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有人类以来,瘟疫一直与人类相伴而行,并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18世纪末,法国巴斯德的研究证明,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疫苗的发明、各种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抗菌药物的发明,大大地增强了人类抗击微生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是中国防疫的萌芽时期。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疫灾概述,先秦文献中对瘟疫的若干认识,秦代睡虎地秦简中的防疫法制思想等,对先秦时期的防疫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隔离是一种最古老的有效预防瘟疫的方式,至少从秦代开始就由国家通过立法来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以达到阻断传染病传播链条的目的。古代的做法对现代社会的传染病防治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奇云 《科技潮》2003,(6):48-49
短短几个月,“非典”在世界各地疯狂肆虐,很多国家没能逃脱它的魔掌,加之早先被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卷土重来,人类同时受到新、旧传染病的双重挑战。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发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EID(新出现的传染病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合称)。然而,面对瘟疫如潮般袭来,我们所能做的不应是恐惧,不该是抱怨,更不能是逃避,而应当义无返顾地相信:运用科学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依靠坚忍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人类还会再一次战胜它们。回首与瘟疫抗争的漫漫历史长河里,人类从未放弃过努力。  相似文献   

4.
疫病的伴随     
人类的生活史一直有瘟疫,流行病和传染病伴随始终,甚至可以说。在瘟疫疾病的围攻下,有时人类只是苟且偷生。 这绝非危言耸听。 14世纪几乎毁灭了欧洲一半人口的黑死病,今天似乎已成遥远的噩梦。公共卫生的改善,疫苗和新药推广已将疾病从世界大部分地区放逐。结核病、疟疾、小儿  相似文献   

5.
正面对疾病,人类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在阵阵的疼痛中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悲壮的征程。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得以生存、延续和发达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回顾人类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人类总会在不经意间遭受着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但是,尽管人类备受各种疾病的煎熬,却并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在阵阵的疼痛中一次又一次地踏上悲壮的征程。正因为如此,人类才得以生存、延续和发达!疾病是与生命同在的,但传染病却最为直接地、不由分说地威胁着任何人。当传染病到来,人类发现自己无知,且无法控制疾病蔓延的时候,恐惧就产生了。人类将疾病视为了神灵和鬼魂的力量,视为宿命的安排。疾病的发生也被认为是神要惩罚有罪的人,所以才会降临。无论是部落还是文明诞生的时代,统治者、政客和巫师利用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不断加强他们的统治。随着公元400年希腊罗马文明的没落和黑暗时代的开始,传染病、寄生虫等灾难开始威胁着欧洲大陆,人类开始认识到瘟疫流  相似文献   

6.
包和平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685-1689
近年来一些新传染病源的出现,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更是威胁着社会的公共安全。高等院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区域,病原体从异地输入;集体食堂、集体宿舍;学生之间生活、学习接触密切,这些因素具备了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蔓延、爆发的条件[1]。因此了解高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现状,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生物恐怖是指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恐怖袭击的武器,或通过一定的途径散布致病性细菌、病毒,造成烈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导致人群失去活动能力和死亡,或是破坏动植物的活动和生长,引发社会动荡。生物恐怖和生物入侵都是通过人类活动,使外来生物传播到其未曾分布的地区。因此,常常把生物恐怖活动看作是生物入侵的一种类型。使用生物武器的历史事实上,利用致病性微生物对敌方造成威胁的手段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早在1346年,鞑靼人围攻乌克兰费奥多西亚时,就曾把死于瘟疫的尸体抛入城中引发流行病;1763年,英国殖民者曾把带有天花病毒的…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应对广州亚运会可能存在的传染病传播的威胁,尽可能解决传染病传播对亚运的负面影响,本文从传染病传播条件和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结合广州亚运场馆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传染病传播隐患,提出相应的卫生安全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健康文摘     
《科技潮》2007,(5):53-53
春末夏初谨防“红眼病”“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的眼部急性传染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该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可谓眼科“瘟疫”。而春末夏初正是该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0.
家畜传染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而且对人民健康带来很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现代养殖业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口蹄疫属于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