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子转动谱公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杰 《科学通报》1992,37(19):1753-1753
通常,分子的振动转动谱可以用由振动量子数γ和转动量子数I标记的Dunham公式:来描述。式中前几项的系数可以通过求解Morse势的Schrdinger方程而导出,其余系数由实验定出。对于纯转动谱,则有  相似文献   

2.
王婷婷  李春燕  郑贤峰  陈旸 《科学通报》2006,51(22):2618-2623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采用SF6和N2混合气脉冲直流放电的方法产生NS自由基.在35700~40200cm-1能量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得到同位素分子N32S和N34S的(1+1)REMPI光谱.通过对所有观察到的16个振动谱带的归属,确定其中12个谱带为N32S自由基基态X2∏向上电子态B'2∑+跃迁的(v'=0~4,v"=0),(v'=1~4,v"=1)和(v'=2~4,v"=2)3个谱带序列,另外4个谱带为基态X2∏向上电子态B2∏跃迁的(9,0),(10,0),(11,0),(12,0)谱带.通过对所获谱带的转动分析,获得基态X2∏和上电子态B'2∑+态的较为完整的光谱常数.并对同位素分子N34S的跃迁谱带进行了转动分析,得到了上下态的转动常数.  相似文献   

3.
金刚石薄膜生长过程中反应基团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景彪  方容川 《科学通报》1996,41(13):1178-1180
在众多金刚石薄膜生长的方法中,热灯丝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为了研究其生长机理,人们使用了多种原位测量反应基团的方法,如质量谱、红外吸收、紫外吸收等,对基团的种类、作用及气相如何转变为固相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一些重要的结果。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没有能给出有关反应基团的空间分布的信息。由于在反应区域中存在三场,即质量场、流量场和温度场,因此反应基团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为了弄清反应基团的作用,必须进一步研究反应基团的空间分布,特别是衬底表面附近的分布。本文将原位光发射谱方法应用于电子增强的热丝法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生长过程,并实现了空间分辨探测,给出有关反应基团在空间分布上的信息,发现衬底表面附近的基团分布与其他区域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龚东赓 《科学通报》1985,30(23):1775-1775
§1.引言 迁移算子是Banach空间中一类无界且豫解算子不紧的积-微分算子,研究这类算子的谱是十分困难的数学课题。在零边界条件,这个谱问题前人虽有过许多系统的工作,但远未得到解决;对非零边界条件下的结果更少。但非零边界条件下的谱问题却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文献[7]在L_2空间中讨论了一类具广义边界反射的单速粒子迁移方程确定的算子的谱,若在L_p(1≤p<∞),特别在具物理意义的L_1中讨论这类具非零边界条件的算子的谱遇到了较大困难,本文的目的是讨论这一问题。我们在L_p(1≤P<∞)中较系统  相似文献   

5.
将转动带电的Rasheed-Larsen双荷黑洞解推广到?-变形的Kaluza-Klein超引力理论中,得到了新的?-变形的转动双荷黑洞精确解,并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发现除了在电磁规范势1-形式、电荷、磁荷、静电势和静磁势中需要同时作一个电磁对偶转动以外,?-变形参数对黑洞度规、质量、角动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和Smarr公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采用SF6和N2混合气脉冲直流放电的方法产生NS自由基.在35700~40200cm^-1能量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得到同位素分子N^32S和N^34S的(1+1)REMPI光谱.通过对所有观察到的16个振动谱带的归属,确定其中12个谱带为N^32S自由基基态X^2П向上电子态B'2∑^+跃迁的(v’=0-4,v″=0),(v'=1-4,v″=1)和(v'=2-4,v″=2)3个谱带序列,另外4个谱带为基态X^2П向上电子态B^2П跃迁的(9,0),(10,0),(11,0),(12,0)谱带.通过对所获谱带的转动分析,获得基态X^2П和上电子态B'2∑^+态的较为完整的光谱常数.并对同位素分子N^34S的跃迁谱带进行了转动分析,得到了上下态的转动常数.  相似文献   

