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车载设备的振动水平不仅影响设备安全可靠运转,也影响周围环境的振动噪声.降低车辆的乘坐舒适度.为研究设备振动水平,本文建立了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分析了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振动能量特征.借鉴基于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评价方法,推导了基于振动能量的等效振动速度的振动烈度公式,并采用基于振动速度和基于振动能量的两种方法,分别评价了某型内燃动车组(DMU)动力包的柴油机组振动烈度.结果表明:机组的振动烈度均随运转速度呈递增趋势,基于振动能量的振动烈度评价方法更能全面反映机组的振动水平和动态特性,为评估车载设备振动水平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插入式振动、附着式振动、振动台整体振动3种管片生产振动方式的优缺点,以及每种振动方式对管片模具和混凝土的影响。对每种生产振动方式产生的直接振动成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振动方式直接振动成本可相差近3倍,振动成本的差异可以造成管片生产成本相差3%。正确地选择合适的管片生产振动方式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3.
旋转轴系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耦合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进一步提高旋转轴系的安全性 ,研究了旋转轴系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耦合问题。通过对推导出的轴系振动微分方程进行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当轴系存在不平衡时 ,弯曲振动与扭转振动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而且随着不平衡量的增加 ,耦合作用加强。当转动频率接近于扭转振动固有频率与弯曲振动固有频率之和或之差时 ,可能会发生弯扭耦合共振。弯曲振动引起的扭转振动及扭转振动引起的弯曲振动一般都比较弱 ,对旋转轴系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拉索固有阻尼低、刚度小,容易引起大幅振动.基于拉索振动理论,建立了单根拉索及拉索-桥面耦合振动的方程,分析了拉索振动对桥面的作用以及桥面振动引起的拉索振动.研究表明拉索的大幅振动将对桥面产生很大的作用力,而当满足参数共振条件时桥面微小的振动能引起拉索的大幅振动.图6,参8.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核心部件的振动特性,开展HXD1C型电力机车的线路运行振动测试,从时域、频域和特征频率等角度分析牵引变流器功率模块的振动特性,并分析不同线路、IGBT器件开关频率对功率模块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功率模块的振动主要来自电容,电容的纵向振动大于横向和垂向,在900、1 100、1 700、1 800 Hz等频率处振动较大;水冷散热器的横向振动大于纵向和垂向,在900、1 000、1 100、1 500、1 700 Hz等频率处振动较明显;重庆至内江的振动最大,其次为兰州至武威南,兰州至陇西的振动最小。振动测试与分析可为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功率模块的振动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侧钻过程中钻柱振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水平井的侧钻过程中,钻柱处于复杂的运动状态,钻柱的强烈振动是引发钻柱失效的主要原因,钻柱的振动形式一般可以分为钻柱的轴向振动、侧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还可能存在各种振动的耦合,通常近井底钻柱振动较为强烈.以洼38区块洼38-东H2水平井为例,分析了钻井工程中侧钻水平段情况下的钻柱的振动,建立了各种振动的模型,获得了各种振动的规律.该分析为水平井钻井工程避免钻柱共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耦合振动理论研究功率超声技术中大尺寸矩形截面振动系统的多维耦合振动,推出了振动系统的频率方程,分析了振动系统中横向与纵向振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横向振动模式的分布情况,计算并测量了考虑横向振动后系统的纵向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8.
实验振动测试可以评价机床的抗振性能并对机床的振动情况做出分析诊断,因而成为解决机床振动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针对某超高速外圆磨床的振动问题,采用实验振动测试技术,制定测试方案并实施.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诊断,确定了振动产生原因,并据此给出振动控制建议,最终解决磨床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9.
