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1995年石河子地区种植的46.26万亩冬春小麦喜获丰收,总产比1994年增长了35%,平均亩产289公斤,比1993年的270公斤增加了19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好记录,涌现出了122、142、143、总场、148、151、152等四亩产超过300公斤的团场,石总场万亩小麦超过500公斤高产田,现仅从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利弊影响作分析,为今后冬春小麦的生长期间合理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7,(11):14-15
尽管淮河流域遭受5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省粮食总产今年仍保持在历史高位,水稻单产则连创历史新高。继9月中旬袁隆平院士选育的超级稻“两优293”,以亩产841.6公斤刷新该省水稻单产纪录之后,近日凤台县、天长市农民种植的“新两优6号”和“扬两优6号”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分别达到843.7公斤、845.3公斤,再次改写了安徽水稻单产纪录。  相似文献   

3.
<正>一四三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沙湾县境内,地处北纬44°10′—44°20′,东经85°10′—85°54′,这里远离海洋,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10℃的有效积温高达3400—3500℃左右.光合积累效率高,无霜期150天以上,又是灌溉农业,具备种植玉米的优越气候.近几年我团玉米吨粮田不断扩大,90年吨粮田面积96亩,总产10多万公斤,单产1119.4公斤.91年吨粮田面积400亩,总产40.32万公斤,单产1008公斤.92年吨粮田面积3045亩,总产328.9209万公斤,单产1080.2公斤.93年吨粮田面积3372亩,总产343.7856万公斤,单产1038公斤.除去化肥、农药、种子、水、肥费用,机耕费等,亩利润为194.02—217.1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吨粮田玉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省人大苏平凡副主任的亲切关怀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黄山市黄山区开展的水稻旱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每公顷产量7500公斤的佳绩,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及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捷径.2001年,黄山区又在清溪、桃源、贤村、太平湖、龙门、新明、汤口等7个乡镇开展水稻旱作技术,种植面积超过15公顷,平均单产6433.5公斤,最高单产9075公斤,总产97634.4公斤.  相似文献   

5.
靳忠亮  荣光  崔荣良 《科技信息》2011,(31):I0197-I0197
项目区位于聊城城区南郊.西、北以徒骇河为界,东临位山二干渠,南与凤凰办事处、朱老庄镇接壤。辖区内聊城新南环横贯东西,聊阳公路贯穿南北,涉及16个行政村,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1.23万人。区域内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果树及蔬菜。小麦单产475公斤/亩,玉米单产550公斤/亩,人均收入6000元/年。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之一, 以小麦为主要粮食的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占谷类作物种植总面积近三分之一。近二十年,许多产麦国的小麦生产都有所发展,总的特点是,单产和总产增长速度均快,二十年中总产几乎翻了一番,单产提高56%(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增长更为迅速),而栽培面积只扩大23.9%。五十年代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栽培面积的扩大,六十年代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良种、增施肥料和发展灌溉。育种方法仍以常规育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疆棉区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棉区作为中国的优质棉基地,在国内棉花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单产及总产自1995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一。2000年植棉面积100余万公顷,总产过150万吨,总产占全国总产的三分之一强。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国家政策因素外,更主要得益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其中尤以"矮、密、早、膜"栽培模式的推广和"宽膜覆盖"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标志,促成了我区棉花八十年代末平均单产70公斤和九十年代中后期平均单产100公斤的两次飞跃,并确立了棉花在我区的支柱性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面积总产快速提高 1980年:393.8万亩,220.6万吨,单产560kg 1997年:559万亩,总产350万吨,单产626kg  相似文献   

9.
2007年,安徽省科技厅等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再获佳绩,稻麦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45.3公斤/亩、648.8公斤/亩,为安徽粮食连续4年获馄丰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度全省粮食预计总产将超290亿公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已成为全省稻麦生产的样板。为全面提升安徽水稻、小麦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1基本情况2006年150团棉花播种面积14.2万亩,总产皮棉2442万公斤,平均单产皮棉172公斤。在农业生产上用现代技术装备农业,走精准农业之路。全面实施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种  相似文献   

11.
刘莉  麻玉娥  郭建华 《科技信息》2008,(20):309-309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驻马店市小麦连年丰收,总产已稳定在40亿公斤左右,占全市年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而且,农民人均收入的30%左右也是来自于小麦生产。由于驻马店市小麦品质改良研究落后,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矛盾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品质差的普通小麦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  相似文献   

12.
小麦根际联台固氮菌是使小麦产量提高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截至1987年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28万多亩,增产效果显著,我要于1988年1月从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购买了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10公斤,进行了使用试验并观察用后效果,现作以初报。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11,(Z1):19-21
一、课题实施背景安徽位于我国北纬33度附近的小麦生产潜力区,小麦种植面积已达3600余万亩,小麦是安徽第一大作物,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4位.小麦生产在淮北乃至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在各项鼓励发展粮食生产政策的推动下,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安徽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2010年全省小麦单产达到340公斤/亩,比全国平均单产高18.6公斤/亩.然而,安徽省小麦生产与邻近的河南、山东等先进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小麦生产稳定性差,尤其是高产田块年际波动大.究其原因,除了受南北过渡性气候影响外,品种的选用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严重滞后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随着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加剧,未来安徽将是我国小麦增产潜力较大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施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杰  陈然  杨士花 《科技资讯》2005,(22):121-121
我国现在水稻种植面积为32X106公顷,总产为191.7X106吨,单产为386.5公斤/亩。总面积、总产分别占世界水稻的21.2%和34.0%,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1.5%以上。这与我国的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化肥用量逐年加大,水稻品种优良及合理耕作有关。其中地力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基础,尤其是水稻三分之二养分靠地力提供,培肥地力更显得重要。目前广大农村“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入”、“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十分严重,普遍存在着施肥少,施肥质量差的问题。由于水稻单产不断提高,土壤输出的养分越来越多,地力在逐年下降,同时由于偏施氮肥,水稻生长过于繁…  相似文献   

15.
生物钾肥是一种硅酸细菌。新疆土壤中虽然含有丰富的钾资源,但土壤多属盐碱土且碱化程度偏高,溶重偏大,多被土壤固定,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速效钾的缺乏,已成为限制作物优质高产的一大因素。1995-96年两年在147团13连每亩以1公斤生物钾肥拌种,并在小麦追肥中亩施1公斤生物钾肥,和其它肥料拌匀混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穗粒数增加3.4─1.2粒,千粒重提高1.2-0.8克,单产提高48.3-73.6公斤,土壤中碱解氮提高4.3-5.4%,速效磷提高7-17.5%,速效钾提高5.78-8.27%。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6,(3):F0004-F0004
日前,记者从省农委获悉,今年我省水稻主产区将全面启动稻米产业提升行动,力争在5年时间内,全省水稻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总产增加15亿公斤;总体质量提升一个档次,达到商品标准的优质率提高30个百分点;实现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南位于全国最大的麦区——黄淮冬麦区的中心地带,小麦常年播种7500万亩,居全国首位。上世纪80年代,河南省小麦就以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高、为国家做贡献最大而闻名全国。河南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小麦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全国小麦生产中有很大的代表性,研究解决河南小麦生产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对全国有很大的推  相似文献   

19.
柳四敏 《创新科技》2011,(10):26-26
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生产第一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左右,在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河南省小麦总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榆林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使玉米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单产由过去的几十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50公斤,同时播种面积也扩大到150万亩,年总产50万吨上下,已在全市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由于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确立了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广大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大胆试验示范和技术创新,将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多项技术组装配套而成了榆林市滩水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实用性强、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