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释“恭俭”     
“恭俭”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学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巽乎人之求之与?”《论语》是儒家经典,自汉代郑玄以后,一千七百年来为之作疏解者代不乏人。即此“温良恭俭让”一句,如把目前能见到的诸家疏解文字汇集起来,篇幅也是颇可观的,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2.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一般认为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的总概括,总评价,用宋人朱熹的话说就是:“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论语集注》)不过,“思无邪”一语,并不是孔子所自撰,而是他从《诗·鲁颂·駉》篇中借来的。宋人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人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曾指出过这一点。今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得更明确:  相似文献   

3.
现行分为20篇的《论语》,是西汉未年“精习《论语》的张禹(前?-前5)根据《鲁论》、《齐论》合校而成的本子。汉成帝封张禹为安昌侯,因而又称《张侯论》。 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汉书·艺文志·六艺  相似文献   

4.
孔子中庸的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中庸的审美观孔子崇尚中庸。在《论语·雍也》中他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当作仁德的最高体现。孔子讲中庸,是指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两段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相似文献   

5.
一、孔孟教育目的比较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他曾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17·5)。孔子的高徒如子贡、子路、冉有等都做过官,为春秋时代的政治活动尽了大力。孔子这种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法则在任何阶级社会都是必须的、必然的,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孔子为政治办教育的方式是消极的,他着重提倡“臣事君以忠”(《论语》3.19),并不提倡积极干预政治,最多不过是忠言谏君,不听则走,他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8.13)。这种消极的教育目的使孔门弟子的仕途亦  相似文献   

6.
刘菊 《奇闻怪事》2008,(6):17-1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孔子的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句孔子认为人应该终身奉行的话,其实也就是现代人际交往的基础——同理心。  相似文献   

7.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选自《卫灵公》篇) 讲解:一言,就是一个字,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的行为准则,孔子就说了一个“恕”字。具体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8.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关于《孝经》作者,大约有九种说法:孔子自撰说,曾子所录说,子思所作说,七十子之徒遗书说,齐鲁间儒者附会说,孟子门人所著说,汉儒所作说,折中说,曾子门人编录说。从先秦古书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出土文献旁证等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曾子门人编录说较为妥当。具体而言,《孝经》作者应当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到叶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印的《叶公沈诸梁传略》,文中有叶公临终“遗言”。据查,所谓叶公遗言,见之于《礼记·缁衣》篇,第十二章。为便于讨论,现将该章全录于下: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勿以小谋大,勿以远言近,勿以内园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文后有元代陈皓注曰:“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宇子高,僭称公…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中一段"子曰"对"泄冶死谏"的道德评判,看似与孔子一贯的伦理主张不合,乃至有些学者怀疑这里的"子曰"并非孔子的言论。但经过分析尤其是通过与《论语》中类似"子曰"的比较,它与孔子的思想没有矛盾,而毋宁是体现了孔子评价政治伦理行为的慎重态度及其评价本身的复杂面相。围绕君子如何对待善恶政治这一主题,进而分析了《左传》中其它几段"子曰",以作为佐证说明,它们可以与《论语》的相关思想互补,从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仪礼·燕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周代诗乐相宣,这三篇诗是一组。郑玄注:“《鹿鸣》君与臣下及四方之宾,宴请道(?)政之乐歌。”“《四牡》君劳使臣之来乐歌”,“采其勤苦王事,念将父母怀归”。“《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之乐歌”,“采其更是劳苦,自以为不及,欲谘谋于贤知,而以自光明也”。这三篇诗,《史记·孔子世家》述孔子之言:“《关睢》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  相似文献   

12.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较有特色的一部著作。关于《孝经》作者,大约有九种说法:孔子自撰说,曾子所录说,子思所作说,七十子之徒遗书说,齐鲁间儒者附会说,孟子门人所著说,汉儒所作说,折中说,曾子门人编录说。从先秦古书成书体例、思想内容、出土文献旁证等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曾子门人编录说较为妥当。具体而言,《孝经》作者应当是曾子弟子乐正子春。  相似文献   

13.
“仁”作为伦理范畴是春秋时才产生的。但是把“仁”作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则始自孔子。孔子论仁,实为数不多,整部论语才数十处。孔子主动论仁,为数就更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整部论语才二、三十处。但仅此,已足见“仁”在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了。也就是说,不管是从逻辑归纳出发,还是由内在的逻辑考察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出:“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选自《颜渊》篇) 讲解: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讲了“仁”的准则,这就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两句  相似文献   

15.
黄善勇 《海峡科学》2009,(10):89-91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涵极为丰富。“仁”的思想是孔子儒家学说最富有特色的重要精髓,在孔子思想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儒家经典《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在《论语》中,“仁”字出现多达109次。历代研究者都很重视对“仁”的基本涵义的探求。但孔子始终未详细阐明“仁”的基本涵义,以至后人见仁见智,凭借自己的理解,对“仁”做出种种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为政》有: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关于“思无邪”的解释颇有争议,因而影响了对孔子引用这句话意图的解释。文中从语言的角度考证,认为这是读《诗经》的原则,并不是对《诗经》内容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正> 诚信这个话题,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论语》的《学而》篇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为证》篇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还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相似文献   

18.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历来均以为文人指斥孔子及其门徒不事稼稿之语。包成往日:“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宋邢而疏亦云:“丈人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者,丈人责干路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来问我素之邪?”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策一册P202注〔4〕[sj释“勤”为“劳”,释“分”为“辨别”,而没特别阐明此句之句意,可见亦受传统说法之影响。文革时期更是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了儒家以及知识分子的代名词。这是一种以讹传讹,完全是经学家不懂上…  相似文献   

19.
在古汉语中,常有这样一种前置宾语的句式:(1)“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腾文公上》)(2)“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3)“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左传·隐公三年》)(4)“寡君其及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相似文献   

20.
孔子整理《春秋》所继承的是古代史学中的“记言”传统。重在阐释古史的微言大义一面,由他的弟子所传承的《公羊》,《谷梁》二传,继承了孔子重在阐释的风格。在丘明的身份是“鲁太史”,“鲁君子”,所继承的古代史学中的“记事”传统,由他所传承的《左传》仍是从“记事”一面为《春秋》补充史料,但是在《左传》中,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出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却又包含有较之《公羊》,《谷梁》更多的孔子史论,这些史论基本上体现了《论语》所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