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楔楔横轧端面移动量实时测试系统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制了多楔楔横轧端面移动量实时测试系统.准确测出单楔与多楔轧制过程中轧件端面移动量变化全貌,分析得到端面移动量变化规律,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比较,其误差在17%以下,证明上述端面移动量测试系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楔面角度扰动对斜爆轰波结构的影响,采用两步法反应模型建立了二维反应Euler方程组,在LevelSet函数中引入时间变量用于描述运动楔面边界,开展了楔面角度扰动对斜爆轰影响过程的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楔面角度增加时,诱导区变短,突跃过渡斜爆轰演变成平滑过渡斜爆轰,斜爆轰波角度增加并向上游移动;楔面角度减小时,诱导区变长,平滑过渡斜爆轰演变成突跃过渡斜爆轰,斜爆轰波角度减小并向下游移动;演变过程包含复杂的波系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AutoCAD中没有直接绘制三维螺旋弹簧、螺纹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绘制三维螺旋弹簧的近似方法:对于弹簧的有效圈,在楔形体的斜面上绘制圆弧,沿圆弧路径拉伸簧丝断面圆得半圈弹簧,通过复制、旋转和移动组成一圈弹簧,将一圈弹簧阵列得到整个弹簧;对于弹簧的支撑圈,方法类似,只是楔形体的斜面倾斜角度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4.
折射棱镜是通过两个折射表面对光线的折射进行工作,入射光线入射到折射棱镜上,经两折射面的折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产生偏折,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当折射棱镜折射角很小时,称之为光楔.在光学仪器中,光楔应用很多,最常用的是将两块相同的光楔组合在一起相对转动,用以产生不同的偏向角.在计量仪器中,某些测微目镜应用了双光楔系统,靠改变两光楔的相对位置,通过光楔的较大移动获得像点的微量位移,达到测微目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拉链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拉链是怎样发明的呢?   1893年,美国芝加哥有一位名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制鞋工程师,他发现人们在系长统靴子上的长鞋带时很费事,就萌发了设计一种方便扣紧装置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新型拉链扣     
记得一天早上,我想穿那件夹克外套上学,可拉链又被卡住拉不动了。经仔细观察拉链被卡住的过程和原因时发现,是由于衣服的毛边在拉链扣开合运动时被带入拉链扣里所致。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呢?为此,我又反复地有意识地让绒毛细条之类物品进入拉链扣,发现是由于链扣与链齿之间有一定距离,衣服毛边很薄,容易被挤压夹带入链扣的缝隙中而卡死。怎样解决,一时没了主意。有一天,在一建筑工地上我发现推土机能把泥土砖头推走,联想到如果在拉链扣前端附加一条推板,使毛边异物未接触扣齿就先被挡开推走,不就避免了卡塞吗!根据以上设…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拉链发明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里拉链广为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行李袋、皮包、衣裤等少不了它,就连靴子上的系扣有的亦被拉链取代。甚至有人发出奇想:用拉链代替手术中的缝合刀口,随用随开,岂不方便! 拉链被视为100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英国BBC电台称其为世界奇迹。但对于谁是它的最早发明者,各国说法不一。1851年以来有关拉链的申请专利就有上千之多。至于那些无钱申请专利的人就更难以估算。即使申请了专利但因筹集不到足够的资金投产的也大有人在。第一个申请专  相似文献   

8.
中外合资宁波波美拉链有限公司发挥日本引进的全套尼龙拉链生产线作用,生产的3号和5号尼龙拉链以优质畅销国内外。公司组建4年,生产上了4个台阶。1990年产值达到895万元,比1987年增长67%;产量830万米,增长66%。在全国60余家拉链生产企业中名列前茅,位登榜首。波美牌尼龙拉链受世人欢迎的秘密何在?总经理范福根说:关键是:“优质、高  相似文献   

9.
伊勇 《科技信息》2011,(33):I0073-I0073
本新型组装手套是一种能够组装的手套,包括手指套和手掌套,手掌套由手背和手面组成,其特征是:手指套与手掌套之间设有拉链,在手背处设有带拉链的布兜,在手面处设有带半球状的颗粒。布兜里放有与之配套的手指套。在使用时,手指套想用的时候就用拉链拉上,不用时就拉下拉链,把手指套放入布兜里,想换别的手指套时,就从布兜里拿出另外的手指套换上。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密栅云纹法结合三次样条函数求导法,通过压剪实验,测量计算出压剪区内应变速率场及应力场。结果表明,水平应变速率及应力沿试件厚向分布不均;上下表面摩擦力大小不等;压剪区内存在着横贯变形区的大剪应力场。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异步条件下接触弧的摩擦系数表达式,并结合Nadai斜面压缩金属楔解建立了新的异步轧制压力模型。新模型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拉链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那么拉链是怎样发明的呢? 1893年,美国芝加哥有一位名叫惠特科姆·贾德森的制鞋工程师,他发人们在系长统靴子上的长鞋带时很费事,就萌发了设计一种方便扣紧装置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设计出了一种“滑动锁紧装置”,这种装置  相似文献   

