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所建立的2002年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细化社会核算矩阵(Social Accounting Matrix,SAM)的基础上,通过SAM乘数的分解,从不同商品及服务消费和不同收入分组两方面对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净开放效应进行分析,并将账户乘数和固定价格乘数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居住、食品和交通通讯是目前江苏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但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和医疗保健消费重视程度不足;第二,除最高收入户外,江苏各收入阶层对家庭设备及服务具有较大的消费欲望,消费潜力巨大;第三,中低收入及以下收入阶层对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欲望非常强烈,政府应该在相关福利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以促进这两类消费的良性发展;最后,为继续保持江苏农村居民交通通讯的发展,政府仍然有必要加强农村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居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信贷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乘数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行信贷作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可能通过内生增长的形式表现出乘数效应, 使得开发投资总量快速增长.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房地产开发投资中银行信贷资金的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信贷的乘数效应确实存在;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乘数大小进行了估计, 测算了乘数效应的收敛时间.基于模型结果对我国银行信贷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紧缩性信贷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显著影响,而刺激性信贷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地区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对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区域间反馈效应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进一步解释了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与区域间反馈效应的经济含义,考察了这三种乘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关于它们的乘法分解与加法分解的一致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一以最终使用为出发点的测度方法.文章最后对中国与同中国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9个国家与地区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进行了简单的测度.  相似文献   

4.
依据合约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大陆商品房预售市场较为常见的固定价格合同.首先研究不存在融资的固定价格合同,发现固定价格合同存在激励,但是,隐藏着不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开发商在分享合同产出的同时却没有承担相匹配的风险,造成合同激励不足;其次,建立一个更接近现实(考虑融资和税收)的一般模型,并应用于宏观调控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允许开发商通过预售融资可以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最后,构建了宏观调控函数,研究了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变量的协调变动对期房市场进行调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凯恩斯投资乘数能够直观地反映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无法体现投资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国民经济产生的灸面影响.通过对四部门凯恩斯投资乘数的绿色调整,初步阐明投资乘数绿色化的思想;考虑到四部门凯恩斯投资乘数忽略了投资本身的派生能力,导致投资乘数的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存在差距,故将派生投资补入总需求增量,建立总需求乘数,再以总需求乘数为基础,设计了更逼近现实情况的绿色总需求乘数,并进行了实例测算.研究表明:核算绿色总需求乘数能够引导政府避免将资金过多地投放于经济效益、环境成本双高的地区,中期绿色总需求乘数的变动趋势可以为调整地区投资结构、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含所有制结构的国际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不同类型需求驱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增加值形成的模式.主要结论为,中国内资企业在提供最终需求品时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驱动效应十分显著,中国外资企业通过最终品供给对自身增加值形成的贡献较大但低于内资企业.国内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在中国内资企业、外资企业总增加值中的占比最高且逐渐增大,而国外中间需求、国外最终需求引致的增加值比例较小并不断下降.各类需求对中国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增加值影响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之外世界各经济体市场需求的转型升级,将通过逐渐变大的乘数对中国内资企业增加值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虽然中国外资企业的本地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核心生产活动大多还是在其内部进行,外资的溢出效应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7.
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联合国 1 99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SEEA)通用框架的基础上 ,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特征 ,结合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以及我们自己已有的工作积累 ,对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CSEEA)整体设计 ,尤其是其核算矩阵的具体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  相似文献   

8.
在联合国 1 99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SEEA)通用框架的基础上 ,围绕中国新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特征 ,结合国内外有关最新研究以及我们自己已有的工作积累 ,对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 CSEEA)整体设计 ,尤其是其核算矩阵的具体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  相似文献   

