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在实践钻探工程中获得了大量的高精度钻孔图像,这些钻孔图像数据往往需要人为进行分段处理和信息加工预处理,工作量大并且具有盲目性.针对该问题,本文进行了钻孔图像特性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对钻孔图像进行结构面区域划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井壁中岩体结构成像灰度梯度纵向投影的极值特征来组成新的合成信号和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区域划分信号,从而实现了钻孔图像的区域划分以及结构面产状范围的初步限定.该方法能够连续快速地对整个钻孔图像内所有的结构面进行区域划分,无需人为干预,为结构面的全自动识别与参数提取奠定了基础,也为深孔钻井工程中图像数据的分块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某路桥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无土泥浆进行的成孔试验施工,并就其钻孔工艺调整、钻孔进程、无土泥浆循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该试验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无土泥浆成孔技术在今后我国工程项目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某高速铁路钻孔桩施工为例,详细阐述了钻孔桩的施工技术,桩基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桥钻孔桩施工是成功的,可供同类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因素、技术因素和工艺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了南腊铅锌矿钻探施工中的钻孔弯曲。通过对产生钻孔弯曲的条件、原因和预防措施分析,在该矿区的施工中,我们主要采用了技术和工艺措施来减少钻孔弯曲。通过这些措施,我们顺利地解决了该矿区钻孔弯曲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丰城矿区排放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丰城矿区局部综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排放钻孔布置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钻孔瓦斯排放半径进行分析,对排放钻孔周围应力及瓦斯流动进行研究,同时对该排放半径进行了现场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瓦斯排放一天,其有效影响半径为0.5 m.该结论为矿井采取局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提供了合理的参数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线热源理论为基础建立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的简化模型,给出基于热响应试验的套管式换热器设计计算方法。以湖南省韶山市一实际工程为实例对钻孔现场进行测试,采用该方法可计算出其综合导热系数和钻孔内总热阻。同时对该工程的另一钻孔进行双U测试及计算,以此作对比分析。考察两组测试在综合导热系数、钻孔内总热阻、换热温差和换热量上的内在联系。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在套管式换热器设计上具有适用性,避开了钻孔内层层热阻的复杂计算,简化了计算过程,可为实际工程提供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青海祁连木里煤田DK系列钻探勘查结果,采集天然气水合物最好富集层在310~360 m。为使钻孔轨迹沿切线平滑衔接,利于钻杆柱在钻孔轨迹中顺利通过,不发生严重的"划眼"问题。文中结合2016年的实际钻进问题对钻孔和管材的弯曲率适应性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在340 m对接钻孔的最优曲率半径是277 m,钻孔轨迹更容易实现切线衔接。该方法可为其他同类钻孔轨迹、钻孔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螺杆定向钻进技术在煤田地质孔的实践证明,该技术不仅能有效的快速纠斜,为超深钻孔的顺利施工提供保证,而且对复杂的孔内事故的有效处理拓宽了思路,收效显著,最终利用该技术挽救钻孔免于报废,为顺利完成勘探任务、确保地质要求提供了技术保障。应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9.
瓦斯抽放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煤矿瓦斯抽放效果,保证安全生产,根据某煤矿瓦斯抽放的实际条件,对钻场的钻孔数量与抽出量、钻孔预抽时间与抽放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与优化,得出了该煤矿每个钻场的钻孔数量应为30个左右、最佳抽放时间在18个月以内。该结果对提高煤矿瓦斯抽放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地确定顺层钻孔抽采瓦斯的有效半径,结合实际阳泉矿区某矿煤层赋存参数条件,运用FLUENT软件对单个钻孔和多个钻孔抽采下的煤层瓦斯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工作面抽采时间60 d的单个钻孔理论瓦斯有效抽采半径为1.73 m;多钻孔抽采条件下相邻钻孔的间距对瓦斯渗流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瓦斯抽放是瓦斯综合治理的有效技术途径.针对中岭煤矿11031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将该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划分为开采层、邻近层和采空区3部分,结合该工作面瓦斯治理现状,对所采用的穿层钻孔、扇形钻孔、交叉钻孔、高位钻孔、大直径钻孔、采空区埋管和专用回风巷7种瓦斯抽放方法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采用分源治理原则在三维空间实施综合治理方案的改进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铁路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了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了每一根桩的施工质量,为钻孔灌注桩程施工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U"型通风存在的上隅角瓦斯积聚及采空区瓦斯涌出等问题,研究利用大直径钻孔(φ550 mm)抽采采空区瓦斯技术,该技术通过低负压、高流量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从本质上改变采空区漏风流流场,从而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及减少采空区瓦斯涌出.分析了大直径钻孔抽采上隅角瓦斯原理,从钻孔及护管参数、护管施工技术及参数、封孔工艺三方面研究了大直径钻孔抽采技术,并在中能矿2201工作面应用以抽采采空区瓦斯,测试确定了瓦斯钻孔抽采浓度随着工作面与钻孔的距离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最佳钻孔间距为20 m,开孔高度1.2 m可将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28%~0.79%,钻孔交替时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8%之内.  相似文献   

