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中的普遍规律。在古代浩如烟海的文艺论著中,就有不少著作接触到这个问题,对它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文艺论著《文心雕龙》,就是在这个方面卓有成就的著作。它在《物色》、《神思》等篇对形象思维的一些特点作了论述。特别是《神思》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论中关于形象思维论述得比较好的一篇。《文心雕龙·神思》是探讨创作构思问题的。刘勰总结了前人创作经验,意识到文艺创作构思时思维形式的特殊性,因此,他对艺术思维形式的特征进行了论述。当然,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刘勰,不可能用“形象思维”这一科学的术语来表述。但从他的具体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接触了形象思维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是刘勰在我国文艺理论史上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神思》的内容及对“神思”的不同解释“龙学”界历来十分重视《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并把它置于相当高的地位。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纲,几乎统摄了创作论以下诸篇的各重要论点”。日本学者安东谅也说过:。“如果说《文心雕龙》有划时代的独刨性,是在下篇,可以把下篇开头的《神思篇》作为本书的枢纽来考虑”。《神思篇》的这一地位,正是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决定了的。在这不足千字的  相似文献   

3.
从《神思》看刘勰对陆机想象论的继承与发展黄岳杰艺术想象是艺术思维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活动”,艺术家“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①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西晋太康的陆机在他的代表作《文赋》里...  相似文献   

4.
刘东娜 《科技资讯》2006,(35):166-166
作为《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一篇的《神思》,从艺术构思和艺术想象力两方面对文学创作进行了具体阐释。着重探讨了关于《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虚静,即调节自身的最佳状态来进行艺术创作,以及其中所概括的艺术思维中,主客体的往复交流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虚静说是《文心雕龙·神思》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艺术观念,主要指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状态与创作前必要的心理状态准备。本文旨在对虚静说的哲学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刘勰的《神思》篇中的虚静说来源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神思"是中国独特的古典美学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也被认为是关于艺术创作思维的核心范畴。神思是一种动态的运思过程和思维方式,如水一般流动着不可言说也难以概括,它高于想象与构思,也不同于现今所说的灵感,神思一词包含着中国古代特有的以直觉为主的思维,也显示了中国古人思维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性与完整性。对于"神思"的探讨首先要从《说文解字》出发,从历代"神"与"思"的含义变化出发,从刘勰之前对"神思"一词的运用出发,梳理其对刘勰"神思"的形成的影响,其次通过分析《文心雕龙·神思》总结概括"神思"的特点,最后,讨论"神思"在现今创作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神思”的一个重要的思维特征是浓缩时空。对“神思”的时空意义较早地作全面准确把握的古代文艺理论家是陆机,他在注重思维现时性的同时,更加强调思维的空间性价值,并将时空在现时性的统一中糅合在一起,凸显了思维的时空意义。陆机之后,对“神思”的时空意义做出较为详尽讨论的是刘勰。他关于精神死寂的表面追溯是“神思”时空意义的深化。刘勰追溯的本质不是显示作家艺术家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的心如死灰,恰恰相反,是为了展示心对时空的熔铸能量。无论陆机还是刘勰,他们对“神思”的时空考察都注意到了时空的虚拟性。这不同于一般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心雕龙》创作论之一的《定势》,因为其“势”的概念的多解性,而颇多争议,后人引用也较少,但从“即体成势”人手,我们会发现该文中的所谈“体裁”对“势”规范性作用不可忽视,更值得注意的是“势”作为一种自然的对读者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体裁具有自然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得《定势》与《神思》、《体性》、《风骨》、《通变》一起构成刘勰创作论的最精彩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独具匠心地阐述了“神思”极其丰富的内涵。神思首先关乎想象。晋宋间人宗炳《画山水序》曰:“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晚年宗炳因年老无法登临山川,便画成山水图“卧以游之”,他认为这样同样可以领略山川风光,甚至比真景物还要幽渺深远。他说的“神思”显然含有想象的意思,因为他的“卧游”主要是要依靠想象的。与刘勰同时的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也说过:“属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无象,变化不穷。”刘勰《神思》篇说神思的功能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  相似文献   

10.
以创作出极其符合当地场所精神气质的作品—《逍遥游》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共艺术作品创作过程,阐明作品所在地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这种独特性是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思维符号化、行为化,进而用公共艺术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重塑本土文化精神。通过对作品创作过程的发掘,提炼出一种符合社会当代发展的公共艺术设计思维方式,以此为指导进行系统创作,最终达到一件或一系列“有社会意义的核心思想、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公共受益”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1.
艺术设计从本质上讲求的是创新,追求创新和超越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始终,一切适之以发展的因素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领域中,创造性思维科学合理的运用能极大拓宽学科专业的发展思路,指导实践具有建设性的向前发展。它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同时,创造性思维也是作为优秀设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进行一切设计创作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设计过程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新的产品或形式。设计产品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创造性。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及个性化艺术设计语言,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构思、新方案,突显设计产品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扩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将成为艺术设计中第一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设计过程的本质在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新的产品或形式。设计产品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它的创造性。运用创造性思维规律及个性化艺术设计语言,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构思、新方案,突显设计产品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扩展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将成为艺术设计中第一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般认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认识是纯粹的认识活动,它把实践活动看成了理性认识自我的中介环节。其实,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本身就是实践理性思维,它是艺术主体作为绝对理性主体的自我意志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理工科教学语言的特点,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以语言美使学生在愉悦中高效的学习;艺术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语言准确、鲜明,讲课生动,优美、亲切,能深刻地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把书面语言中的学术语言(概念、原理、定理)转化成生活语言,将其与生活、生产、科研实际联系起来,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形象化的空间形象,因果关系链、群、网,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善于把实际生活现象、过程概括成专业术语,形成书面语言,以便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室内设计与美术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培养设计思维和确立艺术表达两个方面,说明了创造性思维是设计能力的基础。提出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是艺术表达的必要前提,惟有创造力的培养才是美术设计教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他是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本文主要从德彪西的生平、创作背景、创作技法、配器手法入手来剖析其作品《大海》的创作魅力和艺术特点,旨在通过对德彪西的人生经历及艺术创作加以分析和介绍,将他的创作思想置于大文化背景下的开放视角中,希望以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对作曲家的创作活动予以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力求做到科学、细致地阐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艺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艺术教育的思路及对策,列举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