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区域品牌是某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集群区域品牌是以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在某个区域内形成的具有较强生产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率的产业或产品的地理标志。本文论述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建设的关系以及建设区域品牌的必要性,通过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图的描述提出了依托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集群区域品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的核心,产业集群品牌能给产业带来巨大的集群品牌资产利益。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以戴维逊的“冰山理论”为基础,可以探析集群品牌建设影响因素并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的机理模型,得到产业集群品牌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福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集群品牌对于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作用,介绍了福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福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博望镇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典型区域,深入到博望镇及博望机床企业了解其产业和品牌建设现状.基于企业的视角,剖析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基础薄弱、品牌数量偏少、品牌品质偏低、集群意识淡漠.探讨适合于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加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基础、提升品牌管理力度、加强品牌创新、依托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集群是国际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共有特征和必经形式.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体育产业集群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发展体育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采用态势(SWOT)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体育产业集群展开全面分析,发现:面临国家政策扶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等重大机遇;自身产业集群程度低、产业市场不成熟、长三角强大产业冲击带来的挑战;具备地域、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及外部政策助推等优势;存在产业集群规模小、资源整合有限、缺乏自主品牌、专业化人才不足等.建议: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区域联动发展;加大资金注入和政策助推,招商引资;培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群众体育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广东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如何遵循Cereffi G产业集群升级模型.考察了从过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产业链条升级进程.总结归纳出渐进发展广东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本质特性.建议广东纺织产业集群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产业集群升级规划、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建设、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8.
区域品牌建设创建工作对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竹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其成效进行阐述,提出了对于竹产业集群区域性品牌建设的发展路径,以帮助竹产品树立品牌质量意识,以竹文化带动区域品牌文化,带动国内竹产业辐射销售以及对外出口能力的提升,帮助竹产业加速发展,成为中国国内优秀的优质产业。  相似文献   

9.
以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基础,基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安徽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优势条件,探讨了其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安徽茶叶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常态化,使得江门LED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新难题。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能够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集聚,有效促进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附加值的提升,是江门LED产业集群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国内外情况的分析,为江门LED产业集群参与全球创新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树立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模式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模式后,提出:选择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模式,提高区域创新网络和系统创新的能力,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的主导产业,培育大型文化创意实体和消费群体,建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强人才培养,解决融资渠道和政策的扶持等策略,以促进海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区域品牌建设应根据区域品牌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在对区位和资源等优势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确定自身的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集群间的产业链整合,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加强品牌营销,最终建设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文明的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管理研究》2017,(6):65-69
以区域品牌创建工作带动传统产业集群向现代产业集群成功转型,从而达到区域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安吉竹产业的实地调研,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围绕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科技创新、服务提升等工作重点,着力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并就如何提高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品牌,进而创建区域品牌,提出了相应建设发展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青 《广东科技》2009,(19):28-30
从2009年至2013年,服装专业镇虎门将围绕建设滨海国际商城的战略目标,加大对服装领域的整合和创新力度,着力扶持五个专项重点,倾力打造综合配套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完善、具有虎门特色的服装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服装业,把虎门建设成集总部中心、创意中心、品牌中心、商贸中心为一体的时尚名城,实现服装销售从批发业态向交易业态发展,从产业集群向品牌集群和创意集群的过渡,把服装产业打造成虎门最重要的、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促进江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能够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大力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区域品牌及集群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结合苏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的现状,提出苏北地区要立足当地优势,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6.
品牌的创立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的经营行为,品牌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软实力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核心的无形资产。而在对于产业集群——特别是以中小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来说,品牌不仅仅是企业的创新内容,更是集群的创新内容。在广东,随着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知名度的迅速提高,集群品牌已不是一种概念讨论而是现实存在。例如纺织服装行业中的西樵面料、虎门女装,五金行业中的阳江刀具、古镇灯饰等等,都是著名的集群品牌。事实上,集群品牌与集群企业品牌在不同层次形成的“品牌阵”也是产业集群品牌创新的内容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商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山东省、浙江省和广东省2003~2012年的海洋产业集群水平和产业关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和浙江省海洋产业集群呈显著集中趋势,海洋产业关联度较大。广东省海洋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产业关联度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韶关市,在广东省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应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即:一要调整发展思路、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二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示范区;三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四要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壮大老工业城市的市域经济。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及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为进一步提升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文章对浙江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合理、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品牌建设薄弱等制约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培育、完善其支持体系、打造虚拟企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对区域品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在论述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上,剖析百色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并根据百色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提出百色打造产业集群的思路和建议,以促进百色品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