14.
该文总结了粉砂地层中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经验,详细介绍了在该地质条件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及施工控制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保证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及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FLAC~(3D)建模难度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复用性、参数化特点的网格变形建模法,且依照该方法编写了基于FISH语言建模程序。该程序首先用块状单元生成模型网格,接着根据巷道钻孔交叉的几何关系计算各节点坐标,通过程序依次调整模型各部分网格形状,从而准确地建立巷道钻孔交叉计算模型。通过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计算实例,研究含有巷道影响下的钻孔应力。计算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钻孔的应力状态,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该方法原理简单,能够快速地建立不同参数的大量模型,有助于理解FLAC~(3D)巷道钻孔交叉几何建模原理,为深入研究复杂建模机制提供参考,降低研究巷道钻孔交叉问题的难度,提高抽采钻孔问题研究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一种寻求新钻孔孔位的最优化方法。该方法将最优钻孔孔位问题转化为一个可计算的最优化问题,并用数论中的一致分布点列求解之。  相似文献   

17.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松软煤层,若存在严重的喷孔现象,则会使钻孔施工过程困难重重,制约了突出矿井的瓦斯防治力度.为解决该问题,本文从软煤钻孔护壁工艺和工况参数着手,研究出一套适合严重喷孔松软煤层的钻孔施工装备,并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证明,该套装备能有效防止钻杆对钻孔壁扰动,配以风力排渣压注式封孔和拖动式下套技术,能有效增加...  相似文献   

18.
瓦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抽放,然而应用单一钻孔预抽瓦斯,钻孔直径是决定抽放效果的关键因素.孔径小,其自由面小,瓦斯的排放速度低,等待开采的时间较长,影响了矿井的生产效率,而孔径又不能太大,否则在煤层综合应力下,孔的形成和孔的稳定性会受到破坏,而且孔径大的钻孔钻进速度较慢,效率较低,而且钻孔的有效煤孔段往往只占整个钻孔的一小部分,完全没有必要施工孔径较大的钻孔.介绍了一种新型高压水射流自旋式割缝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高压水射流自旋式割缝设备主要由高压水泵、水箱、高压胶管、高压密封钻杆、旋转接头、力矩喷头和喷嘴组成,该技术是在瓦斯抽采钻孔完成后,利用钻机将切割钻具输送至孔内,采取后退切割的方式,对钻孔内煤体进行切割,形成若干个垂直于钻孔方向的圆盘状缝隙,使孔内煤体暴露面积增加,同时由于高压注水作用,缝隙周围裂隙增加使煤体的透气性增强,从而有效提高抽采效率.试验发现:该技术的割缝半径为0.6~0.7m,使用该技术切割后,瓦斯涌出量大幅增加,百米瓦斯自排量和瓦斯抽放量分别是非切割钻孔的5.6和4.5倍,且衰减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钻孔作业平台主要是为水中钻孔而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工程,钻孔平台主要根据工程特性及地质条件.施工技术设备,经济实用等原则确定。平台形式多样,但在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更经济、合理,适用的方法呢?本文通过建德麻车大桥的水中钻孔钢护筒平台施工的成功实践,简要介绍该在裸岩上以钢护筒为支承体的水中钻孔平台施工经验,以期同类工程得以借鉴或启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特定钻孔需求的自动钻孔机床,分析该系统的组成及钻孔设计的关键,该系统利用PLC和伺服电机完成快速的定位和稳定的钻削,并配以人机界面更方便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