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北京市远郊东三岔地区一处废弃的铅锌尾矿中筛选到一株强高度抗镉的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Biolog快速鉴定、部分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此菌株为成团肠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抗性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极强的抗镉能力,最小抑制浓度(MIC)达2 000mg/L,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菌种和解磷能力为依据,利用平板检测法和磷钼蓝比色法选出5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以不同配比培养后进行了解磷能力的比较。结果表明,所用解磷菌株都能在以卵磷脂为唯一磷源的平板中形成菌落,说明菌株都能分解卵磷脂供其自身的生长发育。HDBP2与HDBP5、HDBP2与HDAP1、HDBP6与HDFP1、HDAP1与HDBP6配比时会提高菌株解有机磷的能力。不同菌株组合的发酵液在解有机磷反应前后p H值均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数值与菌株的解有机磷效果之间并不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异淀粉酶的细菌YDF30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从大量的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HY19,酶活力达230.1U/mL,比原出发菌株提高了4.08倍。  相似文献   

4.
利用包埋法将耐铬菌株——柠檬绿木霉NG01孢子固定在PVA-SA-PDA小球内,在此基础上设计动态反应器,分别探究了固定化NG01小球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动态反应器还原Cr(Ⅵ)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固定化NG01小球直径为2~5 mm,球体完整性较好,内部孢子具有活性;固定化NG01小球对Cr(Ⅵ)的还原能力远高于游离菌体,处理50 mg·L~(-1)的Cr(Ⅵ)废水可重复利用17次以上;在反应温度30℃、 pH 8和水力停留时间5 d时,动态反应器对Cr(Ⅵ)的还原率高达97.73%。  相似文献   

5.
两株产纤维素酶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区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共15株,采用刚果红染色的初筛平板获取透明圈较明显的菌株8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并测定酶活,得到2株酶活较高的菌株,分别编号为X18和X10-1-2。这两株菌均为G( )、形态杆状、可产芽孢、好氧,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6.
菌株Y5-11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自养脱氮能力。菌株Y5-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高度同源(99.72%)。获得了菌株Y5-11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菌株Y5-11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5-11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在碳源利用上较为接近,但两株菌株在生长温度和硝酸盐还原方面存在差异。菌株Y5-11有17个特有基因,其在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上与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19.37%和21.09%。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5-1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5-11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生物学方法,从俄国生物制剂Ленойл中筛选出一株可降解长链烷烃的优势菌株,该菌株可利用柴蜡碳源为唯一碳源和能源.通过对该菌株在不同温度、pH,以及不同柴蜡碳源初始浓度下的生长量和柴蜡碳源降解率的研究,确定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适pH为7.6,可在柴蜡碳源初始浓度可达20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并有较强的柴蜡碳源降解能力.在10℃、pH为7.6、培养基体积25 mL、接种量为10% (v/v)、摇床转速在170rpm的条件下,培养6d后可使400 mg/L的柴蜡碳源降解率达87%以上,可用作长链烷烃污染的微生物修复领域.  相似文献   

