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对高校化学教材中杂化轨道理论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大学化学教材中杂化轨道理论难以掌握这一实际问题,对杂化轨道理论的使用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改进和简化.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分子中的非中心原子会和中心原子一样优先采用杂化轨道方式成键的思想,并依据这一思想对杂化轨道理论进行了改进,同时利用改进后的杂化轨道结合各种实例分子,描述了构造分子骨架和判断离域多中心键的基本步骤.改进后的杂化轨道方法容易理解,易于操作,特别是处理含有离域电子的体系,效果明显,对教学和学习过程都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在分析分子的几何构型方面的应用,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研究.相对而言,杂化轨道理论比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范围较广,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应重点讲授.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化学教材中杂化轨道理论应用范围太过狭窄这一实际问题,对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了拓展。举例说明了采用杂化轨道理论比较分子各种可能存在的电子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得出分子的几何结构和离域多中心键类型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子的几何构型是化学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化轨道理论关于分子几何构型的说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sp杂化形成直线型分子,sp~2杂化形成平面三角型分子,sp~3杂化形成四面体型分子,dsp~2杂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两个侧面论述了CrO42-离子中铬的杂化轨道类型是d3S而不是sp3。  相似文献   

6.
杂化轨道的研究常采用量子化学方法。本文从每类原子轨道的总电子云图象的对称性出发,对常见的S—P—d杂化轨道,根据杂化方式,即可确定构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和分子的立体构型。对于等性杂化轨道,还可确定杂化轨道函数。 鲍林和斯莱脱在1931年首先提出杂化轨道理论。开始仅属于VB理论的范畴。后来,MO法中的定域轨道模型也取杂化轨道为组合基函。目前,杂化轨道理论对于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还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人们用图解法来研究杂化,不仅直观,容易掌握,而且也能揭示出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两种途径形成甲烷的分子轨道,研究了对称性在分子轨道及杂化轨道的形成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得出两种方法形成甲烷分子轨道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氮的氧化物成键类型,给出了分子空间构型及结构数据的解释。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推断或化学键键级的计算,依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及键长和键角数据分析理论的合理性,得到理论解释与实验数据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S、P、d轨道的杂化为例,从一个或几个原子轨道电子云整体图象的对称性出发,再结合考虑能量近似原则和归一化条件,根据分子的立体构型,就可得到构成σ—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类型.杂化轨道理论的研究常采用量子化学方法(1—4)。目前,杂化轨道理论对研究多原子分子结构及其性质还是十分有用的。但要推导杂化轨道函数,首先要用群体方法⑥来确定构成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这种方法既要利用群论知识、同时也不直观。本文从一个或几个原子轨道电子云整体图象的对称性出发,讨论了构顾σ——杂化轨道的原子轨道,既σ轨道的杂化方案。对于常见的S-P--d杂化轨道,本文所得到的结论不仅与群论方法完全相同,同时方法直观,物理意义明确,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L.Pauling在三十年代提出的原子轨道杂化,就是指孤单原子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不同原子轨道的混杂。混杂后所得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应用轨道重叠的方法研究分子结构时,原子轨道的杂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偶极矩,力常数及键矩等分子性质的有力工具。此外,在分子轨道理论的计算中,也应用杂化轨道。因此,原子轨道的杂化是个重要的概念。由于研究原子轨道的杂化需要一些群论的  相似文献   

11.
休克尔分子轨道法(HMO)是基于建立共轭分子体系的休克尔行列式或久期方程求解得到该分子体系的分子轨道能量Ei及分子轨道波函数ψ_i的表达式。用该方法对环共轭分子体系讨论时,由于环共轭分子具有特殊的首尾相连环状分子结构,求解其久期方程还需引入较为抽象的假定条件。本文将分子轨道波函数中的“节面数”引入对环共轭分子体系讨论,在分子轨道波函数图中直接标示出节面位置,则求解需引入的相关条件可从图中明显得出,使求解过程直观易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运用全势能线性muffin tin轨道 (FP LMTO :full potentiallinear muffin tin orbital)方法计算了不同压强下MgB2 晶格常数发生变化时的电子结构的变化情况 ,得出态密度的倒数与临界温度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 ,符合BCS理论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MgB2 的超导机制为电—声子耦合BCS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Kondo effect is usually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localized spin moment and itinerant electrons. This interac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a narrow resonance at the Fermi level, which is called the Abrikosov-Suhl or Kondo resonance.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 is an ideal technique for real-space investigations of complicated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many-body phenomena,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the Kondo resonance or d-wave pairing in high-T(c) superconductors. Theory has predicted that similar, Kondo-like many-electron resonances are possible for scattering centres with orbital instead of spin degrees of freedom--the quadruple momenta in uranium-based compounds or two-level systems in metallic glasses are examples of such 'pseudo-Kondo' scattering centres. Here we present evidence for the orbital Kondo resonance on a transition-metal surface. Investigations of an atomically clean Cr(001) surface at low temperature using scanning tunnelling microscopy reveal a very narrow resonance at 26 meV above the Fermi level, and enable us to visualize the orbital character of the corresponding state.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gether with many-body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observed resonance is an orbital Kondo resonance formed by two degenerate d(xz), d(yz) surface states.  相似文献   

14.
运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DFT)中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6种氨基膦酸化合物的缓蚀性能和分子结构进行研究,讨论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和缓蚀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的轨道能量和化合物中苯环的亲电Fukui指数和缓蚀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氨基膦酸的缓蚀性能主要与苯环的得电子能力有关,此类化合物的缓蚀性能主要因为苯环和金属之间形成反馈π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在 6 - 31G 水平上对h -BN进行了几何全优化 ,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构参数 .然后利用优化构型在 3- 2 1G 基组水平上对hBN -V层间化合物的结构单元作了单点计算 .从层间距 ,原子净电荷 ,Mulliken重叠布居的角度 ,分析了这一硼氮层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性 ,得到了与石墨层间化合物理论计算相一致的结果 ,并从理论上预测了hBN -V硼氮层间化合物合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he newly discovered iron-chalcogenide superconductorKxFe2ySe2exhibits a distinct electronic structure from other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s.Exploiting polarization-dependent angle-resolv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we have determined the orbital characters of band structure in aKxFe2ySe2superconductor.To a large extent,we find thatKxFe2ySe2superconductor shares similar orbital characters with other iron-based superconductors,but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we have resolved two highly degenerate electron cylinders around the zone corner in the s and p geometries,respectively,indicating neglig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Moreover,in contrast to the band calculation results,the small electron pocket around Z is found to be mainly consisted of the d z 2 orbital.The determined orbital characters would help to construct a realistic model forKxFe2ySe2.  相似文献   

17.
天然MnSOD活性中心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天然MnSOD的活性中心进行了计算,从电子组态、前线分子轨道、Mulliken重叠布居和NBO分析等方面解释了天然MnSOD的活性,为MnSOD模拟化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晶体中能带的形成、分类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从而说明用轨道理论研究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有着相似的规律性,并举例论述了能带理论在解释各类晶体特性方面的有效应用,以及能带结构与化学键、半导体性能等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概括介绍了控制理论的三代发展过程,叙述了各个控制理论分支的概念、控制思想、结构和优点,着重探讨了现代先进控制理论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最后给出了关于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理论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