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古代众多医家们精辟论点。比如:“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等,看到了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提出“自然、社会、心理、生物”天人合一中医整体医学,“非典”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切断传播途径,空气通畅,身体健康。保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历来以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代代相传至今。也是现代医学的保健思想,中医养生强调顺其自然。自觉遵循自然法则。在医学生态学上有着积极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天气、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凡是干燥的天气,容易伤肾脏;偏热偏寒的天气容易伤心肺;多风和大风天气容易伤肝脏;寒湿或湿热天气则易伤脾胃。同时,中医又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一年四季,天气、气候不同,饮食也须有所差异。《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具体说来,如何做到“看天吃饭”呢?这里不妨根据气象要素的具体指标,将天气、气候分为几…  相似文献   

3.
1985年12月在匈牙利召开了“针灸的生物物理学及计算机学术讨论会”.本文作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并主持了此会,还作了有关经络系统研究结果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极大重视.同时,也了解到在匈牙利、美国、法国、罗马尼亚、日本等十五个国家对这一课题正在进行着认真的研究.本文所阐述的工作,是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掌握的各种技术手段对经络本质进行探索而取得的结果.实践证明,这一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来研究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这已成了我国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恳切地希望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科技工作者们能和中医学界的同志们紧密地结合起来,希望有关单位的领导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发芽在古老中国的祖国医学,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我国能开出灿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4.
研究BP网络结构、“过拟合”现象和推广能力三者之间的联系是BP网络建模的基本问题,从而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虽然最近有人提高前馈网络的推广能力及线性分类器的“瓶颈”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尚无系统、完整的理论和严格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甘草的神奇     
笔者忆及年幼时得感冒,见中医开方有甘草就高兴,因为甘草是甜的,这药好吃。很早对甘草这味药就有好印象。甘草属豆科甘草属,为多年生草本,其粗壮的根和根茎入药,称“甘草”。甘草这味药的神奇之处,就是它有调和诸药的本领,虽然对大病它治不了,但它是各药的调和者,因此药方中多用之。遇上猛烈的药,甘草可以缓解烈性又不失药效;对热性的药,甘草可缓热;对寒性药,甘草可调寒。甘草本身有药性,中医认为甘草性味甘平,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解百药毒。感冒咳嗽,中医开甘草片即治咳之用。现代药理分析,甘草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皂甙、甘草素、甘…  相似文献   

6.
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神经信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伟  唐焕文 《自然杂志》2002,24(6):352-355
神经信息学是新近出现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它正在随着人类脑计划的实施而快速发展 .本文介绍了神经信息学的由来及其与人类脑计划的关系 ,分析了促使其发展的当代条件、神经数据的特点及其对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还介绍了神经信息学的研究项目实例 ,探讨了它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相似文献   

7.
针刀医学是经过30年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在集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医学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将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本文着重论述了针刀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创新,提出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生物物理学,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生物物理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作者认为,针刀医学的发明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中医现代化,而且还使西医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针刀医学研究领域内人体生物物理学数据库和人体气象学两个新概念和假说.  相似文献   

8.
编后     
随着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人类所能探索的自然界的领域是日益深入和扩大了。本期刊载的七篇“基因研究”;二篇“自然界探索”:《太平洋里的怪兽》和《尼斯湖怪》;以及《太平洋大陆哪里去了?》、《火星的表面》等文章,从人类的遗传物质,史前期动物,古代的地球及天空中的行星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当前向自然界一切  相似文献   