8.
花椒挥发油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了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扩散法、平板扩散法研究了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主要含有烯醇及其酯类、萜烯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花椒挥发油对6种细菌和5种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或MFC):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00mL/L,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为12.50mL/L,沙门氏菌为6.25mL/L,黑曲霉、青霉、黄曲霉、酵母为12.50mL/L,根霉为25.00mL/L.高温加热减弱挥发油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异养硝化菌提高好氧颗粒污泥脱氮效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配置污水,研究兼性细菌较多的活性污泥.首先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mg/L,COD浓度为1000 mg/L,溶解氧10.0 mg/L条件下筛选培养出好氧异养菌占优的脱氮性能较强的活性污泥.然后通过控制SBR反应器曝气量(溶解氧先后为2 mg/L、6 mg/L、2 mg/L),创造利于某些好氧异养硝化菌生长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愈创木酚-PDA平板显色、Azure-B蓝色平板脱色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从腐木中筛选到木质素酶高活性菌株Lys3002.经ITS测序分析和形态观察,Lys3002鉴定为毛栓菌(Trameteshirsuta).采用液体摇瓶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野生型菌株Lys3002的木质素酶系中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是:麸皮20g/L,豆饼粉6g/L,培养基初始pH6.0,MgSO4·7H2O0.5g/L,CuSO4·5H2O0.05g/L,MnSO40.05g/L,培养温度30℃,发酵周期5d,漆酶活力高达597.82U/L,具有深入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以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基因组的DNA作为模板,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结构基因dctA的全长序列;将其连入lac启动子下游,构建带有LuxAB基因标记的pTR-Plac-dctA重组表达载体。利用三亲本杂交技术将表达载体转入费氏中华根瘤菌中,构建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研究表明,转基因工程菌株侵染大豆幼苗后与出发菌相比,固氮酶活性有了显著提高,为提高大豆产量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变异株St-9308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紫外线多次诱变,使糖化酶的活力比原菌株提高,并对其产酶条件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降低矿(温)泉水中氟含量的H-W-L法.该法可将氟含量8.4毫克/升以上降至0.55—0.65毫克/升,并能保持原矿泉水的良好特性.方法简易.  相似文献   

14.
将下颌后磨牙及其桩核修复体包埋于复合树脂模拟的牙周组织中,形成18 mm×16 mm×22 mm的包埋块,利用数字化光学测试手段得到两者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变,并对其进行了力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同级载荷作用下,桩核修复体的应变大于原始牙,建议避免使用过大的咀嚼力;(2)桩核修复体虽然充分利用残根的生理几何特征,但分散牙体传递的[牙合]力却是一个渐进过程;(3)光测技术为口腔医学领域提供了另外一种有效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循环活性污泥工艺CASS在设计中反应区配比多取自经验值,生物选择区、兼氧区,主反应区体积采用1∶5∶30的较多.为了在北方地区运用提供反应区配比的理论,试验进行了不同反应区配比对CASS工艺影响的研究.在反应区配比分别为1∶5∶30、1∶8∶27、1∶11∶24的情况下,进行了120个周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区配比在1∶8∶27的情况下有最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总氮的平均出水含量为6.1 mg/L,总磷的平均出水含量为0.46 mg/L.反应区配比在1∶11∶24的情况下处理效果最差,但各项指标仍可以达到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6.
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C反应蛋白(CRP)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人血清中的GPI浓度,用散射比浊法测血清CRP浓度.结果显示RA患者GPI、CRP水平分别为(2.05±1.85)mg/L、(25.3±8.24)mg/dL,GPI、CRP阳性率分别为64.29%、71.4...  相似文献   

17.
探究水葫芦对Cr(Ⅲ)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水葫芦在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20,25 mg/L的Cr(Ⅲ)培养液中生长4周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了水葫芦根和叶中Cr(Ⅲ)的质量浓度,并计算了水葫芦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转移因子(TF).水葫芦对Cr(Ⅲ)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性,生物量随着Cr(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Cr(Ⅲ)质量浓度为25 mg/L时,根部叶片出现了萎黄现象.根的Cr(Ⅲ)质量浓度高于1 000 mg/kg以上(培养液质量浓度≥10 mg/L时),说明水葫芦对Cr(Ⅲ)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在Cr(Ⅲ)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根和叶的BCF最大,分别为213.23和5.86;在Cr(Ⅲ)质量浓度为5 mg/L时,水葫芦的最大TF值为0.066,表明Cr(Ⅲ)主要蓄积在根部.水葫芦作为根和叶可以同时收获的浮水作物,将其用于Cr(Ⅲ)污染水体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ClO2氧化/粉煤灰吸附协同体系对一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ODcr为750mg/L、色度为250倍的1000mL印染废水,当溶液的pH为4.0,ClO2用量20mg/L,粉煤灰吸附用量2.5g,在合适的反应和吸附时间下,处理后的废水CODcr<100 mg/L,色度<40倍,达到了国家纺织染整工业废水的排放要求(GB4287-92),本文同时对二者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