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了一种利用价廉易得的海水中的镁盐来脱除污水中无机砷的新方法──镁盐脱砷法。试验结果表明;脱砷比较彻底,成本也较低廉,很适于临海工厂使用。 试验考查了污水中砷含量、砷的价态、镁砷比以及介质条件等因素对脱砷效果的影响。找出了在pH为 9.5-10.5,镁砷比为8-12时脱砷效果最好。三价砷比五价砷较难脱除。利用分段镁盐脱砷、氧化镁盐脱砷及混合镁盐脱砷均可降低镁盐用量和提高脱砷效率。同时,还进行了五升规模的扩大试验。 试验还考查了利用碱厂废渣苛化泥代替石灰及利用盐场副产的卤块代替海水提供镁盐来进行脱砷,也获得了同样良好的脱砷效果。  相似文献   

2.
73泵房肩负着对催化装置和连续重整装置的原料输送任务以及常减压装置渣油储存任务。为了确保输送到装置的原料符合安全生产工艺要求以及各项生产工艺指标,因此原料要经过严格的加温脱水、脱砷处理。脱砷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连续重整装置的正常平稳运行。本文针对铂料脱砷罐脱砷原理、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旧脱砷罐的脱砷效果进行了对比,还从脱水罐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脱砷效果的因素。通过计算脱砷率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储藏有大量的含砷铁矿。由于目前国内外钢铁生产流程中没有成熟的脱砷工艺。因此,开展钢铁脱砷技术研究对充分利用含砷铁矿资源,提高钢纯净度等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通过电阻炉上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aO碱性熔渣对铁水可取得较好的脱砷效果;脱砷炉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CaO基碱性熔渣对铁液脱砷的产物是Ca3As2,脱砷反应为还原反应;脱砷的热力学条件是:W本系的氧位越低,铁注中硫含量越低、脱砷温度越高,熔渣碱度越高,脱砷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CaC_2-CaF_2渣系作为脱砷剂,在实验室范围内进行了铁水还原脱砷的研究。 实验是在钼丝炉内,Ar气氛下,石墨坩埚中进行的。研究了温度、渣成份、渣量、初砷含量和铁水含si量等因素对脱神效率的影响。 通过热力学分析说明了在钢铁溶液中,只能还原脱砷而不能氧化脱砷;用CaO-CaF_2、CaC_2-CaF_2渣系对铁水同时脱硫脱磷脱砷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含砷铁矿资源,采用精炼渣+不同Ca合金对钢液进行脱砷研究,获得较高的脱砷率,其中Si-Ca-Ba合金综合脱砷效果最佳。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对钢液中砷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对脱砷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高砷含量下不同Ca合金加入钢液后Ca的有效利用率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含砷铁矿资源,采用CaO+CaF2、CaC2+CaF和Si-Ca-Ba合金+CaF2对钢液进行脱砷研究,获得较高的脱砷率,其中Si-Ca-Ba合金+CaF2脱砷效果最明显,其脱砷率最高可达67.7%.在相同实验操作条件下,通过实验室研究,分析比较了温度、传质系数和S含量对不同脱砷剂脱砷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了用活性炭为催化剂,对水溶液中的三价砷进行空气催化氧化,通过动力学研究确定了该反应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的拟一级反应,并进一步求出了用来计算三价砷氧化率和反应速度常数k的数学关系式和有关参数。 本试验还对氧化后的含砷污水进行了钙盐脱砷、镁盐脱砷、铁盐脱砷和锰盐脱砷效果的考查。与未氧化者相比较,脱砷效果可以提高十倍到三十倍,对含砷量约500毫克/升的污水,亦可处理到国家排放标准0.5毫克/升以下,而且脱砷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沉淀量也大为降低。 对某硫酸厂的含砷 500毫克/升,含镁 1200毫克/升的污水,和某冶炼厂含砷 20…  相似文献   

8.
高砷河道尾砂还原焙烧脱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河道尾砂富集分离形成的高砷尾砂进行脱砷处理,使之达到高炉冶炼的要求。【方法】在前期氧化焙烧脱砷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煤基还原焙烧工艺和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对含砷量为0.47%的河道尾砂氧化焙烧渣进行脱砷试验。考察焙烧温度、时间、还原气氛CO/(CO+CO_2)和空气流速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气基还原焙烧的脱砷效果优于煤基还原焙烧。气基还原焙烧的适宜条件: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约30min、CO/(CO+CO_2)浓度20%、气体流量0.5m3/h;在适宜的气基还原焙烧条件下,焙烧尾砂中砷的含量可降至0.058%,脱砷率达87.66%。【结论】经气基还原焙烧工艺得到的河道尾砂还原焙烧渣能满足高炉炼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硫化物矿床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和鉴定出细菌 Thio·ferrooxidans。实验研究表明,该细菌具有明显的浸金脱砷作用,脱砷率达 70%,最高达91%。在细菌作用下,砷以 As~(5+)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实验为含砷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微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污酸废水中沉淀分离砷的方法,抽取污酸废水投入酸性溶液反应器,按液固比4~10 m L:1g投入焦锑酸盐,加热至45℃~60℃,反应15~20 min后将反应液抽往压滤机压滤,脱砷滤液流向回收酸及有价金属工序,负载砷的焦锑酸盐滤渣按固液比1g:3~8 m L投入碱性溶液反应器,通入空气,加热至78℃~90℃,搅拌反应60~100 min后将反应液抽往压滤机压滤,压滤后富砷滤液流向制取三氧化二砷产品工序,脱砷后的焦锑酸盐滤渣返回酸性溶液反应器。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用焦锑酸盐作为脱砷药剂,脱砷效果好,脱砷后的焦锑酸盐可以回用,处理成本低,危险固体废物产生少,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
无污染砷碱渣处理技术工业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锑冶炼产生的砷碱渣为原料,在80 ℃下,搅拌约2 h浸出脱锑;在脱锑后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脱除碳酸盐;调整脱碱后液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硫化钠脱除砷."无污染砷碱渣处理技术"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锑和铅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9.0%和99.6%;砷、碱和硫酸钠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0%,99%和100%;碳酸盐中碱含量达到95%,砷含量在1%左右;砷硫化物中砷含量达到37%;在脱砷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硫化氢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液返回脱砷系统;水溶液闭路循环,无废水外排;锑精矿、碳酸盐返回锑冶炼;砷硫化物、硫酸钡作为产品销售.采用该技术无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容易控制,设备投资少.  相似文献   