7.
头部转动与中垂面声像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丹  谢菠荪 《科学通报》2005,50(2):112-116
探讨了头部转动对中垂面低频声像(源)定位的作用. 首先指出, 头部以两个自由度转动所引起双耳时间差的变化提供了中垂面的声源定位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中垂面上多扬声器重发的低频合成声像定位公式. 在两扬声器的情况, 定位公式和普通立体声的正弦和正切定理完全相似, 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文中结果不但可用到虚拟空间听觉的方面, 且可作为头部转动是中垂面低频声源定位的一个因素这个假设的一个定量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在很多原子核中发现了具有强M1跃迁、较弱E2跃迁的磁转动结构,这已经成为原子核高自旋态的研究热点.通过在束γ谱学实验,北京大学实验核物理研究组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和南非iThemba国家实验室回旋加速器上先后开展了对A~80和A~60质量区原子核磁转动结构的研究.在75As、79Se和62Cu核中发现了高激发磁偶极带结构,利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倾斜轴推转模型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75As和79Se核中磁偶极带的角动量形成机制不同于传统的磁转动剪刀机制,随着转动频率的增加,它们只有中子角动量Jν向总角动量方向出现了较大角度的闭合,而质子角动量Jπ基本上保持不动,总角动量的倾斜角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向x轴方向闭合).这种只有一个剪刀片闭合的角动量形成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订书机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光达 《科学通报》1984,29(4):206-206
由于色相互作用,重子中的两个夸克有可能结合成一个相对紧密的集团——双夸克(diquark),再同第三个夸克组成重子。人们利用双夸克对重子谱和重子偶素谱进行了研究。此外,在强子碰撞和强子-轻子相互作用等过程中,也都有迹象显示双夸克的存在。在  相似文献   

10.
名词解释     
规范场基本粒子理论要求描述运动规律的场方程,在场算符经过某一对称变换后,仍保持不变.这些对称变换中有些是反映基本粒子的内部对称性的.如同位旋空间的转动,位相因子变换等.如果这些对称变换又与时空有关,则叫做定域对称变换.一般说,在定域对称变换下,场方程是  相似文献   

11.
何勇 《科学通报》1994,39(17):1550-1550
在大气物理过程和空气污染中,一氧化氮自由基分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各种范围内的谱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见光谱、红外谱、电子顺磁共振谱以及激光磁共振(LMR)谱都有报道,这些研究结果积累成丰富的谱数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德国著名天文学家哈特曼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猎户座δ的光谱中出现了一条电离钙生成的暗谱线.猎户座δ是颗温度很高的恒星,照理说,在这种恒星的光谱中不应该出现金属谱线.更奇怪的是,猎户座δ是颗分光双星,由于双星互相绕转,它的光谱线会有周期性的位移,可唯独这条电离钙谱线的波长没有任何变化.这条钙谱线是怎样来的呢?哈特曼认为,产生电离钙谱线的那些物质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在恒星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尘埃和气体,它们叫星际物质,它们吸收恒星发出的光,所以产生了钙的暗谱线.哈特曼的看法是否正确呢?天文学家对其他一些高温的分光双星做了观测,结果又发现了没有位移的中性钠的暗谱线.这说明哈特曼的看法是对的,星际空间中确实存在着吸光物质.  相似文献   

