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云南曲靖市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资源情况,采用五点随机取样法和传统分类学对本地蝗虫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400头,经鉴定隶属7科16属19种,其中斑翅蝗科Oedipodidae属种数量最多(7属7种),其次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属3种)和网翅蝗科Arcypteridae(2属3种),蝗科Acrid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均为1属1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马龙区农场蝗虫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从物种分布看,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和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分布最广.从分布地点看,马龙区农场物种最丰富(17种).研究结果表明曲靖市蝗种多样性及分布特点与生境植被类型密切相关.结果为本地蝗虫的资源利用、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北高原蝗虫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调查,陕北高原共计蝗虫2总科8科14亚科27属51种(亚种),其中对陕北地区农牧业危害严重的属有小车蝗属、星翅蝗属、负蝗属、尖翅蝗属、疣蝗属、稻蝗属等;对陕北高原蝗虫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北种为43种,占84.31%;东洋种1种,占1.96%;广布种为7种,占13.73%。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广西蝗虫区系调查(一)种类、寄主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2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来,通过在我区花坪、弄岗,大瑶山等几个主要林区的考察和全区各地蝗虫生态地理调查。共收集蝗总科昆虫标本1.5万余号。整理出广西蝗虫130种,隶属6科、26亚科、70属。其中新属6个、新种24种、中国新记录1种、广西新记录42种。基本摸清了我区蝗总科昆虫区系概况,为蝗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积累了必要的基础资料。本文所列蝗虫名录,按印象初教授最近提出的蝗总科分类系统进行编排,供农、林、牧业及科研、大专院校等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编写《中国蝗总科志》核对突颜蝗属Eotmethis B. -Bienko的各种标本时,发现采自陕西省榆林地区的一种蝗虫为一新种,现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红缘突颜堭 Eotmethis rufemarginis Zheng,新种  相似文献   

5.
山西蝗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山西蝗虫调查的结果,共记录蝗虫48种,其中癞蝗科1属2种、锥头蝗科1属4种、斑腿蝗科9属11种、斑翅蝗科13属16种、网翅蝗科6属35种、槌角蝗科3属6种,剑角蝗科4属4种,其中山西省新记录2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视显微摄影技术对8种蝗虫(槌角蝗科2种,剑角蝗科6种)前肠内部形态结构及分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蝗虫前肠Ⅱ和Ⅳ区齿在排列方式上属间差异较明显,属内变化不大.但佛蝗属3种蝗虫在这两区脊上齿的排列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台湾蝗虫研究资料,通过对采自台湾的1079头蝗虫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和统计,并计算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从不同层次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台湾蝗虫共有4科、10亚科、17属,其中斑腿蝗科8属,斑翅蝗科6属,剑角蝗科2属,锥头蝗科1属。属级水平上,佛蝗的多样性(0.1357)、均匀度(0.1103)最高,小车蝗的多样性(0.0028)和均匀度(0.0023)最低;亚科水平上,飞蝗亚科多样性(0.1596)、均匀度(0.1297)最高;科级水平上,剑角蝗科的多样性(0.1398)最高,而斑腿蝗科的丰富度(1.7648)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斑腿蝗科的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蝗虫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记录采自辽宁省千山及老秃顶山地区蝗总科及蚱总科蝗虫40种,分属于7科31属,其中32种为辽宁省新纪录,并有2新属5新种及Ⅰ种国内新纪录.本文记述其中的1新属3新种,即辽蝗属Liaoacris新属,黄翅辽蝗Liaoacrisochropteris新种,红翅安秃蝗Anapodisma rufupenna新种,辽宁雏蝗Chorthip-pus liaoning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载河南省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蝗虫共计35种,隶属于3总科、8科、29属,计蚱总科6种,蜢总科1种,蝗总科28种。  相似文献   

10.
霍科科 《青海大学学报》1999,17(5):23-25,28
对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进行昆虫资料调查结果,采集标本2万侏,经整理鉴定有直翅目蝗虫2总科,6个科,18个属,20种,文中对该地区蝗虫区系分布特征与危害状况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苏北稻田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苏北稻田采到4科,7属,9种蝗虫,其中斑腿蝗科5种,斑翅蝗科2种,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各1种。苏北稻田蝗虫群落随季节发生变化,其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6-8月最高,短额负蝗和中华稻蝗是早期优势种类,中华稻蝗,小稻蝗,第二代短额负蝗是晚期优势种,它们占整个蝗虫种类数量的62.3%,占总生物量的56.0%。  相似文献   

12.
经调查汉中地区共计蝗虫2总科,6科,36属,50种,包括了新种(新种另行发表),其中对汉中地区农林业危害严重的属有稻蝗属、腹露蝗属,竹蝗属、网翅蝗属,雏蝗属,飞蝗属及小车蝗属等。  相似文献   