12.
pH值对浸矿细菌的活化以及金精矿脱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摇瓶中设定6个不同初始pH值梯度1.3,1.5,1.7,1.8,1.9,2.1,对细菌的活化以及高砷金精矿的脱砷浸出进行了研究.细菌活化阶段,HQ-0211菌在pH值1.3~1.9范围更加适应,活化速度快,氧化效果好.高砷金精矿细菌脱砷阶段,初始pH值在1.7~1.9范围最利于细菌浸矿,停滞期短,氧化速度快.初始pH值较高,为2.1时,细菌会较快进入衰亡期,不适于细菌浸矿.初始pH值较低,为1.3~1.5时,细菌适应停滞期长,氧化脱砷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环境中的砷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CH3COOOH/H2O2溶液作为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中进行了烟气脱砷的实验研究.考察了H2O2浓度、过氧乙酸投加量和模拟烟气成分等因素对烟气脱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浓度为0.2mol/L,CH3COOOH投加量为0.04mol/L,溶液pH值为5.5,吸收液温度为50℃时,脱砷效率可达10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HPLC-HG-AFS)对液相离子产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检测,脱砷产物主要为As(V).  相似文献   

14.
利用模拟烟气,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内,对几种脱砷吸收剂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H_2O_2、NaClO、NaClO_2、Ca(ClO)_2以及复合吸收剂A(M/H2O_2)、F(N/NaClO_2)等脱砷剂脱砷效果明显.其中,复合吸收剂A、F脱除效率基本都能达到100%.复合吸收剂A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及实验观测结果,探讨了铜电积过程中砷的电化学行为.得知:在采用不溶性阳极电积脱铜脱砷传统工艺流程中,砷酸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形成亚砷酸,亚砷酸又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砷酸.在铜含量较低时阴极析出大量氢气,阳极析出氧气,极大地浪费了电能;在析出氢气的同时逸出砷化氢,砷酸、亚砷酸在阴极直接发生还原反应也产生砷化氢气体,从而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砷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制备了一种对As(Ⅲ)离子高效选择性吸附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该螯合树脂从含砷溶液中脱除砷的最佳条件。用该离子交换柱吸附脱砷;柱体10mm(φ)×255mm、常温、pH5.0、流速600mL/h,含As(Ⅲ)5g/L的溶液脱砷率高于99.99%,脱砷溶液中砷含量完全达标,含As(Ⅲ)溶液中共有的其它离子绝大部分不干扰螯合树脂树As(Ⅲ)离子的交换吸附,仅Hg(Ⅱ)离子在该螯合树脂上也表现出  相似文献   

17.
嗜热菌对高砷金精矿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HQ-0211嗜热菌是一种良好的浸矿菌种,具有良好的耐砷性能,适合处理高砷金精矿.采用HQ-0211嗜热菌对含砷质量分数为11.78%金精矿进行氧化6 d后,金精矿含砷质量分数下降到0.20%,液体砷质量浓度达到11.41 g/L,脱砷率达到99.24%,失重率63.38%.含砷质量分数为11.78%的金精矿经过嗜热菌的氧化预处理,金的回收率大大提高,从直接氰化的18.25%提高到92.12%.试验表明含砷11.78%金精矿的细菌氧化-氰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工艺技术指标,不需要配矿降砷,该菌氧化时间短,脱砷、脱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控制电位氧化法铅阳极泥脱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压缩空气和双氧水作氧化剂,通过控制氢氧化钠体系中的电位来氧化浸出铅阳极泥中的砷。试验中考察电位、Na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质量比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确定碱性浸出过程中预脱砷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浓度为2 mol/L,温度为80℃,液固质量比为5:1,通入0.2 MPa的压缩空气4 h后用双氧水调节体系的电位至-180 mV,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砷的浸出率可达98%以上。碱浸液经冷却过滤掉结晶砷酸钠后,返回浸出过程,砷的浸出率达98%以上,实现碱浸液的循环利用以及砷与其他金属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9.
简介了中药三七的作用,其中有害元素砷的危害以及脱砷的光催化悬浮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悬浮床光催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内部结构设计、外部换热结构设计、反应器支座在内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高砷铜精矿常压碱浸脱砷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考查了温度、浸矿剂浓度和精矿粒度对砷浸出速率的影响;计算了反应第一阶段的“活化能”;对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在不同浸出阶段砷的浸出率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