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印创世神话孕含着对光明的崇拜。印度神话作为玄学思辨的依托,蕴涵着古代印度人对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思考,其历史神话化的主体文化是崇尚神权;中国神话注重的是伦理至上的观念,认同的是“天人合一”,神话历史化的实质是崇尚王权。  相似文献   

2.
鲧、禹父子治水相关记载既有超自然的神话,也有远古历史传说,一般认为先有超自然的神话,经过历史化改造,转变为远古历史传说。鲧、禹故事无论历史化发生之前,还是之后,其基本内容都是治理洪水,和创世神话似乎无关。部分神话学家认为这组治水神话的原型是创世神话之一即所谓“捞泥造陆”型似乎根据不足。  相似文献   

3.
毗湿奴(Vishnu)是后期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神话中三大主神之一,在印度神话中他有十个化身。毗湿奴十个化身的神话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毗湿奴的前五个化身体现出早期天神的特征,但已经开始被赋予一定的宗教性特征,第六个、第七个化身表现了两大种姓的矛盾冲突和封建社会在印度的确立,后三个化身表现出宗派崇拜的特征和强烈的宗教性。对十个化身的分析可以关照印度历史与文化的不同纬度。  相似文献   

4.
再说神话的传说化现象──对一组防风氏神话的分析顾希佳两年前,我曾经就传说概念的模糊性特征,提出探讨。①当时,在说到传说形成的几种途径时,对于历史的传说化和故事的传说化,都曾有所讨论;而对于神话的传说化,却只是稍作提及,并没有展开论述最近,阅读中国民间...  相似文献   

5.
《勒俄特依》记录了彝族史诗化由原始思维阶段进入理性认识时期,经历了神话时代和历史传说时代,产生了创世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及诸多亚神话。记录了彝族社会由母系制进入父系制到奴隶制阶级社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史诗丰富的化内涵和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希腊神话研究从早期的口传到理性萌发后的“神话”同其它学科分立的范式,在近代以降的中国神话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神话历来被认为有“历史化”的特点,从近代到现代,国内外的中国神话学者们不断地关注此一问题。闻一多的“志”与史及诗关系的研究,叶舒宪的诗与寺、瞽同史关系的研究把这一问题带入新的领域。以此为基础,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早期时代,文字产生以前,口传神话同史的混生是中国神话的最早样态。神话历史化是西方观念对中国材料的框定。神话分化出历史是中国神话同历史乃至文学关系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对“神话”与“历史”的双重反思与参照下,华夏文明的历史叙事有其独特的发生形式,它们不仅受神话思维的支配,而且呈现出与所谓神话“历史化”不同的“神话历史”特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理解《春秋》的性质与特征,论证有关神话与历史对立与分道扬镳的观点,不但有助于解释中国文化基因,而且会造成新的遮蔽;重新理解神话概念的穿透性和生成性,是重新进入中国式神话历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神话不是一类幻想材料,也不只是听起来好玩的故事。神话是一种关于人与宇宙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认知和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人类思想的早期时代广泛存在,因而与很多文化门类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就中国的神话研究而言,无论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神话,还是执着于神话的历史化问题,都缺乏一种对神话的整体性观照。只有将神话视作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才能真正理解其生生不息的缘由。对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主宰已久的今人来说,整体性神话观将提供新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3,(23):26-28
印度产象,是世界上拥有印度象数量最多的国家。象在印度还被赋予了宗教和文化意义。在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象头神是智慧之神和破除障碍之神的化身,寓意吉祥与成功。至今,印度的很多商店和寺庙都供奉着象头神。印度人钟爱大象,在国徽当中也不忘加入大象的图案。由于印度与象结缘,大象就成为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别称。  相似文献   

10.
“双性同体”神话思维及其文化显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人类隐秘心理的化折射,“双性同体”神话在人类历史上起源古老又影响深远。这个以超性别的非凡神力为根本特征的化原型,往往以离奇、怪诞的神话思维方式现身说法,究其心理发生,当源于人类渴望克服性别对立、从两性互补中达到强健的内心祈愿。这种渴求“终极力量”和“最高存在”意义的无意识群体心理,随人类明演进而不断显影在自由的学天国里和浪漫的艺术世界中,具有跨民族和跨化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