13.
翟良君  郑雨军 《科学通报》2013,58(10):891-900
随着对于量子计算(机)的深入研究, 人们相继提出了不同量子计算的模型. 近年来, 基于分子振-转激发态的量子计算模型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 基于分子振动和转动模式的量子计算模型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量子比特计算, 并且可以获得足够长的退相干时间. 同时, 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数值模拟也发现各种形式的量子逻辑门均可以获得很高的计算保真度. 分子振转动模式之间的纠缠是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一个重要资源, 因此, 分子振转动纠缠动力学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对于分子振转动量子纠缠动力学的研究能够为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对分子振转动量子计算和分子振动纠缠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玉兰 《科学通报》1995,40(15):1393-1393
对中层大气的地面微波遥感测量,已成为对大气层的这一区域进行探测的一种重要技术.这种技术能以很好的谱线分辨率对中层大气中某种单一分子的随压力而展宽的分子转动谱进行测量,进而推演大气层中这种分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1989年我们与名古屋大学合作,用此项技术测量了中层大气臭氧的垂直分布.1993年12月上旬,我们用紫金山天文台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中层大气中22235MHz的H_2O分子的6_(1.6)~5_(2.3)谱进行了测量,测得了该种分子的发射谱,并由此反演得到该季节德令哈地区上空60~75km高度的水汽分布.在国内成功地进行这样的测量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5.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 采用SF6和N2混合气脉冲直流放电的方法产生NS自由基. 在35700~40200 cm-1能量范围内, 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得到同位素分子N32S 和N34S的(1+1)REMPI光谱. 通过对所有观察到的16个振动谱带的归属, 确定其中12个谱带为N32S自由基基态X2Π向上电子态B′2Σ跃迁的(v′ = 0~4, v″ = 0), (v′ = 1~4, v″ = 1)和(v′ = 2~4, v″ = 2) 3个谱带序列, 另外4个谱带为基态X2Π向上电子态B2Π跃迁的(9, 0), (10, 0), (11, 0), (12, 0)谱带. 通过对所获谱带的转动分析, 获得基态X2Π和上电子态B′2Σ+态的较为完整的光谱常数. 并对同位素分子N34S的跃迁谱带进行了转动分析, 得到了上下态的转动常数.  相似文献   

16.
袁倬斌 《科学通报》1975,20(9):423-423
苯甲酸的普通极谱分析,前人报道较多。新近在有机溶液中又有进一步的研究报告。但迄今尚未见到用交流电示波极谱法研究苯甲酸的报道。我们在进行固态物质的极谱研究工作中,为了使用苯甲酸作标  相似文献   

17.
严绍宗 《科学通报》1981,26(12):705-705
在∏_k(Pontrjagin)空间一个基本结果是:对任何∏_k上酉(或自共轭)算子必有k维非正不变子空间。对于∏(Krien)空间的自共轭算子A,在正则分解∏=H_H_ 下,如果P_AP_是全连续,则A有极大非正不变子空间。但共文献[2]中没给出不变子空间的形式,这对进一步讨论是不方便的。本文讨论∏上酉算子,在不同于文献[2]的假设下,证明极大非正不变子空间存在,并给出具体形式,又进一步得到了它们的谱。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正霍金预言黑洞能像普通黑体一样发出热辐射,引发了黑洞信息丢失之谜.黑洞信息丢失之谜反映了引力理论和量子理论之间的潜在冲突,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霍金辐射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解决黑洞信息丢失问题的关键.在量子隧穿图像下,计入辐射粒子反冲,可证明辐射谱为非热谱.而非热谱表明黑洞辐射粒子之间存在关联,使得黑洞辐射过程信息守恒.为了进一步研究黑洞辐射之间关联的原因,何东山和蔡庆宇给出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子星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金属壳层,它是一种由铁核构成的体心点阵晶态物质,密度约为10~4克/厘米~3,即约相当于普通金属的10~3倍.对于转动的有磁场的中子星,由于常常存在较差转动,金属壳层与磁场之间可能有相对运动.这样,转动的磁场就会在金属表面内感生电场.其场强E值可达10~8~10~9静电单位. 表面物理的研究已经表明,表面的强电场会造成电子的表面态,或表面能级.因为,指向表面内部的电场与表面势一起构成一个势  相似文献   

20.
刘光裕 《科学通报》1985,30(2):157-157
设x是Banach空间,a=(a_1,…,a_N)(?)(X)是交换算子组.若a具有谱容度(m谱容度)E,满足对每个闭集F(?)C~N与z∈F~C存在与a|E(F)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