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101例CHF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对治疗心衰前后患者BNP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LVEDD、LVEF有明显相关性.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BNP的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晋元  刘敏 《科技信息》2011,(14):129-130
脑钠肽(BNP)及其前体(NT-proBNP)是心脏分泌的神经激素。它主要由心室分泌,具有利尿、利钠、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肾上腺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心力衰竭时,室壁压力升高增加其分泌量。最近研究发现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将其与心衰诊断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等指标变化,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9例,根据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分为心室肥厚组与非心室肥厚组,每天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观察12周后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心脏彩超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左室肥厚组治疗后的血浆NT-pro BNP显著性低于治疗前(P0.05),而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增加(P0.05)而非心室肥厚组的心功能指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明显改善合并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功能,对无伴左室肥厚者的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持续性房颤及已知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中,评估脑钠肽的意义。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469例作为房颤组,已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6例为高血压组,同期来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采静脉血样,同时对房颤、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测定BN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房颤组无论是心功能正常还是心衰,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多元线型回归分析,BNP与左心房内径(LAD)高度相关,心衰组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随1、2、3级别的提高而上升。结论:房颤患者BNP明显升高,与心房重构密切相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NP浓度与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BNP可作为房颤及高血压病人病情严重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TDI)对2型糖尿病左室功能的测定与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研究。选择5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者,根据多普勒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据Ea峰/Aa峰小于1的为入选对象,研究对象进行统一生化指标和血浆脑钠肽(BNP)化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和M型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心内径及心泵功能,记录左房前后径、左室内径(舒张/收缩)、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收缩分数(FS),心搏出量(SV)等数值和左室心肌指数(LVMI)的计算,进行统计比较。男女患者在ESV指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男女之间无差异性(P0.05);观察对象在ESV、FS、EF、SV、LVMI与血浆脑那肽水平呈负相关。组织多普勒超声(TDI)测得的Ea峰/Aa峰小于1组、其中ESV、FS、EF、SV、LVMI无创性指标结合血浆脑钠肽水平可较早的反应出糖尿病心肌病的减低左室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脑钠肽(BNP)主要是由心脏分泌和存储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为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等功能,BNP水平的检测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在诊断心力衰竭、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范围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现已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已有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 可由细胞分泌并释放进入循环系统, 在血清、血浆、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稳定存在, 并可作为非损伤性生物标记物对多种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鉴别分期、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等.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 miR-21-3p 在22 例脓毒症心衰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 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发现, miR-21-3p 在鉴别脓毒症心衰和健康人群时,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49.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血浆miR-21-3p水平与B 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r = 0.968, P < 0.001)、心肌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 cTNT)(r = 0.257, P = 0.002)水平呈正相关. 因此, 外周血中的miR-21-3p有作为脓毒症心肌病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脑钠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面积的关系.方法以86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梗死相关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57例,下壁心肌梗死组29例.结果 Aldrich公式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前BNP水平显著相关,而QRS积分法预测的心梗面积与治疗后BNP水平显著相关(r分别为0.889,0.872,P0.01);前壁心肌梗死组治疗前BNP水平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结论 BNP与AMI的面积有相关性,BNP越高,心肌梗死的面积越大,BNP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初期的危险分层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观察药物治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心衰的发生及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的影响,并探讨了BNP浓度在评价药物疗效方面的作用.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组、药物治疗组.结扎除对照组以外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后惊醒笼养,其中药物组在术后既开始药物灌胃治疗.于86天后处死大鼠,取血并测定血浆BNP浓度,同时摘取心脏测定心肌梗塞面积,结果,药物组血浆BNP水平及心肌梗塞面积较缺血组低(p<0.01;p<0.01).结论: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心梗后血浆BNP浓度及缩小梗塞面积,减少心梗后心衰发生,监测血浆BNP浓度可评价心梗后药物治疗是否获效.  相似文献   

10.
