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刘玉辉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6,(33):176-177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商标词已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概念有着具体的指称含义,而且逐渐体现出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一种优良的汽车产品配合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这对于各汽车制造厂商在国内推销其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因此如何充分发掘汽车商标词的价值必然引起人们广泛的探讨与研究,鉴于此本文也试在通过分析汽车商标词的构成规律及文化蕴涵,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汽车商标词的文化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商标词作为一种商业概念不仅有着具体的指称含义,而且其丰富的文化蕴涵逐渐体现出无限的商业价值.本文主要从汽车商标词的文化蕴意和文化客体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商标词已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概念有着具体的指称含义,而且逐渐体现出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一种优良的汽车产品配合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这对于各汽车制造厂商在国内推销其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因此如何充分发掘汽车商标词的价值必然引起人们广泛的探讨与研究,鉴于此本文也试在通过分析汽车商标词的构成规律及文化蕴涵,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在汽车上的应用陈益昌60年代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刺激了世界工业的发展,三次中东石油危机,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工业国的经济发展。在运输机械中,汽车是消耗石油的主要用户,节能及开发新能源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各国汽车工业中极为关注的课题。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地...  相似文献   

5.
商标作为产品的品牌,是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商标词作为语言的东西,也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打上文化的烙印,并且来反映文化。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厂商对自己商标的翻译应该给予关注,否则拙劣的译名不仅影响商品的形象,更影响商业机会。本文将尝试探讨商标汉英翻译中存在的文化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兰梅 《科技信息》2011,(12):164-164
国外每一汽车品牌都有各自的文化来源及其蕴意。在对这些国外汽车进行汉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和汽车商标词这一特殊翻译活动本身的目的,恰当选取音译法、直译法、谐音取义法、商标创新意译法等翻译方法,力求实现更加繁荣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李扬 《世界博览》2014,(3):42-45
众所周知,欧美的汽车业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汽车工业的“石器时代”便是发生在欧美,这期间打响过世界大战,汽车工业的从兴盛走向衰落又走向平稳,多少品牌倒在历史长河中,现在还能看见的品牌大多是经历过多次变革、分拆、重组等情况才能生存至今的。汽车在欧美,早已沉淀为一种文化,而同时,它又回归到最纯粹的功能——代步。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营销比作一场战役,那么成功的品牌名称就像一面不倒的军旗。国际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营销,必然要跨越种种文化障碍,如语言差异、消费习惯差异、宗教差异等。因此,国外汽车品牌要打入中国市场,必须慎重考虑命名问题,把汽车品牌译为中文必须讲究构思,充分发掘汽车商标语的价值。本文尝试通过分析汽车商标词的构成规律及文化蕴涵,来探讨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妮 《今日科技》2003,(9):42-43
近年来,我国立法越来越重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2001年新修订的商标法即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对驰名商标的扩张保护,体现了商标反淡化理论。商标反淡化理论是驰名商标保护理论的一种,目的是为了防止非权利人通过各种手段弱化和丑化驰名商标,降低其显著性及内在价值。而品牌延伸策略是企业以现有品牌名称推广新产品的一种方法,并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中国的一些企业所用。但这一策略如果运用不当,极易损害品牌商标的知名度和显著性,造成商标的“淡化”。  相似文献   

10.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种必要的工艺方法,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车身焊装生产线也在逐渐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为了赶上国际水平,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要求努力提高汽车制造质量。众所周知,实现自动化的前提是零部件的制造精度要很高,希望焊接变形最小,焊接部位外观要清爽,故要求焊接技术越来越高。我国面临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焊接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汽车工业的品牌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玉洁 《科技资讯》2008,(15):166-166
汽车自主品牌的建设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汽车生产企业最大的系统工程。汽车业有关人士认为,强调自主品牌不能过度,要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划清界限;另一方面,我国应实施大集团战略,形成集约化经营,在与跨国汽车公司的战略合作中,加快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步伐,积极探索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快的途径,破解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中的诸多难题,确保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丹 《科技信息》2011,(28):196-197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外汽车厂商之间的商业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汽车商标的翻译对国外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开拓。本文分析了汽车商标的命名特点与作用,并提出了汽车商标的相关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商标已成为特殊的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它同样具备商品的共同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以凸现商标品牌的价值。企业通过产品的特征、包装、品名、分销策略和广告宣传,在消费者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联想,使消费者注重产品的差异性,把眼光集中到品牌商品上。一位美国广告界权威人士指出,未来三十年里,市场营销之战将是一场商标与商标的争斗,是一场争夺商标统治权的竞争。拥有市场比拥有企业更为重要。而要拥有市场,惟一的办法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那么,商标品牌的价值都有哪尴呢?  相似文献   

14.
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后取得专用权称商品的商标,商标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市场上的驰名商标往往在许多国家注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商标依其知名度的高低和声誉的大小具有不同的价值,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在世界名牌商标中“可口可乐”商标价值369亿美元“万宝路”330亿美元,“柯达”为1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瓶装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其商标词的翻译也备受关注。国内市场上常见瓶装水品牌商标词的翻译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这样不仅对瓶装水商标词的翻译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并能够帮助瓶装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品牌。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走向──电动车苏震(一)世界各国争先研制电动车的起因及其发展前景。汽车工业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汽车工业看成是现代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带动钢铁、材料、机械电子行业等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汽车工业的两条道路。一条是韩国道路,通过自主开发,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另一条以拉美国家为代表,走合资道路,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我国汽车工业的主流走的是第二条道路。“奇瑞”成立不过几年,不但自主开发了四款轿车投放市场,而且出口国外,是我国第一家到国外去建合资轿车厂的工厂。这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正确道路。文章建议国家支持像奇瑞、吉利、哈飞这样自主开发有中国品牌的汽车工业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植,使它们做大做强;惟有如此,我们中国才能拥有真正自己的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8.
商标是工商企业为区别其制造或经营某种商品的标志,也是消费者认识或购买商品的向导,商标词则是以文字形式标识商品的一种符号,具有一定的的语言形态和文化内涵,所以商标词的翻译应遵循译语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观念,这样企业的商品才易于被消费者认识和接受,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商标词翻译文化等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汽车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人们十分关心它的命运。有人认为汽车工业将遇到灭顶之灾 ,有人则以家电为例 ,认为最终将万事大吉。更多的人认为形势是严重的 ,希望能够克服困难 ,但似乎难以找到万全之策。其实 ,不管是否入世 ,中国经济必将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汽车工业也必将融入世界汽车工业整体之中。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在封闭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建立起现代汽车工业的 ,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是迟早的事 ,加入世贸组织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一、世界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愈益…  相似文献   

20.
曲靖市的品牌战略应企业品牌建设和城市品牌建设并重,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应重点围绕烟草及配套产业、能源、化工、矿冶、汽车和机械制造、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六大支柱产业来进行,打造企业自主知名品牌;在城市品牌建设方面,要着力打造"现代工业强市"、"珠江源大城市"、"十佳宜居城市"、"美食文化城市"四大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