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佳 《科技信息》2011,(22):I0287-I0287
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庸之解析     
中庸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和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既是一种高明的思想方法,又是建立在儒家道德学说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原则。作为伦理道德原则的中庸是在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指导下得出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当代中国,人们更应该认识、发扬和运用先人留下来的中国智慧,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儒学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儒学不仅是在中国,也在全世界的范围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处处体现着先人非凡的智慧。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西方管理的某些思想和中国的传统儒学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虽然两者分属不同的文化,这就给我们现代人以灵感,我们应从中国文化之根源去找到对现代管理有益的观点,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古敬语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古敬语指夏、商、西周时期上古先民语言生活中所运用的那些带有敬谦礼貌色彩的词语。上古敬语是上古先民在创造上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伟大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天神灵物敬威 ;酋长帝王尊崇 ;先人先祖崇拜 ;上下卑尊观念 ;敬德保民思想 ;语言文明规范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火器和弓器时代。中国的先人通过有巢、燧人、伏羲和神农等氏族的发展进步,进入三皇五帝时代,黄帝代表的进步力量将中华民族的雄起推进到高峰。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相继主政,从夏禹开始,中国的远古历史结束,进入夏商周时期。  相似文献   

6.
张敬煜 《科技信息》2008,(32):237-237
在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中,汉代墓葬中常能发现有大量金玉随葬,亦常发现墓主尸身不朽。汉代人为了维持先人的尸体不朽采取了种种方法,其深层次的主观思想因素是他们的灵魂观念。而这种灵魂观念极有可能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种死后信仰。  相似文献   

7.
于红 《科技信息》2011,(20):I0053-I005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等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四个重要工程:是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8.
古诗,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国农业文明的特点,导致古代中国工程性非自愿移民法律制度有着强烈的行政性,而“集团本位”的传统道德和立法思想更强化了移民的牺牲精神。在西方法学概念和逻辑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工程性非自愿移民制度的运作仍然是“纯中国传统式”的。  相似文献   

10.
本人通过中国方块字来了解先人社会生活的相关信息,从而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对我们学习汉字产生极大的兴趣。对我们灿烂的文化传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传说和史籍记载中,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领导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开拓了华夏文明,也孕育出管理思想的萌芽。论述了炎帝神农氏首创原始农业并教民耕种、发明和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和方法等农业方面的管理思想,在制度方面规定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制度、首辟原始市场和交换制度、创立择地而居的定居生活制度等制度管理方面的思想;分析了炎帝精神文化中的务实精神、公平和谐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及勇敢拼搏和无私奉献精神对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夏先民曾经在丛林中度过了漫长岁月,通过植物获取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大部分物质。文章以《尔雅》“释草”、“释木”两单元为切入点,探讨祖先用植物为器物制造经济作物的辉煌,通过古汉语名词分类系统,考察符号世界与实物世界的关联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史上所造就的诸多先王圣祖中,伏羲和大禹的形象及其所负载的内容,显得最为丰富和完整,从原始信仰和民俗的角度讲,也只有他们两人几乎体现了全部的要素,将生殖神、图腾神、发明神、文化神和社稷神集于一身,可称之谓“全能型”始祖。其内涵乃是新石器时代整个历史文化积淀的浓缩与提炼。如此丰满而明晰的形象,其发生离不开核心文化区的依托。伏羲所依托的以大地湾为中心的渭河流域文化和大禹所依托的以河姆渡、良渚为中心的宁绍平原文化,分别被誉为我国南北两处新石器文化的光辉代表。“全能型”始祖的酿造过程比较复杂,存在着文化上的后果叠前和前果累后的“双向整合”现象。这个人物不一定受严格的时空限制,关键在于符合体现本民族发展足迹的需要,并能够在面向未来时成为新型共同体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民族成员的祖先来源不同,从文献分析、科技实验中证实,汉族和国内少数民族及国外一些民族之间,在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群体单凭祖源来追求自身民族成份的更改,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的民族认同重构,不利于国家民族确认政策的稳定实行。宗族文化突出的是祖先认同,民族称呼是国家赋予的,在确定民族称呼上应立足于文化认同的识别。  相似文献   

15.
春秋之际,礼崩乐坏,孔子出于救世之弊,大力提倡孝道,把周人具有政治伦理意义祖先崇拜的“孝”的思想发展改造为一种对在世父母的“生孝”为核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道德修养,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思想体系的立足点和根本点。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与工作都以“平安”环境为前提。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平安”都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保障。由于“平安”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先民非常重视“平安”理论建设。仔细研读《周易》,不仅可以发现先民们对“平安”生活的渴求,而且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当代建设“平安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虞祭考     
虞祭作为一个先秦儒家礼仪,涵盖了礼器陈设、与祭者位、设馔飨神、三献之礼、侑食辞神等具体仪式内容.虞祭在《仪礼》、《朱子家礼》及近现代关中地区丧葬礼俗中的沿革不仅在细节上反映古老的民俗信仰与文化,而且在总体上以教化的方式通过生者与死者层面实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家族模式的功能秩序与亲情伦理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先民原始宗教中的生殖崇拜无疑是汉字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源泉。先民非常重视生育,从而也就特别崇拜生殖器官,这样生殖崇拜作为先民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原始宗教观,必然地从汉字的构造中得到体现。因而也就使得汉字能够体现和映射出先民的一种思想观念的变迁及其进步。  相似文献   

19.
酒是传承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一条丝线。我国先民对酒的认识,在很早以前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影响到农业、医药、礼仪、政治、神灵等多方面。通过对《说文解字》酉部字的分析,可管窥我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20.
马飞 《洛阳大学学报》2007,22(3):101-102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琮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散发着浓郁的气息.它在静止状态中凝聚着张力;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中,它当然又能造成一种静穆和神秘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