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文玲 《科技信息》2008,(32):54-54
生物燃料属于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近年来,受世界石油资源、价格、环保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石油需求快速增长,石油进口不断增加,国际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推动了国际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化工产业发展,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生物柴油产业已经起步。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08,(1):53-54
2007年3月初,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巴西,两国政府达成了合作发展生物燃料的备忘录。这两个生物燃料大国的合作,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生物燃料的开发热潮,加剧现有的竞争态势。 生物燃料是指从植物特别是农作物中提取适用于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包括生物酒精、生物柴油、乙基叔丁基醚等,目前主要以酒精燃料和生物柴油为主。在汽油里加入10%的酒精,汽车尾气排放一氧化碳减少30%以上,碳氢化合物减少15%左右:而生物柴油也具有对环境友好、含硫量低、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生物燃料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提出了生物燃料的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王志华 《创新科技》2005,(12):54-55
尽管汽油和柴油现在仍然是驱动汽车的主要能源,但是,人们开发新的能源形式的努力一直在继续。汽车的“食谱”也从汽油和柴油的二元世界过渡到包括氢燃料电池,电力、生物柴油、甲醇、乙醇、丙烷、天然气等各种新燃料的五彩世界。在采用这些替代能源的汽车中,氢燃料电池汽车带给我们的想象最为美妙。不过,电动汽车、生物柴油汽车、甲醇汽车和天然气汽车更是“笨鸟先飞”。全世界的天然气汽车现在已经有了200万辆。  相似文献   

4.
欧盟预计2005年度生物燃料将替代1.4%化石燃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科技》2005,32(3):51-51
欧盟官员称,虽无法实现征2005年底由生物燃料替代2%交通运输燃料的目标,但仍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欧盟25国一直在促进生物燃料的使用,特别是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目的是用这种绿色能源替代基于石油的化石燃料。欧盟委员会能源和运输部的Paul Hodson说:“我们估计到2005年底生物燃料将替代1.4%~11.5%的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5.
正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  相似文献   

6.
《天津科技》2005,32(6):35
“2005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具投资价值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是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评选活动,参加首届“蓝天奖”评选的20个项目中,来自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德国、俄罗斯6个国家的8项技术获得“蓝天奖”。除巴西的生物汽油和生物柴油液体燃料技术、俄罗斯的多孔蓄热材料技术及其在太阳能温室中的应用、美国的使用社区废油抽取生物柴油的应用、加拿大提供的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回收与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柴油机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动力,除了重型汽车以外,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大型发电机组、内燃机车等,无一不见其身影。需求量大,造成柴油时常供应紧张,遍及全国的"柴油荒"屡屡出现。如何缓解柴油供应紧张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燃料能源的难题。近10年来,国家围绕替代燃料做了大量工作,从乙醇到生物柴油,再到天然气,然而这些替代燃料不是限于资源就是限于使用条件,一时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  相似文献   

8.
河南生物能源产业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下一阶段我国将重点推进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化工新产品等生物石油替代品的发展,同时合理引导其他生物能源产品发展。这些对河南省发展生物质能源是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保障为基础,包括土地资源、林地资源、秸秆资源、农林剩余物,以及有机废弃物资源等,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资源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综述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沼气等主要生物能源产品及其转化技术,介绍了我国对各种生物质能源产品从目前到2050年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且从政策、技术、环保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PM2.5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中国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肇因,考察中国的教育政策,可以发现,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关系密切。中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可以看作是中国发展大战略的一种政治选择,随着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差距问题需要政策领域的创新和支持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中国、巴西、美国等参赛队的扣球、发球、一传、拦网、二传、防守和自由人的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强队中国女排受到巴、美女排的较强冲击,其原因为中国女排网上差距明显、高快失衡,扣球的成功率低于巴西队和美国队,技战术落后。总体看,巴、美女排具有攻守平衡、技术全面的优势,值得中国队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以欧债危机为标示的新一轮世界性金融风暴的助推下,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由预期发展为现实,通货膨胀对经济基本面影响的程度、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调控政策等问题,已成为时下遏制通货膨胀各方专家争论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并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讨论了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手段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发展高技术、推动产业化,纷纷加大高技术研发投入,高技术发展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回顾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和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能源技术、空天海洋技术、交通与制造技术等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5.
受欧债危机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应对,主动调整,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预调和微调的力度,着力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经济运行初步显现了触底企稳的迹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仍处于低位运行,尽管在投资等领域出现了一些触底企稳的积极因素,但基础还不牢固,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在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仍存在下行的风险。当前,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的关键,是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止过剩产能进一步扩大的前提下,把稳定投资增长作为短期稳定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2013年应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适当扩大赤字规模,继续把结构性减税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扩大“营改增”的实施地区和实施范围,适当降低增值税的标准税率,使结构性减税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更积极的效应。此外,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长期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对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教育愈来愈引起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按照《国家中长远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就农村中小图书馆如何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的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政府在慈善组织的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及抑制作用。主张实现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分离,加大政府对慈善组织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通过法律和政策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和民众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使政府真正成为发展慈善事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尼泊尔历届政府均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和在中印两大国之间奉行“中立政策”,这确保了尼泊尔的和平环境。外交中立政策对尼泊尔是最优选择,从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新政府成立以来,发生了由“有限中立政策”到“严格中立政策”的转变,这一转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将增加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收益。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领域的环保与生态工作,在2006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环保型肥料、农药创新与生态农业技术"列为农业领域优先主题。本文针对自《纲要》实施以来,在环保型肥料、农药创新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工作进展、技术突破、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当前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因素包括政府行为失误、政策导向偏差及错误的发展观等。而生态文明语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