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入研究了具有混杂系统特性的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过程的优化与控制问题;运用混合逻辑动态的建模方法(Mixed Logical Dynamic)建立了WFGD过程的MLD模型,基于MLD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把WFGD过程优化问题转化为实时求解混合整数规划(MIQP)问题,实时给出了WFGD过程优化运行的连续决策变量(吸收塔浆液的PH值设定)和离散决策变量(循环浆液泵开启台数)的最优解;用同样方法实现WFGD过程基础回路级中具有非线性动态的PH对象的控制;仿真表明基于MLD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很好地解决了WFGD过程的优化与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研究跟踪雷达截获(acquisition)过程的新方法。把截获过程看作信息传输过程,并研究了截获过程的条件熵(或疑义度)、信息率及交叉熵与信噪比和第一门限电平的关系;给截获过程的最优设计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的实际应用经验。重点介绍波音公司757和767设计生产过程中的CAD和CAM的应用。由于共享技术数据库使得研制设计和生产过程合并成为连贯过程,CAD和CAM在生产自动化方面展现出新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自相关过程能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稳自相关过程,提出了一种过程能力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control,SPC)与工程过程控制(engineering process control,EPC)的整合来消除数据的自相关性并判断过程稳态,应用回归和方差分析估计过程均值和方差。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步骤,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SDG方法与过程安全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过程安全分析(PHA)涉及,过程的危险、各种事件的超前识别、适用于安全的工程和管理控制、工程和管理控制的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设备状态和人的因素等诸多方面。推荐的安全分析方法有,如果…怎么样法、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法(HAZOP)、故障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或故障树分析法等。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与SDG(符号定向图)在根本原理上相同。因此,SDG是过程安全分析中一种极为关键的计算机化技术。  相似文献   

6.
任燚  陈宗海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699-1703
基于行为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在获取外界信息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噪声,给其系统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奖赏和优先扫除(PS-process)的强化学习算法作为噪声消解策略。针对典型的觅食任务,以计算机仿真为手段。并与其它四种算法——基于结果奖赏和优先扫除(PS-result)、基于过程奖赏和Q学习(Q-process)、基于结果奖赏和Q学习(Q-result)和基于手工编程策略(Hand)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比起其它四种算法,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过程奖赏和优先扫除的强化学习算法能有效降低噪声的影响,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核独立元分析的非线性过程监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忠盖  刘飞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0):5585-5588
独立元分析(ICA)在线性过程监控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实际工业过程大部分是非线性的.在利用核ICA(KICA)建立过程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核技巧,给出了一种高维空间分离矩阵的排序和独立元个数的选择方法,并将监控指标扩展到高雏空间,从而提出-种基于KICA的非线性过程监控方法,解决了ICA对非线性过程监控效果不理想的缺点.以田纳西一伊斯曼过程(TE过程)为例,对比了KICA与ICA的监控效果,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杨帆  马萍  李伟  杨明 《系统仿真学报》2023,35(2):350-358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为满足数字孪生体可信度要求和推动数字孪生体可信度评估工作,对数字孪生体可信度评估过程和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数字孪生体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基于IDEF0(integrate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definition method)的柔性多层级数字孪生体可信度评估过程模型构建方法。提出了过程—阶段—活动层(P-S-A)和活动—元素—特性层(A-E-F)两类指标体系,分别辅助解决缺陷回溯问题和复杂对象评估问题,并给出了指标体系范例。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 (一)什么是雷达系统模拟? 雷达系统模拟是现代数字模拟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所谓雷达系统模拟就是用计算机软件来建立雷达系统的模型,然后在数字计算机上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这里所指的“复现雷达系统的动态工作过程”有三个含义:(1)模拟的对象(即模拟的目的系统)是雷达系统,它包括雷达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中过程性知识的获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中存在一种个人的、隐性的、过程性知识 ,对于这部分知识企业往往很难掌握。文中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流程技术的过程性知识获取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多因素流程图 ( MFFC)和多层次文本 ( MLD)两种工具对过程性知识进行表示。对过程性知识的获取步骤从概括到具体 ,符合人类的认知过程。最后给出一个实际应用案例 ,对如何应用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可扩展标识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与说明描述理论结合的XDD(XMLdeclarativedescrip tion)语言是非过程的,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机制,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证了在XDD中应用归结原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证明了归结过程是一个等价变换的过程,给出了求解过程,为求解XML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为建立基于XML的智能信息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平稳序列的自相关矩阵R(n)是非负定的。利用斯梯阶积分和纯跳跃函数的性质,本文通过积分谱F(ω)表达了R(n)为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得到了平稳过程的对偶结论。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一个生产单一产品的垄断企业在连续时间内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过程创新(降低边际生产成本)的最优控制问题,并建立了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动态控制模型,探讨系统的稳定均衡以及相关的投资策略问题。研究结论表明:系统存在唯一的鞍点均衡。当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变化率的符号相同(相反)时,两种投资具有互补性(替代性)。当网络外部性的固定强度减小时,企业的稳态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投资随着产品质量提升而增加,随着产品边际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增加,且产品质量和边际生产成本在稳态状态附近变动时,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具有互补性。此外,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投资均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相应投资;尽管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产品价格由企业决定,该情形下的产品价格依然高于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产品价格。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力学蒙特卡罗(KMC)方法对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生长GaInP薄膜过程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的结果与虚拟现实(VR)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包Open Inventor接口,实现了MOCVDI反应室内GaInP薄膜生长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模拟仿真结果准确直观地展示了MOCVD反应室内GaInp薄膜生长的过程,揭示了扩散时间和衬底温度对GaInP薄膜形貌的影响规律;可视化结果为优化MOCVD生长GaInP薄膜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过程质量特性标准样本方差(Standardized sample variance,VMAX)和Hotelling统计量的联合控制图,这一控制图用于同时监控二元过程均值向量和协方差的变异。通过平均运行链长(Average Run Length,ARL)的方法对比研究表明,该控制图在过程参数发生小变异的情况下比联合T2与S控制图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伦敦金属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格发现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相同标的资产铜期货合约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比分析了这两个市场在铜价格发现过程中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价格发现主要由LME决定,随着SHFE期铜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它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地位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BPR中产品服务/生产过程增值性的客观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尚没有客观、普遍的方法计量企业过程再造(BPR)前后由子过程增加的价值,因而无法提供关于投资回报的准确判断.本文运用K-复杂性理论提出了BPR中各子过程对最终产品/服务价值增加的客观度量方法.该方法可作为企业寻求再造机会(选择再造过程)、判断再造效果的客观准则,也是对已有的企业绩效衡量方式的代替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SASD)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OOPL)范型和过程性语言范型。最后分析了三类OOPL的特点,并着重讨论了OOPL中一种特殊的类——类属类(generic)。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实际应用中非线性被控过程的预测控制问题,把神经网络、广义预测控制和极点配置技术融为一体,提出一个新型自适应神经网络广义预测极点配置加权控制器(GPPWC)。首先提出非线性被控过程的二阶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网络模型,然后给出基于二阶Adaline网络的GPPW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林琳  刘振娟  李宏光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2037-2039,2043
论文研究了采用Matlab环境下stateflow软件包对赋时Petri网(TPN)模型进行仿真的方法,针对工业DMF(二甲基甲酰氨)回收装置,建立了其开车过程的TPN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可达图,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方法,给出了DMF开车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