振动分为欠阻尼振动、临界阻尼振动及过阻尼振动三种情形.对欠阻尼受迫振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讨论了欠阻尼振动系统的品质因数、欠阻尼受迫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振幅共振和速度共振、振动系统的带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维8节点非协调单元有限元模型,对50MW汽轮机调节级双胞胎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状态下,温度的影响和离心力的作用使得轮缘周向尺寸增大,造成了叶根的松动,从而导致振动延伸到叶根部分,振动下传不仅导致旋转状态下的固有频率小于相应的静频值,而且由于参加振动叶片的结构刚度和质量的重新组合,导致叶片模态阶序发生了转移.在静止时,叶片的第1阶固有振动为切向振动,第2阶固有振动为轴向振动;在旋转态下,第1阶固有振动变成了轴向振动,第2阶固有振动变成了切向振动.  相似文献   

11.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是现有的两部型钢混凝土设计规程,为了便于工程设计人员正确选用,对这两部规程的分析思路、并将相应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两部规程不同的设计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一些适合工程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3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太原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特点,通过计算舒适度指数、风寒指数.对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太原市具有明显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每年有9个月的适宜旅游季节.5月至9月为最佳旅游季节.提出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旅游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含恒功率用电器、电阻和电压源电路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工作原理并计算电路特性方程,阐述了在设计供电系统应用恒功率用电器新的特殊性质和特点,说明恒功率用电器还可用于其它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凝固的混合流模型对Pb-Sn二元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求解完全耦合的动量、能量和组分的输运方程,讨论了液相质量分数的求解方法,比较了不同的固相扩散模型对溶质宏观偏析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模型改进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考虑震级影响的规范阻尼修正系数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反应谱,然而未考虑矩震级的影响.美欧规范DMF是基于位移反应谱,而中国规范DMF是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对同类场地不同矩震级范围内DMF的统计分析表明,除E类场地外,矩震级Mw6.5时,基于位移反应谱的中值DMF与美欧规范值比较接近,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中值DMF与中国规范值比较接近;而矩震级Mw=5.5~6.5时,中值DMF与各规范值有明显差异,采用规范DMF是偏于不安全的.对E类场地,规范DMF多数情况下稍偏于保守.最后,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不同矩震级范围时各类场地DMF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液体晃动力学参数的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确定液体晃动力学参数的新方法。建立晃动液体和运动容器的力学模型和它的差分方程,实测液体晃动时充液容器运动的信号,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处理试验数据,估计出液体晃动的力学参数。用此种辨识方法获得的液体晃动的主频率和参预基频晃动液体的等效质量与理论计算和共振试验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若干矩阵乘积的秩的下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若干矩阵乘积的秩的下界估计,推广了Sylvester和Frobenius的相关结论,得出了两种一般情形下矩阵乘积的秩的下界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对具有双重分维(管径分维和迂曲分维)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导出了渗流速度、渗透率及孔隙度的公式,证明了这些公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都是成立的,并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建立了微可压缩流体的渗流偏微分方程,即分形渗流的压力扩散方程.给出了线源条件下压力降落解和压力恢复解.对于考虑井储及表皮的实际井筒也求得了相应的解,并绘制出无限大地层的样板曲线,给出试井解释的方法、步骤.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双重分形介质,用传统的压降半对数直线段试井分析、压力恢复的豪纳(Horner)法以及GringartenBourdet图版的曲线拟合法会带来较大误差,特别是迂曲分维较大的情形,以上方法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9.
WPAN及多网互通环境下通信网容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WPAN及多网互通环境下通信网的容量,以电信网原始话务量模型为基础,归纳了通信网容量研究中的通用参数及基本公式,分析了公众电信网和移动通信网容量的影响因子,提出了改进方案与修正模型,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因子是多网互通环境下容量分析的重要参数,对分析wPAN接入各类通信网的容量影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企业是否采用数据挖掘工具以及采用何种数据挖掘工具的问题,提出了评估数据挖掘工具价值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利用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与数学规划模型对分类型数据挖掘工具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分类型数据挖掘工具带来的价值;利用分布密度函数和信息熵对预测型数据挖掘工具进行价值评估,确定预测型数据挖掘带来的价值;再通过采用数据挖掘工具需要的成本,最终建立了评估两类数据挖掘工具(分类与预测)的效益模型,为企业成功实施数据挖掘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