9.
韩东  廖福龙 《科学通报》2012,(20):1906-1910
"活血化瘀"从《黄帝内经》时代就成为中医药治疗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针灸、按摩、锻炼等方式治疗及调理手段中,亦均以调节气血运行为核心内容.基于中医的基础理论,结合生物力学及药理学,提出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即生物力药理学.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考察,血瘀证多表现为血流剪应力低下,而"活血化瘀"的重要内涵就是调整与适度提高血流剪应力,以达到多方面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生物效应.生物力药理学可诠释与指导中医"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的思路,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航天特因环境下机体适应的中医药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鸣  刘玥 《自然杂志》2006,28(5):261-265
载人航天飞行涉及到机体对特因环境的适应,由适应引起的多系统失调或损伤一直是航天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航天医学较早地融合了有着几千年经验的、以整体综合调节为特征的传统中医药学,并尝试将中医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和中药复方的整体调节特色运用于载人航天的医学健康保障且取得显著成效。本文介绍了中医药运用于航天健康防护的探索历程及其近年来所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已经进入数据密集型时代或者说大数据时代.面对海量天文数据在存储、计算、网络、软件、算法乃至工作模式等方面的需求和挑战,天文学家连同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正努力使基于科学数据的知识发现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虚拟天文台旨在实现科学数据的互操作,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数据网格.天文信息学则从分支学科的高度来考虑天文学的长远发展.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数据密集型时代大有可为,自身也必将获得长足发展.本文简要论述天文学研究在数据密集型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介绍虚拟天文台理念和最新进展,探讨天文信息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所包含的研究内容,阐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模式生物是用于研究某种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而被选定的物种.基于模式生物的研究策略已经在多个生物学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揭示了众多生命科学的机理,发展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技术.近年来,现代生物学发展迅速,其相关的概念和技术正不断渗入并影响着药用生物的研究领域,包括基于模式生物的研究策略.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灵芝(Ganoderma lucidum)等模式药用生物已经提出了多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缺乏成熟的模式药用生物研究体系,使得当前药用生物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难以在理论水平上汇总提高,极大地消耗了药用生物界的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阻碍了药用生物学的发展.本文结合近期药用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建立目的,分析了应用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研究的可行性,提出了药用模式生物的选择原则并从遗传信息获得、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突变体库构建和次生代谢物生产体系建立4个方面描述了药用模式生物研究体系的建立策略.本文还介绍了以药用模式生物为对象的次生代谢产物生源合成及调控研究策略,同时认为,药用模式生物体系在阐释药材道地性等中医药传统问题及发展合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前沿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结构自组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先恩 《科学通报》2009,54(18):2682-2690
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分子机器、细胞器、完整细胞乃至生命个体的形成, 自组装贯穿其中, 并有极其复杂的调控机制. 本文归纳分析了生物结构自组装的特点及其物理、化学和几何学原理, 并以新生肽链折叠和染色体折叠浓缩为例描述自组装的生物调控原理. 采用自组装策略, 已经开发了许多生物纳米功能结构, 如DNA平面和立体结构、DNA马达、蛋白纳米线、荧光双分子互补系统等. 研究复杂生物体系的自组装极具挑战, 可使我们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还将为纳米科学技术和仿生学提供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生物系统以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表征,人类进入了一个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但是和其它学科相比较,人们对包括人本身在内的生物界、生命现象认识还很不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更深入地探讨生命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手段,反之,对生物系统的深入研究又必将促进其它学科的更大发展。因此,一个研究、探索生命科学,旨在认识和改造生物系统的科学研究新形势必将到来,正象有的科学家所予言的那样: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相似文献   

15.
叶立  何园  叶浩  刘雪平  杨琳琳  曹志伟  唐凯临 《科学通报》2012,(12):1019-1027,1081,1083
研究候选药物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目前,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对蛋白、药物和疾病相互关联网络的分析加深了对药物治疗疾病机理的理解.然而,针对这些关联网络的分析大都是从基因/蛋白的角度直接关联到疾病层面.考虑到蛋白通常通过参与生理通路实现其自身的生物功能,所以本研究提出了以生物通路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以生物通路为研究视角来研究药物治疗疾病的机理.许多研究表明,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在运用药物-蛋白关联网络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结合生物通路关联网络去分析丹酚酸B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计算得到丹酚酸B的作用靶点,同时通过文献挖掘收集实验验证的丹酚酸B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调控蛋白及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西药及靶点数据.利用药物-蛋白关联网络分析发现,丹酚酸B能够通过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肾素,从而舒张血管,最终调节心血管疾病.通过生物通路关联网络分析发现,丹酚酸B可能通过作用凋亡生理过程、免疫/炎症生理过程、离子迁移生理过程和基础代谢生理过程来调节心血管疾病,并且倾向于调节免疫生理过程.因此,基于通路关联网络的分析方法能够为分析药物的治病机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方锦清 《自然杂志》2012,34(6):344-349
脑网络是复杂的生命系统中一个最典型的复杂网络,是一类“网络的网络”。目前可从三个层次对大脑网络进行建模探索,即微观尺度(神经元)、中尺度(神经集群)、大尺度(脑区域),各层次之间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研究难度很大。笔者从网络科学观来评述大脑网络的探索进程、研究方法和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医学与诊断学的泛系元理论[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进一步研究与广义的生态学、医学及诊断学有关的泛系理论,特别是发展了泛系控制论、泛系因果分析以及泛权网络、中医原理、模拟论、认识科学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包括下列已有定评的工作的某些补充、丰富或推广:Kalman观控性理论,Piaget发生认识论,孙子兵法,统筹方法,故障树分析,价值工程法,Debreu均衡理论,Arrow不可能性理论,辨证论治与经络理论,针灸疗法原理,Fuzzy识别,伤残信息的观控识别与逼近转化论等。  相似文献   

18.
顾涵森同志是本刊的老作者了,她在对气功“外气”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的同时,曾对如何探测经络的客观存在进行过实验研究,其初步结果即本期所刊《心包经穴位NaI~(125)示踪实验探索》一文.关于论证经络的客观存在问题是中医科研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希望此文能引起中医界和关于中医现代化事业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刀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刀医学是经过30年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在集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医学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将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本文着重论述了针刀医学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创新,提出针刀医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生物物理学,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了生物物理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作者认为,针刀医学的发明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不仅极大地推进了中医现代化,而且还使西医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出了针刀医学研究领域内人体生物物理学数据库和人体气象学两个新概念和假说。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中医药学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主要有三个方向思想方法、特色疗效与科学内涵,本文重点阐述了科学内涵的发展路线。实验证明,中药方剂成分可以高度简化而不失其特色疗效。因此,可以用中药分子方剂取代中药方剂,而从中药分子方剂又可以发展出新的先进的药理学理论——中药分子方剂学与网络药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