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子五夸克波函数与核子磁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SUF(3)味对称性并运用群论方法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重子夸克模型(qqq)+(qqqqq)计算了核子的磁矩,得到了静态核子磁矩的一般表达式,并由质子,中子磁矩的实验值定出静态核子内各夸克组的权重,从而得到了核子静态波函数。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和部分子模型,研究了相对论质子-质子碰撞产生的大横动量光子.在微扰量子色动力学中,大横动量光子的产生源主要有康普顿散射、夸克-反夸克湮灭、胶子夸克单圈以及部分子散射末态的光子碎裂等.理论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各能区质子-质子碰撞产生的光子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程函模型方法,分析质子——质子高能碰撞,计算出质子——质子的相互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质子的形式因子及平均半径。与现有实验数据比较均相符合,本文还引进了粗糙的质子结构的夸克模型,估计出夸克的半径。  相似文献   

4.
ε物质、B物质与"编外"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和焦一宫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的相互联系,推广了ε物质、B物质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亚夸克模型和preon模型中“编外”玻色子。进而对电子衰变,味荷破坏电荷不变的轻子转换,轻子-夸克对称,超对称以及质子衰变的物理机制给出了自然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自夸克模型提出后,已经十余年了。实验中始终未发现夸克粒子的存在。但夸克模型对强子的分类作了成功的说明,Su(3)对称性已是公认的关于强子的动力学特性。因为独立的夸克粒子不存在,人们进而认为夸克只存在于基本粒子组合体内部,它不能脱离基本粒子单独存在,所以,单独的夸克粒子是观察不到的。基本粒子除质子是稳定的以外,其余如中子,介子,超子等都是不稳的。而且大量的事实说明。用其他粒子撞击质子时,得到比质子更重的粒子,而不可能把质子打破。撞击的能量愈大,得到的粒子更重。仿佛是能量愈大,质子与其他粒子的结合愈强。  相似文献   

6.
利用夸克-强子模型,计算了600MeV的质子在原子核^3H和^3He上的弹性散射,并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夸克自由度的引入,改善了传统核物理的计算,特别是在大动量转移区,并能很好地解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新组分夸克模型,与传统组分夸克模型相比,新模型不仅可更好地解释强子间的β衰变和核子磁矩比率,而且可给出与近来新的 EMC 组实验结果相符的质子的自旋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核子内味道分离的夸克自旋分布的研究是核子自旋结构研究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也是RHIC自旋物理研究的重要核心课题.通过对极化质子-质子反应中W玻色子自旋不对称的测量, RHIC首次对■和■海夸克的自旋分布■和■给出了高精度限制,发现了■在0.05x0.25区间内是正向极化的,并显示核子内海夸克自旋结构存在同位旋不对称,即■ ■,首次清楚地揭示出自旋分布的同位旋不对称与非极化时符号相反.同时, RHIC还通过对极化质子-质子反应中■超子极化转移的测量,对反奇异海夸克■的螺旋度分布■以及横向极化度进行了研究.s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从亚夸克理论获得的夸克——结模型,分析了强子碎片的强子、反强子谱的行为.碎片演化能由夸克或双夸克的级联衰变机制来实现。据此计算了质子碎片的某些内含强子、反强子谱的比,其结果令人满意并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0.
利用QCD求和规则,在忽略奇异海夸克效应近似下,计算了核子同位旋标量轴矢流耦合常数gA^s。在极化函数物非微扰部分,本文计算了∫0×1dxg1^(p)(x)的三胶子凝聚修正。在QCD修正的组合夸克模型中,分析了质子的自旋结构函数,并得到S夸克对gA^s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在这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科学装置中,两束质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特定位置对撞,产生出大量各种各样的粒子。高原宁院士领导的中国组通过在LHC上开展实验,率先发现了五夸克态奇特粒子。这不但是传统夸克模型的重大突破,也为人类探索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打开了新的窗口,并因此荣获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2017年7月6日宣布,来自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底夸克探测器(LHCb)国际合作组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双粲重子的新粒子,该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电荷,质量约3621兆电子伏特,几乎是质子质量的4倍。与质子和中子类似,新发现的双粲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但其夸克组分不同: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而双粲重子则由两个较重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基础上,用相对论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心力场近似下,相对论夸克模型中重子的磁矩与单志克磁矩间的关系与静态夸克模型中完全相同,二对已有实验都能提供较好的描述。这一结果表明,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成功,并不说明可用非相对论近似描述重子内夸克运动。  相似文献   

14.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CMS探测器通过质心能量为7TeV的质子-质子对撞实验测量了粲夸克喷注与W波色子联合产生过程的总散射截面和微分散射截面.在保持一致的边界条件下,采用蒙特卡罗数值计算程序MadGraph,并分别利用CT10NNLO、CT14NNLO以及MRST2008NNLO部分子分布函数,在标准模型的框架内计算了粲夸克喷注与W波色子联合产生过程的总散射截面和微分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CMS探测器测量实验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了一类包含1个反夸克的五夸克系统(q4-q).采用Jacobi坐标,利用五体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四夸克子系统的波函数,并和反夸克耦合后得到了五夸克系统波函数,在雅可比坐标系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夸克及夸克-反夸克的各个相互作用势.通过T-M变换得到同一Jacobi坐标下五夸克态系统Diamond结构(q4-q)20个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采用绝热近似,利用母分系数展开技术,计算了具有三角形结构的五夸克系统的能量.对于正负宇称态,系统都存在等效吸引,五夸克系统(H)^+的最小能量为1650 MeV,与目前实验给出的值1540 MeV相比偏高.  相似文献   

17.
在色偶极子模型框架下,该文首次采用Sudakov压低的Balitsky-Kovchegov演化方程研究HERA能区粲夸克和底夸克的产生.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微分积分形式的Balitsky-Kovchegov方程,获取Sudakov压低的散射振幅,结合虚光子劈裂成正反夸克对的波函数,开展电子-质子深度非弹性散射中重夸克产生约化截面研究.为了避免过度拟合,该文将前期研究中获得的模型参数直接应用于描述粲夸克和底夸克的产生,不再对粲夸克和底夸克的约化截面数据进行单独拟合,结果显示Sudakov压低了的散射振幅较领头阶散射振幅给出了更符合实验测量的描述效果,由此表明Sudakov压低效应对重夸克的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讨论了高能质子-质子碰撞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光子产生.我们认为光子信号主要来自质子-质子碰撞初期,这些反应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夸克的湮灭和类康普顿散射过程.通过与PHENIX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我们建立的夸克物质光子产生过程的处理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高能质子-质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光子产额.  相似文献   

19.
介子-重子的对称性、夸克和新的粒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衰变和结构,介子应与轻子统一.引入新的组合量子数F’=|B+I-S|,则基态介子-重子量子数等距并统一.提出了重味强子的寿命公式和等比关系.讨论了量子数三角形和四面体.对夸克模型,可能微粒子运动产生出现具有对称性的幻夸克.探讨了两体模型和亚夸克.最后提出粒子三代结构等的新模型.按照Occam剃刀原则,粒子基本结构只应该有光子、电子和质子.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基础上 ,用相对论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在中心力场近似下 ,相对论夸克模型中重子的磁矩与单个夸克磁矩间的关系与静态夸克模型中完全相同 ,二者对已有实验都能提供较好的描述 .这一结果表明 ,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成功 ,并不说明可用非相对论近似描述重子内夸克运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