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每个内向的孩子都有着复杂且美丽的内心世界,若你学会去读懂,他们都是天使!"结巴安娜安娜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大家族,她的曾曾祖父是英国一个有爵位的贵族,家族里出了三位州长、两位市长,甚至还包括几个著名的电影明星。安娜的母亲是纽约上流社会的名媛,父亲是一位富商的后代,安娜的父母都是社交场上的高手。在安娜童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与曹禺笔下的繁漪在其各自不幸的家庭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作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安娜与繁漪都是家庭中的最不幸者;作为争取真正爱情生活的"勇士",安娜与繁漪又都是对旧秩序的最积极的破坏者.二人如"前驱"和"后继"闪闪发光于世界人物长廊中,引人探究.  相似文献   

3.
一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围绕社会家庭问题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渥沦斯基是其中之一。对渥沦斯基的认识 ,评论家们莫衷一是 ,有人说他是“彼得堡花花公子的最好标本” ,一如卡列宁 ,不过是反其道而行之。卡列宁用僵死的说教窒杀安娜的生命力 ,渥沦斯基则以热烈的感情来俘虏安娜的心灵。前者缺少爱 ,后者的爱却是浅薄而浮夸的。卡列宁把安娜当成妻子而不当成女人 ,渥沦斯基则是把他当成女人而不当成妻子。在本质上 ,他们俩人都是仇视人的天赋感情与纯真的情操的。这样评价渥沦斯基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冰雪奇缘(3D)     
《科技知识动漫》2014,(4):38-39
正导演:克里斯·巴克/詹妮弗·李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纳森·格罗夫类型:喜剧/动画/音乐/奇幻出品公司:华特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观赏指数:☆☆☆☆☆☆剧情介绍艾伦戴尔王国有着两位个性截然不同的公主——艾尔莎与安娜。姐姐艾尔莎冷若冰霜,举止优雅,妹妹安娜生性活泼冲动,热爱冒险。艾尔莎拥有冷冻的魔法,小时候和妹妹安娜玩耍不小心击中妹妹,所以以后一直不敢接近人群,尤其是不敢靠近安娜,怕再次伤害到亲爱的妹妹。至艾尔莎成年后,必须接下统领王国的重任,因此关闭多年的城门  相似文献   

5.
英国作家阿诺德·贝奈特的《五镇的安娜》在人物关系上互为主体,其小说人物"特尔赖特——安娜""安娜——迈诺斯/威利"之间突显出一种主体间性。"特尔赖特——安娜"的关系表明主体间性的失衡,"安娜——迈诺斯/威利"的关系代表了主体间性的延伸,而贯穿主体间性始终的则是以安娜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意志。《五镇的安娜》对父权话语的反抗和对女性自由问题的探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女性个体的自由,实现主体间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埃玛是两个为激情所毁的少妇,她们的悲剧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她们毕竟是出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且是出自两个不同作家笔下,因此,这两个形象之间在实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安娜追求的是高尚的爱情,而埃玛追求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低级的情欲。  相似文献   

7.
《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和《包法利夫人》中的埃玛是两个为激情所毁的少妇,她们的悲剧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她们毕竟是出于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且是出自两个不同作家笔下,因此,这两个形象之间在实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安娜追求的是高尚的爱情,而埃玛追求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低级的情欲。  相似文献   

8.
<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卷语。小说的主线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即安娜受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影响,冲出不道德的家庭,试图重新建立一个以爱情为基础的合乎道德的家庭,但她失败了。安娜的悲剧是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造成的,安娜的悲剧对社会有巨大的批判力量。但是,不可否认导致安娜爱情  相似文献   

9.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三大名著的第二部。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起意于1870年,他妻子在这一年2月24日的日记中保留着这样的记载:“昨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他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这无疑是这部作品的题材的胎胚。可是,直到1873年3月他才动笔。他妻子在这一年3月19日给妹妹的信中报导说,他“昨天……开始写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  相似文献   

10.
安娜·卡列尼娜,端丽、温雅,感情深挚,风度迷人、在俄国文学中独具风采.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意蕴深广的肖像描写、细腻生动的心理刻划、迭宕多姿的情节故事,塑造了安娜这位叛逆的贵族妇女形象.譬如安娜去看歌剧的情节,一方面,描写了安娜对整个上层社会的再次正面冲击,展示了安娜反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说明安娜对上流社会依然存有依恋之情,在安娜追求与反叛过程中,无法彻底摆脱出身和教养给她的影响,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心理,这是她可悲结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本文拟就安娜看歌剧这一情节,再谈安娜性格的反叛性,追寻安娜的死因.  相似文献   

