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和穗着粒数对各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农艺性状均对不同品质性状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穗实粒数对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结识率对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胶稠度、长宽比正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株高对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呈负相关达显著水平以上,播始历期对垩白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对整精米率负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通过对外观品质与其它品质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宽比与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垩白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垩白度与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胶稠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9823和9优41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测定了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增加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对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RVA特征值没有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温度等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特别是软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垩白性状、粒型以及糊化温度等重要品质性状在软米水稻材料中的变异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4.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的一类旱稻种质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栏稻群体的稻穗普遍较长,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普遍较高,水分含量普遍较低,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干基)含量均未超过1.6%且胶稠度均为100;山栏稻群体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主要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的农艺性状有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结实率与主要品质性状关联度较高,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株高与粒长(长宽比)、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山栏稻优良品系选育和水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与稻米碾磨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品种植酸含量不同,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存在差异,在早稻、中稻、晚粳类型品种和籼型杂交晚稻中,植酸含量与整精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碎米率、垩白率、垩白度、乳白米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籼型杂交晚稻的垩白率,乳白米率未达显著。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区试籼型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593-2002,对2003-2005年福建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282份籼型杂交稻新品种的11项稻米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3年3种稻作类型杂交稻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较小,而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的差异较大,相应性状的变异系数表现趋势较为一致.以5项评价指标的优质达标率综合评定的优质达标率仅为2.78%~16.12%,尤以早籼杂交稻表现最差.中籼和晚籼杂交稻优质达标率年度间提高较快,2005年比2003年分别提高了34.33%和15.57%.根据福建省稻米品质现状,我省稻米品质改良应以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整精米率,兼顾其它品质指标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及数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建  闵炜 《江西科学》1998,16(3):162-165
对150个籼、粳、糯型水稻品种,在出糙率、精米率、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糙米蛋白质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方面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是糙米蛋白质含量、胶稠度等。将全部品种与品质指标在同一平面作因子聚点投影图,可划分为3区,以此进行数量分类;同时从投影图可看到,糙米蛋白质含量与长宽比、精米率与糊化温度、出糙率与直链淀粉含量都存在较高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遗传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小麦试验田选用18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与穗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及穗部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品种差异;总戊聚糖含量与穗数、结实小穗数呈显著遗传正相关,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穗粒数、穗粒重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与穗数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之间的直接通径系数与其遗传相关系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玉米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农艺性状的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玉米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含量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通过一定的育种途径可以将高蛋白高产、高蛋白矮杆,高蛋白高油、高油高产、高淀粉高产与矮杆早熟等性状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用七丝占/外选35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简称RILs群体)为材料,对控制稻米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到2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TLs,位于第6染色体上;在第2和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与稻米垩白有关的QTLs,说明稻米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两个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通过对稻米垩白与直链淀粉含量的表型相关分析和条件性状分析表明,稻米垩白与直链淀粉含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穗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育成的桂花香品系及目前广东优质稻生产中3个当家品种的主要穗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优质稻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与冠层3片功能叶的叶宽、灌浆期叶面积指数(LAI)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每穗实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呈负相关。试验结果说明,在一定株高范围内,适当增加冠层3片功能叶的叶宽、减小这3片功能叶的张角,同时增加叶面积指数、茎秆直径是优质稻株型改良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2.
优质水稻桂花香品系农艺性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调查新育成的优质水稻桂花香品系及目前广东优质稻生产中3个当家品种的主要农艺性。调查表明,桂花香品系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株高在90-100范围内,适当增加分蘖能力、减小冠层3片功能叶的张角和增加叶面积指数(LAI),是优质稻株型改良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沈农265等33个辽宁省主栽品种及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试材,研究穗部性状与茎叶性状关系的结果表明,单株有效穗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每穗粒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剑叶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剑叶和倒2叶鞘长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倒1节间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倒3节间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遗传背景相同的籼粳中间型重组自交系(RIL)9个品系与5个籼、偏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的F1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以单株产量、穗实粒数、株高和穗总粒数表现的优势较强,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的优势较弱;F1单株产量仅与父本穗长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父本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父本抽穗天数和千粒重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的抽穗天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的获得关键在于要协调好产量目标、亲本产量构成因素和其杂种优势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4个不同直链淀粉(AC)含量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研究籽粒淀粉积累规律及其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积累速率、支链淀粉积累速率、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所有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15 d增幅最大;支链淀粉含量在花后5~20 d有一个极显著增加的过程,B6优4761增幅最大.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发现,直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大积累速率的高低,而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早晚和活跃积累天数的长短决定了支链淀粉积累量的高低.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直链淀粉积累量、积累速率及GBSS活性最大值显著大于其它水稻品种;糯稻品种成糯88在花后15 d的支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最大,但其籽粒SSS活性较低.灌浆后期,高AC含量品种菲优188的籽粒千粒重明显大于其余水稻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所有水稻品种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与GBSS、SSS活性呈正相关,说明籽粒淀粉积累量的高低还受到GBSS和SSS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目前两系杂交稻大量应用的籼型水稻"93-11"和实验室已转化只含双份反义蜡质基因无抗性基因和报告基因纯合水稻"B3"为亲本,通过杂交和多次与"93-11"水稻回交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反义蜡质基因,将双份反义蜡质基因渗入到"93-11"水稻品种中,获得两种改良类型"93-11"水稻新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考察、拷种以及糙米重量和体积分析显示,除了千粒重、糙米重量和体积,两种改良后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都与"93-11"对照水稻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改良后水稻蜡质糙米的直链淀粉含量(5.39%和5.01%)均比"93-11"对照(14.06%)极显著下降(P0.01);同时糙米胶稠度分别为93 mm和101 mm,与"93-11"对照(48 mm)比较也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研究为今后改良以"93-11"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食味品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籼粳杂种多倍体结实情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10个籼粳交组合的二倍体和四倍体为试材,研究了加倍对每穗总粒数、每穗实数数和结实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倍对结实率等性能的影响因组合不同而不同,四倍体籼粳杂种的结实率显高于二倍体,加倍正反交的结实情况也有影响,要提高籼粳多倍体的结实经,应注重同时增加总数数的实数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