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洋正被塑料侵害,而Boyan Slat誓要将海洋恢复成他心目中清澈的模样,这是他从17岁那年开始,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是的,他要拯救海洋!Boyan Slat:1994年出生于荷兰,现为Ocean Cleanup公司(荷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被公认为全世界20个最有前途的年轻企业家之一,2014年他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2015年,挪威国王哈拉尔授予他挪威国际海事奖青年企业家奖。  相似文献   

2.
1、他像一本教科书,人生观、世界观叙述得令人叹服;他像一座高山,科研成果使人仰慕;他像一片大海,宽阔的胸怀让人敬佩。这是我国海洋科学界对曾呈奎院士的缅怀。2、1909年,曾呈奎降生在福建厦门灌口镇的一个华侨世家。青少年时代,他耳闻目睹广大农民食不果腹的情景,受到极大触动,毅然为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3、尽管自己喜爱音乐,但为了“泽农”,曾呈奎选择并考入厦门大学植物系,毕业后攻读海藻专业研究生;1940年又远涉重洋,求学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两年后获博士学位。4、后来,曾呈奎在美国一海洋研究所进修,由于才华出众,科研…  相似文献   

3.
《山东科学》2014,(2):24-24
<正>3月1日,由我院海仪所承办的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装备分会2013年年会和海洋监测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在青岛召开。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在讲话中对海仪所多年来在海洋站建设过程中的优质服务给予了赞扬。他指出,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必须有海洋装备作为  相似文献   

4.
一次偶然的机会,汕头大学理学院教授郑怀平结缘海洋,此后的二十余年里,他在海洋贝类养殖与育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一路深耕,一路收获。他以海为“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海上;他在海洋育“金”,让“南澳金贝”成为渔民致富宝贝。他说,育种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在这条路上他笃行不怠。  相似文献   

5.
永远澎湃着的浪花激起他研究的热情,永远广阔的海洋影响着他的性格和修为。从那次传奇式的转折开始,一位老人就把海浪作为毕生研究的对象,穷其一生观察它、追踪它、解读它,50多年执著于它。这位老人就是……  相似文献   

6.
海洋动物兵     
马义 《小学科技》2010,(9):34-36
<正>海洋中的动物千奇百怪,特异功能五花八门,它们一旦代替人去执行作战任务,将使对手防不胜防。据透露,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对"海洋动物兵"的研究开发列为与高科技武器研制具有同等意义的重要军事科研项目。由于海洋动物在现代战场上  相似文献   

7.
1.19世纪中期,人们对海洋所知甚少。它们有多深?海底是否有生命存在?海水又是如何流动……为了架构新的科学领域,查尔斯·汤姆生在万众期待下豪情满怀地出发了!2.1830年3月5日,汤姆生出生于苏格兰的博斯德。小汤姆生聪颖好学,在父亲悉心教导下培养了广泛的兴趣,16岁便考入医学院,还在皇家物理协会担任秘书。3.四年的医科学习为汤姆生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此后他的兴趣转向植物、动物、地质等领域,担任多所大学教授。他讲课充满热情,不拘泥于书本,总是带实验模型到课堂展示。  相似文献   

8.
西安,曾经是十三个朝代的帝都。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老陕”们,太熟悉自己眼前这块荡满黄土的秦砖汉瓦、古迹城垣了。然而他们又是多么向往那蔚蓝色辽阔的海洋和海底那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呀!1993年,一位喝黄河水长大的中年汉子给这个内陆城市从南海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海风,他就是宋卫东总经理。宋总原是一名国家干部,1993年他辛苦集资130万元在西安市建国门外的桥东地下人防干道,为西北高原的父老乡亲们建成了一座地下海洋奇观——水族宫。宋总原本就是一个养鱼爱好者,在家饲养了16个大缸的鱼,足有几百条。80年代末他出差参观了青岛海产博物馆,由此萌动了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海洋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需求;运用系统论方法,提出统筹规划海洋综合感知、海洋信息通信和海洋信息资源,推动涉海信息化基础设施共建共用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优化创新海洋信息应用服务模式,构建面向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政务服务等开放式的海洋信息服务集群;围绕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政策机制、人才队伍、发展经费等方面,提出海洋信息发展技术支撑和环境保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正>"能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泡杯茶,看一本杂志;和儿子一起玩玩益智游戏;一家人出去爬爬山;或者到超市购物。"这是韩喜球最想做的事情,也是她最奢侈的希望。她很忙,忙到不能成为普通人。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5):61-61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这样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对人类船舶航行安全同样造成影响。为了有效清理海洋垃圾,日前美国一名年仅19岁的学生BoyanSlat宣布,他将计划建造一台巨大的海洋垃圾回收器,旨在帮助海洋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蔺陆洲 《世界知识》2012,(11):34-35
"超级总统制"使俄罗斯的海洋安全战略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态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并决定海洋安全战略的走向。普京再度当选俄罗斯总统,未来12年内俄罗斯将沿着普京的道路继续前进。普京极为重视俄罗斯的海洋安全,他曾多次引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名  相似文献   