9.
几种重要的投入产出乘数和居民部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如何以投入产出模型和简单的投入产出乘数为基础 ,计算和分析居民部门诱发的投入产出乘数问题作了探讨 ,提出了以扩展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居民部门诱发乘数的方法 .介绍了产出乘数、居民收入乘数、劳动力乘数等几种重要乘数的概念 ,以及简单乘数和考虑居民消费诱发作用时乘数的计算分析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构建非线性MS(M)-AR(p)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西格玛趋同演化的区制转移过程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化总体上具有西格玛趋同性,并且趋同性变化可以划分为"趋异区制"、"稳定区制"和"趋同区制"三种区制;多数消费支出在"趋同区制"下的变化强度大于"趋异区制",具有非对称性;各项消费支出基本上逐步转向变化强度较小的"稳定区制",并且总体上具有趋同性;各项消费支出的三种区制具有一定稳定性,并且区制间更可能发生相邻区制转移;不同区制间的转移受到消费倾向等因素影响。需要通过有效政策设计强化城乡居民消费趋同性,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11.
消费税改革必须立足于增大社会福利.本文将商品税费调整的福利占优方法从个体数据推广到组数据.在收入边际效用递减且大于零的一般假设下,组数据集中度曲线可以用于表达商品福利占优的基本命题.收入弹性是描述商品福利占优的一个重要性质,这里引入不平等厌恶参数,同时给出精确计算样本拓展收入弹性的组数据方法.利用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省域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对城镇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消费类别的补贴,对农村居民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类别的补贴都可以提高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这些结果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商品税费调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系统工程》2007,25(4):110-113
由于确定性时间趋势项代表了经济发展等的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故本文首次基于带有非参数时间趋势项的半参数模型对我国1978~2005年的消费收入进行了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收入是消费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趋势项的影响也并不是如很多文章描述的那样具有直线形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针对少数民族群体的食品消费行为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而这部分群体在我国的饮食消费中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消费群体,因此有必要对其消费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肉类消费以羊肉为主,所以本文以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居民羊肉消费为例,利用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少数民族居民饮食习俗、食品质量安全等因素对其户外羊肉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饮食风俗的关注程度、消费环境的关注度、对羊肉质量安全的关心程度、家庭年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居民的户外羊肉消费行为;重大节日消费的重要程度、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少数民族居民的户外羊肉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4.
Investigating the indirect tax burden of resi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tax 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tax burden transfer. In this paper, a long term MRIO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in China. We simulate the flow of valueadded tax, consumption tax and business tax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30 provinces(except Tibet)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ws in the IO table, we obtain the real burden of three indirect taxes on urban residents, and discuss the transfer of tax burden among region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s in tax burden among regions. The real tax burden shifted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middle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Indirect tax aggravates the income ine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indirect tax in China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regression.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e think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the following policy changes: 1)Giving more consideration to the consumption terminals; 2) Adjust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regional taxation; 3)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the western region.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面板Biprobit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2005-2011年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遭受消费信贷约束的程度及其所导致的福利损失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83.7%的样本农户遭受消费信贷约束,其中,55.2%的农户遭受完全约束,24.2%的农户遭受部分约束;由于信贷约束,样本农户的纯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平均减少了13.7%和25.6%.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开发品种多样的消费信贷产品和工具,增加农户消费贷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城镇家庭横截面与时间序列结合资料建立了食品消费函数。结果表明地区因素是很重要的食品消费因子。对我国南方与北方家庭进行比较说明,在食品消费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部分南方高收入省区的恩格尔系数比北方低收入省区要高。本文仅用五年数据,引入25个变量,从而消除了时间序列资料不足对经济计量模型应用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居民收入与城市经济水平的空间自回归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城市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根据2001年江浙沪25个城市的数据对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数据中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在综合了空间特性的空间自回归模型中,参数估计值与普通回归模型的估计值相比有显著的不同,研究还发现,居民收入水平除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还与周边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拓展并运用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模型,从消费角度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嵌入式碳足迹(Embedded Carbon Footprints,ECF)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分析了ECF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ECF空间分异明显,呈显著的经济、地理集聚特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ECF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模式、气候、文化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