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月 2 3日 ,“华中理工大学胜利东胜工商管理学院”在东七楼挂牌成立 ,标志着我校同山东胜利油田东胜石油开发集团的合作掀开了新的一页 .胜利油田东胜石油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 1 993年 ,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销售 .今年 2月 2 1日 ,该公司同我校管理学院就人才培养和成立“华中理工大学胜利东胜工商管理学院”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 ,东胜集团每年向管理学院提供 1 0 0万元资助 ,以进一步改善管理学院的办学条件我校与胜利油田东胜集团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VP对闭合环状双链质粒DNA pBR322的降解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非光催化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小的PVP(PVP8000)可引起质粒DNA构象的改变,并且这种效应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VP的相对...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无水乙醇和碘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复合纳米纤维,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复合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4.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物中氢键的相互作用.根据相应的特征峰在共混前后的变化,证明了PVP分子中的碳基同PVA中的羟基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它们是这两种高聚物能完全互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一种水溶性成膜树脂。它无色、无臭、无味,对生理无害,能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对头发和皮肤有较强的附着力,对颜料和污物有较强的络合能力。尤为突出的是它能均匀分散在乳液中起着胶体保护作用,稳定乳液。由于PVP有以上许多优良特性,所以它可以  相似文献   

6.
1 PVPP的制取 PVP是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英文缩写。制取方法如下:首先使乙炔和甲醛反应生成2—丁炔—1,4—二醇,然后将其还原成1,4—丁二醇,行脱氢反应,得γ—丁内酯,经氨处理,在2—吡咯烷酮中进行乙烯化反应,生成N—乙烯基—2—吡咯烷酮,这一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则聚合生成PVP。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调节催化剂添加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可制得分子量为1万~120万的各种PVP。PVP在空气中加热到150℃时可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不溶性  相似文献   

7.
以PVP为结构导向剂合成SrCO3纳米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并分别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柠檬酸(CA)为配体,合成了不同种形貌的SrCO3.用XRD,TEM和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及PVP的质量和配体的类型等因素均对产物形貌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由基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包裹的碳纳米管(Nanotubes-NT),并利用TGA,UV-Vis,Fluorescence和T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可以利用自由基引发,通过原位聚合过程与乙烯基吡咯烷酮发生反应。产物NT-PVP室温下能溶于水及甲醇、氯仿、二硫化碳等各种普通的有机溶剂,从而为碳纳米管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消除了障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经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精细化学品,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化学稳定性、成膜性、生理惰性和粘接能力.因此,它不但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酿造、涂料、粘接及印染等行业,而且在光固树脂、光导纤维和减阻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接枝单体,连续两次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以对氯甲基苯乙烯超支化聚合物(PCMS)为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VP).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这种星状共聚物在水中不溶,但可溶于碱水溶液,加热可熔融,因此有望作为非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吸水率和吸液率与共聚物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链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H值、加热、无机离子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的PVP特征酸度时,PVP水溶液荧光强度较小,加入酸或碱以后,荧光强度增强.无论酸性还是碱性PVP溶液,加热都能增强PVP的荧光强度,这是因为PVP水溶液在加热时,部分吡咯烷酮环会开环破坏PVP的分子结构.无机阴离子Cl-、SO2-4、PO3-4使PVP的荧光增强.而Fe3 等过渡金属离子则使PVP的荧光强度减弱,这归究于过渡金属离子和PVP的分子碰撞淬灭过程以及过渡金属离子上的成单电子的顺磁性,加速PVP的体系间窜越.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针尖平行放置的一对细小铜针作为接收装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无水乙醇质量分数为10%,电压25kV,在不同的旋转数下纺出了PVP纳米纤维绳.在电纺丝喷丝针头和接收铜针间的静电库仑引力,以及纺丝间库仑斥力的双重作用下,电纺出PVP纳米纤维,纺丝电源中断后,一端的铜针固定,另一端作高速旋转,在接收器铜针的高速旋转下最终制得PVP纳米纤维绳.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接收器旋转速度和接收距离对多纤维结构的形貌有显著影响.讨论了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混物膜,通过测试膜的表面接触角、吸水率,研究了共混膜的亲水性能;通过测试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研究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用XRD对膜进行表征,研究了共混膜的结构.结果表明:PVP的加入对PCL的结晶度有一定影响;随着PVP质量分数的增加,水在PCL/PVP膜的表面接触角逐渐减小,吸水率逐渐增大;适当比例的PVP含量有助于增强PCL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免疫丙种球蛋白的缔合与分离及其动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血清白蛋白和医用明胶等稳定剂对免疫丙种球蛋白(IgG)的作用和效果,结合准弹性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它们对IgG分子平移扩散系数和流体力学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PVP和血清白蛋白对IgG单体起着屏蔽稳定作用而防止其自身凝聚,但并不与IgG形成复合物,因而不会改变IgG单体的分子结构与构型。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设计的110bp单链DNA为模板,研究不同分子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5%的PVP K-30、PVP 8000、PVP 58000和PVP 630000均可显著提高PCR效率,并且这4种化合物提高PCR效率的能力,依次为PVP 630000>PVP 58000>PVP K-30和PVP 8000;然而,在相同浓度时,PVP K-40却显著抑制PCR扩增反应;另外,溶解曲线的实验结果显示,0.5%PVP 630000可显著降低PCR产物的Tm值,表明PVP 630000可通过与DNA相互作用,降低DNA结构稳定性,使得模板更易在PCR的变性阶段解链,最终提高PCR效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VP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不同,与其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基质材料,采用倒相法,在不同的PVP:PVDF-HFP配比下合成PVP/PVDF-HFP微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将制备的微孔膜浸入电解液中活化得到了一系列锂离子电解质膜,并通过扫描电镜、力学、红外光谱进行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孔聚合物电解质膜在PVP:PVDF-HFP配比(质量比)为0.2:1时综合性能最好,其吸液率为210%,抗拉强度为2.86 N/mm2,电导率为1.82×10-3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7 V。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_w为8.8×10~4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与不同醇的相互作用,并用粘度法加以比较.结果发现,在溶液中存在小分子变性剂盐酸胍(GC)时,PVP可与GC形成络合物,从而引起表观分子量增大,流体力学尺寸和[η]减少;反映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的第二维利系数,第二扩散维利系数和Huggins常数亦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发现PVP介电松弛中含有α 松弛,b松弛和γ松弛三种极化过程并拟合得到三个过程的频率谱,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阿伦尼乌斯方程计算出了b松弛和γ松弛的活化能,并通过VTF方程拟合计算的方法,得到了在升温速率无限小情况下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并相对延长了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比浓对数黏度,PPT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提高了40%.PVP水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VP不是酸吸收剂,溶剂体系中加入PVP不影响PPTA的化学结构.对PPTA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知,在NEP-CaCl2、NMPCaCl2和NMP-CaCl2添加PVP的3种溶剂体系中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PVP在聚合过程中并非起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PTA缩聚反应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NaBiO3·2H2O和Te粉为反应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30)为形状调控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具有不同形状的Bi2Te3纳米低维结构.系统研究了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对Bi2Te3纳米低维结构的形状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对Bi2Te3纳米低维结构的形状有显著影响.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130)作形状调控剂,在乙二酵(EG)中于200℃下反应45小时,成功合成了Bi2Te3纳米方块.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所制备纳米晶的成分、晶相、形状和尺寸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