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针对工程材料库存管理问题,提出一个新模型。用经济订购批量来确定材料的最高、最低储备量,简单易行,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图象仪测试了材料结构中的晶粒粒径和孔径分布,并在此测试基础上,应用群于统计理论,建立了晶粒和孔径的群子分布函数.发现:函数中的参数与材料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证明了体系中晶粒和孔径分布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材料结构的物理模型,并认为:体系的晶粒分布均匀,镶嵌紧密,碳层成网状分布,孔洞小又少时,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建立"两型社会"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以"两型社会"建设现状为被解释变量,以材料利用、土地利用、经济结构、环境治理、能源结构、人口状况等为解释变量,利用长沙、株洲、湘潭、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江门等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内各城市的统计数据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堰体结构材料主要成分是风化砂和石碴料,通过采样和实验分别得到了这两种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基本性质,总结了其变形规律.在实验成果和实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围堰填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三参量堰体材料流变本构模型,该模型既可以描述材料的蠕变过程行为,又能描述材料应力松弛特性,符合大多数材料的粘弹性力学特性,能够很好的分析研究围堰堰体结构的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外墙利用坑壁胎模而以单侧模板系统作为外墙内模的施工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经济性设计的研究.通过系统地分析现浇混凝土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工况和受力状态,建立了对应的受力力学模型,并基于价值工程原理,提出了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充分利用材料性能,使其达到极限状态下的经济性设计方法.解析了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经济性设计时模板的次楞、主楞和支架的经济布距,以及支架经济布距时的地脚螺栓直径,并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应用,达到了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分子层材料的去除机理,应用微观接触力学和概率统计方法建立了化学机械抛光(CMP)及材料去除的数学物理模型.模型揭示了材料的去除率和磨粒的大小、浓度呈非线性关系,而且模型预测结果与已有的试验数据相吻合,为进一步研究磨粒对CMP材料去除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一个简单船体模型的热像模拟(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红外热像在国防、工农业生产及科研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其理论建模又具有极其经济和有效的特点。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在综合考虑各种热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简化,得到了相应的物理模型。在考虑到外界环境(太阳、天空、海面等)热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船体模型各部分之间传导及辐射等传热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热交换方程组。在给定一组外界环境参数、船体模型几何结构参数和材料热物性参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源介质材料信息的防护工程参数模型组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多源介质材料信息集成和服务的语义异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防护工程介质材料参数模型组件。围绕防护工程易损特征与防护性能的交互博弈,阐述了防护工程结构特征及介质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弯、抗震、抗高温等参数信息内涵,以适应防护工程实体及其抗毁仿真模型为前置条件,应用了多源信息集成方法,给出了多源介质材料参数语义适应性约束规则,建立了防护工程介质材料参数模型功能框架,提出了介质材料参数模型的XML表达结构,实现多源介质材料参数信息的规范编码和逻辑关联表示;研制基于窗体界面线程设计的防护工程介质材料参数模型组件原型,构建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介质材料集成化数据环境和管理应用平台。以震塌系数组件为例,给出了防护工程实体模型介质参数的选择、部署以及交互操作步骤,验证了组件系统的良好交互性,为有效设计防护工程实体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弹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以及计算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起了轴对称功能梯度材料分析模型,结合这类材料实际应用背景,给出了理论模型求解的边界条件,在求解梯度层层间热应力的过程中,引入了三角级数来描述功能梯度材料层间热应力,从而得到了层间热应力的精确解,以此优化这类材料的设计与实现该类材料的成功制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精确计算电工设备铁心的磁滞损耗,分析了磁滞回线面积与频率、磁滞损耗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以频率为变量的计算参数。基于所得结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磁滞损耗模型的改进方法,并分别对经验Steinmetz公式和经典Bertotti分离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对不同激磁频率下软磁复合(soft magnetic composite,SMC)材料磁滞损耗的模拟,对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为SMC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磁滞损耗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SAS软件为工具,对郑州市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序列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序列进行协整分析,分别拟合了动态回归ARIMAX模型和误差修正ECM模型.ARIMAX模型显著有效,揭示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新建住宅价格指数的影响系数达到1.014 73,预测结果显示,郑州市的房价近期仍呈上升态势,上涨幅度维持在1%左右.ECM模型拟合效果不理想,说明房价受短期波动的影响很小,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漫长而复杂.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铁8号线对城市住宅价格的时空效应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海龙    徐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2):1704-1710
以上海地铁8号线周边二手房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栅格建模的可达性分析原理计算时间成本以划定8号线影响范围,进而筛选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变量,并应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8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8号线对其周边住宅价格产生正效应,距离地铁站点越近,住宅价格越高,且随着远离地铁站点,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另外,8号线的开通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明显的时间效应,导致其价格上涨,且在不同区位具有不同上涨幅度.关于划定轨道交通影响的空间范围,较之以前的凭经验判别在技术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对轨道交通新线路开通影响周边房地产价格的时间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模型中理论价格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倾销与损害因果关系模型中,作者引入“理论价格”的概念 ,并建立理论价格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判定倾销与损害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在建立理论价格模型时,假设了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前提,结合反倾销的理论及实践,从各种寡头竞争理论价格模型中最终选用豪泰林模型作为基础,重新确定模型的假设前提,并对模型进行适用性的修正。经过推导和数学建模,确定出倾销造成的申请人理论损失的理论价格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倾销造成的损失与所谓“排除因素”造成的损失区分开,因此可以用来直接判定因果关系,同时还可对产业损害进行计量描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经济均衡价格理论,对高教服务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指出应逐步建立高教市场,发挥高教服务价格对高教供求的调节作用,政府则对高教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5.
周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986-1990
重复交易模型是目前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中被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重复交易模型的研究基本都是针对房产价格的,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运用重复交易模型编制地价指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重复交易模型在地价指数编制中可行,且将Hedonic模型与重复交易模型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商品住宅价格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消费者需求、开发商供给以及市场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住宅环境因素、住宅配套设施、住宅质量因素、住宅成本因素和住宅市场因素的商品住宅主因素定价模型,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确定商品住宅的价格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住宅项目特征定价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讨论了房地产特征价格模型在确定新建住宅项目单位销售均价中的应用,针对应用中出现的样本少、部分特征因素间存在相关性的问题,将主成分分析运用于房地产特征价格模型,建立了基于特征因素主成分分析的住宅项目特征定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了特征隐含价格的经济意义与作用,利用所建模型较准确地确定新建住宅项目的单位销售均价。  相似文献   

18.
以2005年7月至2014年1月我国新房与二手房月度价格指数为样本,通过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EGARCH)模型来检验我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是否存在"杠杆效应",进一步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法探讨我国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互动信息传递.研究表明我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存在杠杆效应,其中新房价格存在正的杠杆效应,而二手房价格存在负的杠杆效应,新房价格对二手房价格起主导作用,二手房价格对新房价格影响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单价法的计价要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的特点及弊端;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物单价法的新计价模式,并对建筑工程计价改革步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GARCH与Markov转换模型度量房价波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范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或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监测房价波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采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房价波动过程。首先依据4个中国城市的数据对2类模型分别进行回归,然后根据回归结果计算房价波动率和房价下行概率,以此衡量房价的波动风险。结果显示:Markov模型的样本内拟合程度略高于GARCH模型,但这一差别十分有限。在预测房价下行概率时,Markov模型给出的结果对房价在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较为敏感,而GARCH模型的预测值较为保守。虽然依据2种模型测算的房价下行概率在数值上有差别,但其走势基本一致,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