14.
 海洋能源开发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论述了近年来科技创新为海洋能源勘探开发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出了中国海洋能源开发未来的主攻方向及建议:加大近海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攻关,为中国油气工业提供更多现实的贡献;加大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打造中国油气产业未来的重要接替区;突破天然气水合物规模化开发关键技术,早日实现商业化开采;打造深海能源开发装备舰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抢占先机,布局并推进大洋矿产的勘探开发;进一步加强极地科研攻关,深度参与极地开发。  相似文献   

15.
海洋:蓝色的角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国的崛起,是被人们热议的话题。不难发现,海洋的角逐与博弈是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15世纪的欧洲,已处于扩张的前夜,它的序幕却是由不起眼的葡萄牙王国拉开的。当时,三面被陆地包围的葡萄牙要发展,除了进行海上探险外别无他途。1492年8月3日,一夜未眠的哥伦布率领"圣玛利亚"号、"平松"号、"尼娜"号和120名船员踏上了远航的征途。西班牙由此踏上了帝国之路。17世纪初期,荷兰全国都卷入海上贸易的大潮中。那时这个小小的国家成了"海上马车夫",得以称霸海上。再来看英国。海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古代社会,海的便利带给不列颠人开放的文化价值观;近代,不列颠人为寻求财富而通过大海走遍全世界。在俄国的彼得大帝看来,内陆国家的现实是制约俄国崛起的根本因素,要改变这种现实,就必须首先打通出海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1世纪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深化:海洋资源、海洋生物、海洋空间,等等,海洋不仅仅是大陆的延伸,更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延伸、国家安全的屏障,乃至国际政治外交博弈的舞台。——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6.
正这座西班牙城市告诉你,哪怕忘记有海,我们也能活得很美丽。大多沿海城市,风貌都有类似:城市的许多所在略有坡度,向大海倾斜;房屋高不到哪里去;来往的车辆图案鲜艳,响着无忧无虑的乐曲;因为湿气,植物都显得比内地鲜润明媚;整座城市都呈现半开放的造型,把自己设计成一个窗户,让你有各种机会向大海滑去。但是巴塞罗那与众不同:它没有这些特征,但你又能清楚感受到,这座城市附近有大海。  相似文献   

17.
18.
《世界博览》2023,(10):12-13
<正>在海洋表面之下,隐藏着纹理清晰、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景观。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长期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生态关键区。珊瑚礁是海产品的重要产地,是一些工业、新型海洋药物的原料宝库,同时也是潜水观光、休闲娱乐的场所,带给人类丰富的体验,激发人类无尽的想象。正因如此,珊瑚礁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复原力也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清代康雍之际海疆知县、学者蓝鼎元在保护海洋国土、重视海疆社会教化及利用海洋为民谋利等方面的主张为世人所重视。在蓝鼎元强烈的海洋意识中透析他的民本。蓝鼎元的海洋思想不仅反映出了蓝氏对传统海洋思想的独特诠释,也显示了其海疆治理中为民代言、替民谋利观的宝贵思想,表现出了恤民的强烈意识。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电场检测在水下目标定位、海底资源探测和海底构造地质结构探索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近年来海洋电磁场认知领域的热点技术。从海洋电场勘探或水下目标检测的核心部件——传感电极入手,首先总结了国外关于主要的两类海洋电场传感电极——Ag/AgCl和碳纤维电极的研究水平;然后,简述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单位和高校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进展;接着,详细介绍了电极的性能评价方式、可能的传感机理,以及信号调理电路;最后,提出了现有海洋电场传感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建议,从电极的精准调控、机理模型、电路设计和算法补偿等多方面制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海洋传感器,并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为国内海洋电场传感器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