12.
气候楔状体是由于气候原因造成的在地层中保存的楔状沉积物。其形态、规模、沉积物质特征各异。在中国北方、气候楔状体分布的南界大致在37°30′N,西界为107°20′E左右,在此以北、以东广泛发育着不同类型的气候楔状体。换言之,在这个区域内气候楔状体存在形态上和沉积特征上的差异。根据楔状体的充填物质特征可将中国东北、华北气候楔分为三类:1、冰楔;2、冰楔假形;3、砂(土)楔。三者都是不同气候作用的产物,同时存在着时间上的继承性。一般认为,气候楔状体的形成在年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在相对湿冷的环境下利于冰楔和冰楔假形的形成;相反在相对干冷的环境下利于形成砂(土)楔。在中国东北、华北以上三种类型的楔状体在空间上存在着东西差异。大兴安岭以东冰楔、土楔分布较多,以西砂楔为主。楔状体类型的空间差异反映出中国北方在晚更新世晚期东部湿冷而西部干寒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分析单斜面复斜面的定位条件,应用画法几何学的作图原理就可以画出各种不规则形体的图形。作者分析总结了单复斜面尺寸标注的特点,只要注意这些特点就可正确标注尺寸,避免多注和漏注现象。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楔波近似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任意局部退化模型代替局部恒定退化模型,用楔波近似方法压缩图像,并与基于小波变换和基于Contourlets的两种图像压缩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高比特率区域,楔波压缩图像的性能超过了小波变换和contourlets方法;而在低比特率区域,contourlets和楔波则更优秀;特别是几何特征十分突出的图像,楔波压缩的效果最佳。但是楔波的不足是重构图像中有明显的边缘,这可以通过采用高阶系统如platelets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拉链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拉链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服装设计师在注重拉链的功能性同时,更加注重拉链的时尚性,使其为服装设计服务。特别强调了随着服装设计的款式、功能、审美观的多样性,与之相配套的拉链该如何选择,如何通过运用拉链来改变服装的风格是设计的一个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代史上,拉链曾被称为影响现代生活的最重大的十项发明之一,它是由一个叫卡特逊的人为避免系鞋带的麻烦而发明的。1893年他取得专利后,拿到哥伦比亚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好评。后来,一位叫霍克的军官经过19年的周折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拉链机,却没有人想用它做鞋带了。有家服装店的老板把拉链用到围腰式钱包上,赚了一大笔钱,后来又用到飞行服上卖给空军,不想又发了大财。1930年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什么产品都不好销,法国服装设计师夏巴列夫将拉链用在女式外套上而赚了大钱。另一位服装店老板因将拉链用在裤子上而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17.
季绍丹 《科技信息》2009,(23):294-294
要想小球在一个斜面上能永远的运动下去,首先小球和斜面都是刚体。居于中学没有刚体的知识,应该描述成不可形变。而且小球能在斜面上滚动,小球和斜面之间是不能没有摩擦的,因为静摩擦力是小球做无滑滚动的必要条件。但在水平面上又不能有摩擦力,因为水平面只有摩擦力的作用,必将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那么也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珠江河口磨刀门水道中盐度和流速的垂精细观,第一次证实了磨刀门水道中盐水楔存在垂间断和连续分的典型结构,并发现盐水楔的结构与河口潮涨潮落的流动紧密相关联.小潮与大潮时的盐水都是高度的,但盐水楔垂结构同.小潮期间盐水楔长时间存在有垂间断面的结构,流动基本上为两流,出现较长时间的上落、下涨的流动现,且盐水的上溯能力强.大潮期间盐水楔有明显的进退,但涨潮时和落潮时的盐水楔结构完全同.涨潮时盐水楔现垂盐度有间断面的结构,下高盐水区涨潮流速大于上流速;落潮转流出现时盐度的垂间断面溃灭,盐水楔现垂盐度连续变化的结构,对应落潮流速为表流速大、底流速小,流速的垂变化是连续的;大潮盐水楔结构变化明显,但盐水上溯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图像处理技术在拉链齿数检测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拉链次品检测方案,采用直方图均衡和阈值分割技术处理图像,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识别和判断.实验证明该方案可以准确地检测拉链齿数,并能有效解决拉链生产过程中多齿、少齿缺陷的自动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静力学和动力学解连接体问题时常常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以简化求解过程。特别是巧用整体法来简化物理情景。 【例1】如图(1)所示,球的质量为m,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0=53&#176;球光滑,它与斜面、墙面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求这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各为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