11.
男人举起木棍,猛地砸向安娜的头部,安娜眼前一黑,晕了过去。"安娜!"斯派克掏出电流枪,毫不犹豫地向那个男人射击。男人被击中后倒在地上,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斯派克蹲下身子,抱起满头是血的安娜,同时对着呼叫器大喊:"这里是威尔士大街1号大楼楼顶,我是斯派克,安娜受伤了,伤得很严重!"  相似文献   

12.
戴慧湘 《科技信息》2014,(4):178+182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他对小学儿童各方面的积极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结合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对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如何开展环保渗透教育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娜·卡列尼娜,端丽、温雅,感情深挚,风度迷人,在俄国文学中独具风彩。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意蕴深广的肖像描写、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迭宕多姿的情节故事,塑造了安娜这位叛逆的贵族妇女。譬如安娜去春歌剧的情节,笔者认为:一方面,描写了安娜对整个上流社会的再次正面冲击,展示了安娜反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说明安娜对上流社会依然存有依恋之情,在安娜追求与反叛过程中,无法彻底摆脱出身和教养给她的影响,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心理,这是她可悲结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所以,本文拟就安娜着歌剧这一情节,再论…  相似文献   

14.
象许多作家都喜欢通过小说情节和人物的议论来表现自己对艺术的某些见解一样,列夫·托尔斯泰也喜欢这样做。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第五部有一段情节,就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他对文艺批评的见解。这里不准备全面论述他的批评观,只就这一段故事情节所涉及到的问题,谈谈他对文艺批评的一些深刻见解。小说叙述安娜和伏伦斯基在欧洲旅行了几个月以后,来到意大利的一个小城。在那里,遇见了伏伦斯基的老同学高列·尼歇夫,这天他们三人去参观一位也住在那个小城的俄国画  相似文献   

15.
安娜与潘金莲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形象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她们由于出身、教养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所追求的东西也不同。安娜追求的是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潘金莲所追求的是低层次的肉欲的满足;安娜在追求中时时伴随着犯罪感,潘金莲既使杀死自己的丈夫也无半点内疚。对这两个形象不能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契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上。在卢卡契对欧洲现实主义的研究中,最为出色最为精彩的无疑是他对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尤其是他在《托尔斯泰和欧洲现实主义》一文中提出的“性格摆动说”。卢卡契的这一“性格摆动说”,主要是依据他对《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所概括出来的。卢卡契的“性格摆动说”,一方面抓  相似文献   

17.
45岁的安娜是个事业有成的单身女人,有车、有房也有钱。像很多女人一样,安娜一直想做母亲,可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她认为可以与之结婚生子的男人。岁月不饶人,等着等着,安娜终于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办法怀孕做母亲了。她心里很难过,不过还是做了个决定,给自己买了条小狗。这条狗名叫汤姆,十分惹人喜欢,它的到来给安娜原本孤单的生活增添不少色彩和快乐。安娜对汤姆更是非同一般地在乎和疼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汤姆身上。  相似文献   

1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作品自一八七七年问世一百多年以来,一直以其深邃的社会内容和卓越的艺术力量激动着越来越多的读者,特别是为主人公安娜的悲惨结局潸然泪下。认识女主人公安娜这个人物,其中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就是有关安娜因何自杀的原因。围绕这个问题,学术界分歧意见很多。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安娜自杀原因的争论不休未成定论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托尔斯泰所精心雕琢的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与博大精深。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我要吃汉堡!我要炸洋葱圈!"莫利夫妇每次带着孩子们上街,走过麦当劳快餐店时,小家伙们总是吵闹着不肯离开,一定要进去大吃一顿才罢休。看到麦当劳的生意如此火爆,莫利忍不住悄悄对妻子安娜说:"将来,我也要开一家快餐店,说不定能打败麦当劳。"安娜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麦当劳在全球有多少家连锁店吗?打败它,你别做梦了!"妻子的嘲笑,并没有浇灭莫利心中的梦想,反而激发起了他的创业欲望。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