系统评价已上市中成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 时间截至2016 年3 月. 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手册进行质量评估, 并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 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研究, 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中成药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5.80, 95%置信区间: 0.236.73, P < 0.01)、降低BNP 含量(MD=–366.99, 95%置信区间: −412.00  −321.97, P < 0.01)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纳入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 基于低质量研究及有限数据, 中成药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方面有一定疗效. 但仍亟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01例心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组(CA125≥35 U/m L)和正常CA125组(CA12535 U/m 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1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别;高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20.0%,正常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3.1%,P=0.000;随访12±6个月,两组死亡率分别为22.9%和4.6%,再住院率分别为21.3%和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A125是心衰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257,P=0.030.结论: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时血循环内皮细胞记数(CEC)、血浆脑钠素(BNP)、血浆内皮素(ET-1)及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的变化及高压氧(HBO)治疗的干预效应.方法 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BBO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HBO组治疗压力0.2 MPa,1次/d,每周6次,共治疗4周,并检测用药前后自身外周血循环CEC数量、血浆ET-1,BNP及6-Keto-PGF1a的含量,30例CHF患者未行HBO治疗为对照组.结果高压氧治疗可使CEC数量、血浆ET-1及BNP水平明显降低及6-Keto-PGF1含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高压氧治疗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利尿肽前体N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不同房颤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以判断NT-proBNP对房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无房颤及心衰的患者(A组)23例作为对照组,72例心房纤颤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左室功能正常者(B1组)22例,左室功能不正常者共50例,分别分为(B2组)为NYHAⅠ级26例,(B3组)为NYHAⅡ~Ⅳ级24例,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及超声心动图LVEF的检测。结果:A组血浆NT-proBNP(7.40±8.8)pg/ml;B1组血浆NT-proBNP(56±9.8)pg/ml;B2组血浆NT-proBNP(335±12.8)pg/ml;B3组血浆NT-proBNP(956±8.8)pg/ml;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A组LVEF值(55.6±7.2)%,B1组LVEF值(52.7±8.5)%,B2组LVEF值(43.2±8.4)%,B3组LVEF值(34.2±6.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是判断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观察运动疗法改善慢性心衰老人生活质量的研究。筛选城关区康乐医院2018年8月~2019年7月门诊或住院的慢性心衰老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运动疗法。采取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测试心功能等级;生化检测血浆B型末端尿钠肽(BNP)变化。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变化。通过运动疗法10个月后观察组的无氧阈(AT)、公斤摄氧量最大(AT)值及峰值氧摄取量(VO2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生化标志物检查(BNP)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试验距离(m)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证实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衰老人生活质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和高渗盐溶液(hypertotlicsalinesolution,HSS)联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将难治性心衰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应用大剂量呋塞米和HSS,对照组加用大剂量呋塞米和生理盐水,疗程4~7d。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心率、血钠、血钾、尿量、血肌酐和血脑钠肽(BNP)。结果治疗组每日尿量、血清钠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BNP水平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呋塞米和小剂量高渗盐溶液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很快达到干体重,明显降低BNP水平,心功能得到迅速改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窒息后心衰新生儿血浆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血浆NT-proBN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并了解新生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隆酶免疫法(EIA)测定3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35例窒息(轻度窒息20例,重度窒息15例)及15例窒息后心力衰竭新生儿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n=30)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2 813.94±691.71)fmol/ml],轻度窒息者(n=2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出生3d内者(n=30)(3609.53±621.94) fmol/ml比[(2 813.94±691.71) fmol/ml];重度窒息者(n=15)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n=20)(4 512.27±603.73) fmol/ml比(3 609.53±621.94) fmol/ml,窒息后心衰者(n=15)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出生3d内者(n=30)(4 582.67±957.19) fmol/ml比[(2 813.94±691.71)fmol/ml];窒息后心衰者(n=15)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n=20)(4 601.29±582.91) fmol/ml比(3 609.53±621.94)f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窒息后心衰者(n=15)(4 601.29±582.91)fmol/ml与重度窒息者(n=15)(4 512.27±603.73)fmol/ml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血浆NT-proBNP水平增高明显,能反映窒息新生儿的心功能损害及心肌损害的程度,有助于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对于重度窒息后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诊断.  相似文献   

17.
崔文建  徐义先  李栋 《甘肃科技》2011,27(16):156-157
探讨了安体舒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1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安体舒通联合依那普利及其他的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并评价疗效.安体舒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及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安体舒通和依那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对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降压药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方法:①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无左室肥厚及健康对照组BNP浓度的差别;②选择左室肥厚组作为随访对象,予以长效钙拮抗剂治疗(6±3)月,比较BNP、左室质量指数(LVM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②高血压患者血浆BNP与LVMI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51,P<0.001);③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6±3)个月,血浆BNP水平和LVMI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BNP水平,能够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观察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衰(痰饮阻肺型)疗效。将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甘肃省中医院心血管病科收治的4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均关注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及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根据症状变化判定心功能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T-pro BNP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中治疗后血清中的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均有疗效,两组P0.05。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痰饮阻肺型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于辨证正确的情况下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搏动指数(P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小血管病患者180例和同期对照组100例,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患者血浆tHcy水平;借助颈部血管彩超测定两侧颈动脉血流运动学参数,包括颈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利用公式PI=(Vmax-Vmin)/Vmean,求得PI.结果 脑小血管病组患者血浆tHcy与患者PI呈正相关(r=0.326,P=0.002),同时与Vmax,Vmin,Vmean呈负相关,而对照组无此相关性.脑白质病变(WML)组患者血浆tHcy水平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LI).结论 血浆tHcy水平与脑小血管病PI有显著的相关性,tHcy是脑小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血管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