13.
记述2010年7-8月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蝗虫的调查。共采到蝗虫42种,分属于2总科7科23属,内有6新种和1个雌性新发现,即网翅蝗科Arcypteridae的贺兰山牧草蝗Omocestushelanshanensis sp.nov.黑胫牧草蝗Omocestus nigritihialis sp.nov.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的贺兰山棒角蝗Dasyhippus helanshanensis sp.nov.及剑角蝗科Acrididae的白纹金色蝗Chrysacrisalbonema sp.nov.拟短翅拟埃蝗Pseudoeosyllina brevipennisoide sp.nov.贺兰山拟埃蝗P.helanshanensis sp.nov.并有黑翅牧草蝗Omocestus nigripeannis Zheng雌性新发现。附有全部种类各录和分布.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云南已知蝗总科和锥头蝗总科昆虫3科14亚科92属225种(亚种),特有属20属(占21.74%),特有种138种(占61.33%);印度已知4科20亚科158属337种(亚种),特有属37属(占23.42%),特有种127种(占37.69%),此结果表明两地蝗虫区系成分特殊且复杂,云南的特殊性更为明显。丰富度分析表明云南蝗虫属级和种级阶元丰富度均大于印度。两地蝗虫区系成分同源性较小;共布成分以东洋区系成分为主,其次为非洲区系成分,古北区系成分最少。属级阶元的区系交流主要经由以下3条路线:印中亚界+印马亚界一印度亚界;非洲界一印度块体(或Cimmerian块体)一印中亚界+印马亚界;非洲界一欧亚大陆一东洋界。  相似文献   

15.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较大,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同其它科有明显的区别.斑腿蝗科的稻蝗属、伪稻蝗属、拟凹背蝗属、卵翅蝗属的雌性下生殖板相似,剑角蝗科的卡蝗属也和此类似.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部分和斑腿蝗科的种类相似,但各有其独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两种牧草蝗触角扫描电镜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SEM)技术对网翅蝗科牧草蝗属2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牧草蝗属蝗虫有10种类型感受器,毛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的近基部;刺形感受器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锥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中部至鞭节末端;Bohm氏鬃毛集中分布于梗节;芽孢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柄节.  相似文献   

17.
物种的身体大小是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身体大小的频数分布很少呈正态分布或偏左分布,往往为偏右分布,研究的类群主要是在陆生哺乳类和鸟类.选择中国蝗虫(蝗总科,斑腿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在科级水平上检验这些单元的物种身体大小频数分布的正态性.结果表明它们都呈现为高度的偏右分布,即中等大小的种类很多,小的种类的数量急剧减少,大的种类分布得多且具有矮的长尾.斑腿蝗科的偏斜度最大为1.696 1,剑角蝗科最小为1.060 8.中国的地理区域很大,蝗虫身体大小的分布呈现出偏右分布,众数靠近较小种类(小于平均值和中位数);物种小于众数的累积频数(面积)小于平均值或中位数的左边的累积频数(面积).也就是说,在一个给定的蝗虫科级单元,小的物种数比大的少,其原因可能与物种的形成和演化有关.在动物的系统发育谱系中,物种形成常常从小的开始,并且按从小到大的趋势演化.  相似文献   

18.
姚世鸿 《贵州科学》2004,22(4):56-60
研究了贵州蝗总科(Acridoidca)的梭蝗(Tristriapisciforme),僧帽佛蝗(Phlaeobainfumata),花胫绿纹蝗(Alolopusthalassinustamulus),东方凸额蝗(Tranliaorientalisorientalis)和中华剑角蝗(中华蚱蜢)(Acridacinerea)等5种蝗虫的核型。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 XO=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t;NF=23;按相对长度都可分成L、M、S3组,梭蝗、僧帽佛蝗和花胫绿纹蝗为“4C“核型,东方凸额蝗和中华剑角蝗为“4B“核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祁连山草地蝗虫的群落组成、分布和危害,为草地资源保护和草原荒漠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笼罩方法记录笼内的蝗虫种类及数量,针对危害草场蝗虫优势种华北雏蝗(Chorthippus brunneus huaneiensis Xia et Jin)对牧草的危害程度,建立密度与牧草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 祁连山宝瓶河牧场草地蝗虫有19种隶属4科9属.建立了华北雏蝗密度与牧草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3 288X+0.019 59,制定了3~4龄期防治指标为50头/m2.结论 牧场海拔在2 500~3 000 m的草场作为冬春草场,分布着所有蝗虫种类,虫口密度高,牧草损失严重,应该作为防治重点.海拔3 000 m以上为夏草场,蝗虫种类少,密度低,危害小,不需要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较大,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同其它科有的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