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手性合成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以手性催化剂催化完成的有机化学反应在手性化合物的制备中具有重要地位。壳聚糖作为含有手性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手性催化剂的制备。主要介绍了基于壳聚糖为载体材料的典型固载型手性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脯氨酸衍生的催化剂在“达菲”合成中的应用,凸显了有机催化作为新的催化方式在药物合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三种咪唑磺酸基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棕榈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研究.探讨了有机阳离子磺酸基上的酸性催化点位与多酸Brnsted酸性催化点位协同作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IMPS]H2PW12O40(MIMPS=C7H13N2SO3)在醇酸物质的量比11∶1,催化剂用量0.06 mmol,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5℃时转化率达98.3%,催化剂可循环使用6次.  相似文献   

4.
合成廉价燃料电池催化剂是电化学新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基于聚多巴胺的还原性,温和条件下在聚多巴胺包裹的碳纳米管上原位合成了Pt-Pd纳米粒子.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循环伏安法(CV)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该催化剂对氧气的电化学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在0.5M H2SO4介质中,氧气能够在该催化剂表面发生4电子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5.
在有机氟化学领域中,α-氟代羰基化合物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在有机合成中也可以作为合成砌块,其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不对称亲电氟代反应是直接构建α-氟代羰基骨架的有效方法,主要用到的催化剂包括钌、铜、钪为催化中心的金属催化剂和奎宁、手性有机磷酸为主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介绍了最近催化对映体选择性亲电氟化反应领域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新型复合杂多酸钠米粒子H3PW12O40/SiO2,并用于催化合成双酚A;用IR、XRD、TEM等研究了它的结构形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溶胶凝胶法得到的纳米复合杂多酸催化剂,双酚A单程收经达到65.5%。  相似文献   

7.
相转移催化是一类合成技术,将固相或水相的有机或无机盐转移到有机液体中与有机可液物反应。 相转移方法应用于聚合物合成和改性。包括四部分:1.相转移催化自由基反应,丙烯酸类单体的聚合。2.冠醚用于双烯阴离子聚合和共聚合。3.相转移催化用于缩聚—聚醚的合成。4.相转化催化用于聚合物化学改性。  相似文献   

8.
用电化学还原法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多碳化学品最近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所有的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ERCO2)催化材料中,Cu基材料因为对中间体CO良好的吸附性能表现出较高的C2产物选择性.为此首先介绍了ERCO2反应机理以及常见的反应器类型;再总结了5种代表性的Cu基催化剂(单金属、氧化物衍生、金属有机框架、合金和非金属修饰)及其在ERCO2选择性合成乙醇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阐述了Cu基高活性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如缺陷工程、形貌控制、晶面工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效应等;最后展望了高效ERCO2催化剂制备乙醇所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磷钼酸,含氮有机配体作为起始原料构筑多酸基复合物,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研究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活性.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目标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目标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双波长法研究其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活性.结构分析表明复合物属于三方晶体,P-31m空间群,稳定的结构框架成功的防止了多酸的流失.新复合物对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应为85℃,反应时间应为25min.合成了一种新型多酸基复合物[K10tz6][HPMo12O40]·4H2O,且是一种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绿色、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石墨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成化学角度,按反应类型综述了石墨催化剂在有机化学中应用研究进展,引用文献30篇。石墨催化有机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在催化合成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SnO2的微乳液法合成及其气敏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液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采用X射线衍射(XRD)检测了产物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由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正庚烷和正丁醇组成的微乳液所制得的SnO2具有四方结构。用该粉体制成厚膜型旁热式气敏元件,测试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为5V时气敏元件对甲醇、乙醇、丙酮、正丙醇等有机溶剂的还原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正丙醇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检测空气中浓度低至5ppm的甲醇、乙醇、丙酮和正丙醇蒸气。所有气敏元件呈现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变化的较好的灵敏度,可望用于制备价廉的对多种气体的浓度进行测定的气敏元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一水硫酸氢钠复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由正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高收率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探讨了一水硫酸氢钠复合催化剂用量、正丁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带水剂的选择等因素对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醇和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2∶0.072,助催化剂在0.1 g、带水剂5 ml时,回流分水4h,酯收率达92.0 %,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3.
磁场对正丁醇与乙酸酯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发现在0.3T磁场强度下乙酸与正丁醇混合酯的生成量最高,正丁醇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的下降率最大,IR显示经磁场处理后,正丁醇的羟基伸伸缩振动吸收峰变窄,表明,磁场能够降低体系内分子间的氢键缔合,增强醇与酸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水稻基因组文库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经Sau3AI部分酶切的产物经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正丁醇浓缩后,以1∶1的摩尔数比和载体臂连接.包装后测定,文库滴度达到106pfu/ml;随机酶切重组克隆显示,插入片段达到预期的15~23 kb之间,提示该方法适于植物材料高质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有利于分离完整的基因序列及其调控区.  相似文献   

15.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一水硫酸氢钠催化正丁醇与对羟基苯甲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研究结果表明,硫酸氢钠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酯产率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对经基苯甲酸/正丁醇/硫酸氢钠的摩尔比=1:2:0.072,回流分水5h)下,所得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产率为92.8%.该催化剂易于回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绿色增塑剂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柠檬酸三丁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塑料增塑剂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为此,本文研究了六水合溴化镁催化一水合柠檬酸与正丁醇酯化合成绿色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条件,通过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酸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 mol%,酸醇物质的量比1∶5.5,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为4 h,酯化率可达到98%以上。上述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酯化率高,价廉易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SO2-4/TiO2固体酸为催化剂,马来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马来酸二丁酯,讨论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O2-4/TiO2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2.4%,醇酸摩尔比4、回流状态下反应1.5 h,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96%,且催化剂性能稳定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将硝酸镍和硝酸铁分别溶于水、甲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然后通过高速剪切分散在重油中,脱除溶剂后在350℃下采用升华硫预硫化成为分散型镍、铁催化剂,用于重油-煤加氢共炼。结果表明:与水溶性镍、铁催化剂相比,有机溶剂化的镍、铁催化剂前体在重油中由于黏度较小和相容性较好而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并且DMF做溶剂的性能优于甲醇;预硫化后甲醇化的镍、铁催化剂颗粒分别可达50和120 nm,而采用DMF相应的催化剂颗粒为10~40和30~50 nm,并且催化剂粒径均匀;在420℃、1 h、冷氢压8.0 MPa和煤与重油质量比1∶3的反应条件下,与以水为溶剂相比,采用甲醇或DMF为溶剂,尤其是DMF制备的镍、铁催化剂更能明显改善轮古常压渣油、Du-84特稠油与神华烟煤以及内蒙褐煤的加氢共炼效果;有机溶剂化制备的镍、铁催化剂在硫化和共炼条件下不容易聚结失活,并且DMF作溶剂的性能优于甲醇。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氯化铁(FeCl2)在苯乙酸和正丁醇酯化反应中的应用,讨论了氯化铁催化合成苯乙酸正丁酯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探讨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带水剂等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重复利用研究,产品经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4,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3%,反应时间4 h,产率达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