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以肺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间质性肺炎。在临床易感于慢性肺部炎症病人,基于此原因本研究使用烟熏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方法建立慢性肺部炎症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Realtime PCR、HE和Masson染色方法观察小鼠感染前后肺部肺炎支原体浓度、肺组织病变状况和肺组织胶原纤维生成情况。结果烟熏并感染组小鼠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达到93%,肺泡腔塌陷,肺组织呈片状致密结构,内充斥大量红细胞,胶原纤维增多呈片状蓝染。结论通过实验可知烟熏并感染组小鼠肺内支原体浓度增高、肺组织病变情况严重,胶原纤维生成增多,预示慢性肺部炎症合并肺炎支原体间质性肺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2.
刘菲 《科技信息》2009,(2):319-3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5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幼儿病例86例,占56.6%;3岁以上患儿66例,占43.4%。婴幼儿病例中肺部出现湿罗音者48例,占55.8%;3岁以上患儿中肺部出现湿罗音者12例,占18.1%,二者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26例,占30.2%;3岁以上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者34例,占49%,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病例与3岁以上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病例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而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所有病例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外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32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MP感染患儿中,48例有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36.4%主要为支原体所致心肌炎、脑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结论:MP感染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漏诊、误诊.应及时检测血MP-IgM.治疗除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外,还应注意综合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球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01年3月-2007年3月间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特点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为主,伴喘憋,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病变右下肺多于左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发生肺外脏器受损。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获痊愈。肺外疾病需要对症处理,有时需应用激素。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对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证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5.
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外并发症病历21例,其中并发消化道症状5例,皮疹及胸膜炎各4例,神经系统损害3例,心血管损害、关节伴肌肉损害各2例,血液系统损害1例。本病肺部体征多不典型,可伴有肺外各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化,若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易误诊,对可疑病例应提检胸部X线及支原体PCR等有关实验室检查,及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01年3月~2007年3月间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特点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为主,伴喘憋,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病变右下肺多于左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发生肺外脏器受损.应用阿奇霉索序贯治疗可获痊愈.肺外疾病需要对症处理,有时需应用激素.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对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证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心肌损害.方法:对30例合并有心肌损害的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2例MP肺炎中的心肌受损11%,多发生在感染的急性期,大部分为一过性或症状轻微,少数表现为严重的心肌损害.结论:MP感染后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X线诊断的水平。方法:对2005年—2007年80例确诊支原肺炎患儿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较轻,与X线征象不相符,病程一周左右支原体—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为90%,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X线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改变45例(56%),小叶实质和节段肺实质浸润性病变25例(31%),弥漫混合性浸润性病变10例(13%),伴有胸膜炎15例(19%)。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微,而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临床工作中需认真分析X线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支原体肺炎常为良性,经过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但亦可引起胸腔积液,并可引起肺外多脏器功能受损。在以往的文献报道中对儿童报道较多,但近年来,随着血清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成人支原体肺炎并不少见,亦越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根据公开发表的绵羊肺炎支原体16S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CR诊断方法。通过对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临床分离株、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及临床病羊鼻拭子的检测。发现应用该检测方法能够对标准株、分离株和临床病羊鼻拭子扩增出特异性产物,而对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则扩增小出。证实所建方法在绵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上具有特异性、相对快速、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52例均做血、尿、大便常规,血清MP-IGM检测及胸部X线照片检查;予以红霉素15mg-3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21d,或用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连用7-10d;症状控制后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疗程14-21d.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年龄、季节不恒定,52例中出入院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者30例,符合率为58%;治愈51例.结论对于疑似患者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红霉素、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了解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情况。呼吸道感染患者110例,同时采集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采静脉血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本组患者17例(16%)有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12例(11%)痰和(或)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阳性,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为23%(25/110例)。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以哮喘急性发作、肺炎、COPD急性加重和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分别为57%、35%、26%和25%),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提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婴幼儿哮喘发病情况,探讨婴幼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75例婴幼儿哮喘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与4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35例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 婴幼儿哮喘患儿MP-IgM检测阳性率达到25.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婴幼儿哮喘中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研究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对从煤工尘肺结核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3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并对产ESBLs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共计检出产ESBLs细菌31株,占全部测试菌株的23.48%,其中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5株,大肠埃希菌13株.产ESBLs细菌对氨苄西林均高度耐药;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也高度耐药;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但产ESBLs铜绿假单孢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却高达100%;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产ESBLs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极高;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及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产ESBLs细菌抗菌作用较弱.淮南矿区煤工尘肺结核患者肺部产ESBLs细菌感染以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为主要要致病菌,亚胺培南可作为治疗产ESBLs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除外)的首选药物,临床应采取措施以预防产ESBLs细菌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上海奥普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53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者中支原体阳性215例,阳性率为40.1%。其中解脲支原体(Uu)阳性161例(30.0%),人型支原体(Mh)阳性17例(3.2%),Uu和Mh混合感染37例(6.9%)。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0%、15.8%、19.5%、30.2%、34.4%、43.7%、45.6%。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率为40.1%,Uu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治疗首选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自拟蒙药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对照组83.9%(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退热、平喘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为一新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评价其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笔者以罗红霉素为对照药,进行随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各40例.阿奇霉素糖浆剂组40例,罗红霉素口服悬浮剂组40例.两组痊愈显效率分别为92.5%与87.5%,病原阴转率分别为92.5%及9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与5%.上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成人麻疹肺炎的认识及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8年12月148例确诊为成人麻疹肺炎及麻疹合并肺炎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148例成人麻疹肺炎X线表现网织型103例(69.7%),网织小结型31例(20.7%),网织小结浸润型14例(9.6%)。结论X线表现及动态变化,对于成人麻疹肺炎及麻疹合并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