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对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也相当滞后,这种现状难以适应中国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难以符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确立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体系将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促进我国对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
杨海菊  凌玲  梁华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3,29(4):247-251,258
在简述广西外来入侵生物的生态类群、入侵途径及其入侵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外来生物入侵对广西原有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并由此提出建立预警系统,加大检验检疫的执法力度,建立监测和防治体系等预防外来生物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叶青 《广东科技》2015,(5):22-24
<正>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有可能毁掉一个产业,这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我省对外开放程度高,随着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同时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理、生态环境满足较多外来物种生存和繁衍的条件,目前已成为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最高和受害最重的省份。我省还是东盟农产品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外来入侵植物威胁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近10多年来,广西新归化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日益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广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日益严重。本文介绍了广西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的原因、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对生物多样性和农林牧渔各产业等的影响以及各专家学者对广西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广西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防控措施建议,为更好地实施国家近年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世界的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其中,生物入侵已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外来种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日益加剧,已经危及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为此从介绍与外来种入侵有关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外来种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经济及社会的严重影响,提出在外来种入侵的防治和管理方面,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生物入侵的实际状况,加强国家能力、研究能力和监管能力建设,确保我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
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我国也遭受到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农业外来入侵生物扩敞蔓延,暴发成灾。据初步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有200多种。其中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生物有烟粉虱、稻水象甲、斑潜蝇等,通过压舱水排放方式传入的一些海洋生物及人为引进的一些外来鱼类对本地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也在构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 《海峡科学》2007,(7):26-27,30
外来物种入侵被认为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已经给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应当吸收、借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关于此方面的立法经验,构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调控机制,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广东外来入侵物种的生态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在广东境内出现的部分入侵物种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物种入侵带来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入侵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入侵途径与扩散机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统计分析表明,目前广东的外来物种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这与广东地处沿海地区、经济贸易频繁有着密切联系。入侵物种具有繁殖力和适应性强等特征,并通过人为有意引种、无意带入或自然力量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替代和综合防治等手段,加强立法和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是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婷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72-72,94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入侵种不仅造成了经济方面的巨额损失,还对生态安全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面临着艰巨的防治难题,任重而道远。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以期对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生物入侵的概念以及入侵的途径 ,生物入侵的危害 ,文中列举了我国多个典型的入侵物种实例 ,接着提出了一些针对生物入侵的防治方法及对策。相信随着国人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有关法规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将会一个个得到解决 ,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的那些外来物种终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日益加剧,已经危及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为此,文章从介绍生物入侵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生物入侵的途径,以及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和目前生物入侵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外来种入侵的防治和管理,确保我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入侵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泛;入侵面积大,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多;入侵范围不断扩大,潜在生态危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邓爱华 《科技潮》2006,(9):26-30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这还不包括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已入侵了中国。因此,有效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蒋高明博士,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外来入侵生物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外来入侵生物给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在长期同外来入侵生物作斗争中,我国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有意或无意引入外来生物的几率不断增加。建议提高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完善相关的法规,提高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技术;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科学地治理外来入侵生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往来,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正不断影响着地球环境,也是近年来全球持续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各地的微生物群落有着稳定的生态系统、固定的生物循环,不能被轻易破坏,而外来物种入侵对于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威胁和很多的隐患问题存在,必须使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整改。该研究以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究外来入侵物种对微生物群落的原因、影响因素、入侵机制、近年来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并就产生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入侵物种由于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入侵物种与全球变化的一些因素相互作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从而使生物入侵这一全球问题倍受关注。在美国.外来物种的扩散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第二大原因.对49%的濒危物种的生存有不良影响。在夏威夷.接近100%的濒危物种受到外来物种的威胁。美国每年与入侵物种相关的损失达1230亿美元.其中植物入侵占了很大的比例。每年我国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高达574亿元.  相似文献   

17.
入侵植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入侵植物的生态学特征、入侵途径以及我国的现状和危害,提出了治理入侵植物应该采取的各项措施,比如检疫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对濒危物种保育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多,外来物种获得了更多进入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机会,可能会威胁到濒危物种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秦岭片区的陕西长青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及人为活动对外来植物扩散的潜在影响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外来植物156种,分属于42科、122属,其中外来入侵种共48种,隶属于17科、37属,占外来种总数的30.77%。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分别有9种和14种;外来植物的种类数和个体数均与本地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外来种的种类数与海拔、离人类活动中心点的距离之间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暗示随着人为活动等干扰的加剧,研究区域已经遭受到较高程度的外来植物入侵,且这些外来植物已对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产生了显著负效应。综上所述,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外来入侵生物,以减少其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濒危物种保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调查,对大连市的3个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连城山头海滨地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分别有19、11和40种,3个保护区总计有外来入侵植物49种.在49种外来入侵植物中,菊科(Compositae)种类最多(13种).57%的入侵种类起源于美洲,入侵途径以无意传播为主.部分外来入侵植物已在保护区内建立稳定的繁殖种群,其中,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群心菜(Cardaria draba)、绿独行菜(Lepidium campestre)、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影响最大.根据3个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现状和生态影响,提出了对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管理与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生物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生物入侵的途径和成灾机制,提出防治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