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立了超声振动切削的滑移线切削模型,导出了振功切削剪切角比普通切削剪切角增大Δφ的表达式,从而明确了影响振动切削剪切角增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纳米切削中实时检测切削力的难题,提出了基于扫描电镜(SEM)原位纳米切削平台,实时检测刀杆挠度变化的有效方法.通过视频采集切削过程,对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刀具切削过程的图片.选取特征图像,进行去噪、滤波、二值化、腐蚀及边缘提取等图像处理后,提取各帧图像刀具区域目标点像素信息,计算得到刀杆挠度的变化.将刀杆挠度值与有限元仿真所推得的力与挠度的关系相结合,定量给出挠度与切削力的数据,获得单晶硅切削中切削力的大小及波动情况,解决了SEM原位纳米切削加工平台的切削力实时检测难题,为分析实际加工中刀具变形行为以及材料切削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PDC钻头优化设计和力学分析都需要准确计算切削体积,本文在PDC钻头切削齿几何描述的基础上,考虑到钻头旋转钻进时因切削齿周向角不同,即切削次序不同而造成的相互覆盖,建立了切削切削面积、切削体积的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机程序,给出了计算实例.该方法的建立为PDC钻头受力分析、磨损规律研究和PDC钻头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切削过程中前刀面摩擦力降低的振动切削机理,本文提出了振动切削平均剪切角和普通切削剪切角的理论关系,并且通过实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证实了振动切削前刀面摩擦状态的改善对切屑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切屑截面几何、变形状态及切削比的实验分析,研究了非自由切削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a.随切削干涉程度的增加,切屑截形由较为规则的矩形变为不规则梯形或三角形,故由测量切屑厚度确定切削比存在较大的误差;b.非自由切削为不均匀的三维变形,切削比不能充分反映切屑截面形状的改变;c.前刀面摩擦系数是影响切削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非自由切削的切屑变形及切削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切屑截面几何、变形状态及切削比的实验分析,研究了非自由切削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a随切削干涉程度的增加,切屑截形由较为规则的矩形变不规则梯形成或三角形,故由测量切屑最度确定切削比存在较大的误差;b.非自由切削为不均匀的三维变形,切削比不能充分反映切屑截面形状的改变;c.前刀面摩擦系数是影响切削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乔宇  裴计达 《科技资讯》2013,(2):101-101
高速切削工艺以高效.精密和柔性为基本特征,被视为现代制造技术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介绍了高速切削的发展情况并通过研究其中硬态切削技术的应用从而分析高速切削具备一系列显著优势,使制连业整体切削加工效率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金刚石锯片刀头运动轨迹的基础上,根据金刚石锯片的切削运动方程,得出了金刚石磨粒最大切削厚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切削过程中两个新的观点:(1)单颗粒金刚石锯切掉的岩石其水平距离是不变的;(2)切削厚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这给锯片设计和正确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的切削加工主要是车、铣加工,本文阐述了刀具材料的选择、典型切削参数以及改善铝合金切削加工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切削区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是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切削温度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刀具磨损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切削力和刀—屑接触长度的计算,建立了刀—屑接触区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分布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稳态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切削区切削温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再生切削颤振的衰减系数模型,采用频率扫描法,获得了稳定切削曲线,分析了任意宽下及变速切削时的系统频率和衰减系数变化,揭示了变速切削的抑振机理,提出了变速切削有效性的判定准则,生成了变速切削时的切削稳定曲线,为变速范围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交切削的切削弯矩预报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带弯矩的正交切削新模型,提出了切削弯矩的理论预报方案,其特点是考虑了第一变形区和刀-屑接触区的实际应力分布,考虑了工件材料变形强化的影响,实验表明:切削弯矩的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取和良好的一致,与切屑控制理论比说明,用切削弯矩的规律解释切屑的卷曲,折断机理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切削温度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是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切削温度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刀具磨损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本文采用了一种切削温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切削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干切条件下,该方法计算的切削温度与试验测得的切削温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动态切削中振动频率和切削转速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切削再生颤振理论,研究动态切削过程中振动信号的颤振频率与切削转速的关系,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切削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内涵、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阐述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金属切削毛刺分类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将金属切削毛刺分为两侧、进给和切削方向毛刺三大类,清晰地找出了影响毛刺生成及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刨削和钻削加工中应用该毛刺分类体系,表明: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体系术语明确、系统完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切削技术是对传统金属切削加工技术革命性的变化,而高速切削刀具为高速切削提供了硬件基础。随着模具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切削技术和高速切削刀具已经在模具加工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切削加工、切削运动广义地说也属于摩擦学的范畴。这里论述了切削摩擦学的特点以及它与一般摩擦学的不同。切削工具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发生部位、损伤形态也各不相同。通过对EPMA分析实验,指出了粘接熔接不但是切削工具磨损的原因之一,而且也是脆性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归纳、分析了以上诸方面,并对切削工具的损伤进行了分类。希望引起学术界、工程界的讨论及指正,以便今后制订相应的标准。为避免、延缓损伤,提高切削工具寿命,这里对各种损伤的一般对策作了提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快速落刀法,采得一些切削条件下形成的切屑根部,并制成显微金相磨片。从显微金相磨片测量积屑瘤的高度、伸出量、前角、底面长度和钝圆半径。从而获得了:切削速度、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和刀具前角对积屑瘤影响的规律。作者指出这些切削条件是通过切削温度来影响积肩瘤的高度和伸出量的。还测出了:对应于积屑瘤最大高度和最大伸出量的切削温度是280~295℃,对应于积屑瘤消失的切削温度是500℃及以上。作者认为切削温度对积屑瘤起怍用的原因在于切削温度与被切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依随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浅议干式切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式切削是一种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它已成为金属切削加工发展的趋势之一。干式切削技术是一种不用或微量使用冷却润滑液的绿色切削技术。绿色干切削技术通常应用于高速切削场合,所以又称为高速干切削。相对于湿切削,干切削不产生烟雾及排放油污,是适应全球日益迫切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绿色切削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