喷射控制算法,通过在DDC 2000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上安装缸压传感器和喷油嘴端压力传感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上,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执行器驱动,能很好地实现预喷射并取得良好结果。该算法独立于硬件平台,可以用于电控单体泵柴油机和共轨柴油机的喷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系统喷油定时对柴油机的性能、烟度、排放和噪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喷油定时对柴油机的油耗和排放的影响,分析如何选择喷油定时使柴油机获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