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40例腹部横切口剖宫产与50例传统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按手术指征、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组在手术指征上无明显差异;在术中出血量上,腹部横切口少于腹部纵切口;在手术总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上,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略长于腹部纵切口;术后疼痛、24小时开奶率、术后肛门排气、切口愈合、母乳喂养以及体表美等项指标,腹部横切口明显优于腹部纵切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07例腹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临床观察,除3例腹膜外剖宫术失败外,均手术成功。与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乳汁分泌充足,切口美观等优点,同时可避免手术器械、敷料、羊水进入腹腔以及腹腔脏器损伤,感染,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是指在行剖宫产术中皮肤切口取耻骨联合上2—3厘米的PFamnen seil皱襞横向弧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纵向分离腹直肌,横向剪开腹膜,因腹壁张力线呈横向,故横切口部宫产术恢复快,拆线时间早,美观,深受产妇欢迎,我院于89年开始这种手术,因与腹壁纵切口剖宫产术在护理上有所不同,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此,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1年开展了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主要参考了侧入法和顶入法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组织解剖学的特点,探索并建立了“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的术式,获得良好的效果。现将1991年1月—1993年1月采用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110例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共行剖宫产386例,其中采用腹膜外横切口层次分离剖宫产术110例,98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2例采用局麻加杜冷丁强化。二、手术指征和禁忌症:凡已到预产期,正式临产,宫颈消失或基本消失,宫口开大2—3cm或以上,有剖宫产指征而无剖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采用单层单纯连续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50例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口采用单层单纯连续缝合所需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切口愈合率及术后晚期出血等,并与同期650例新式剖宫产比较对照.结果: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病率明显减少(P<0.05),术后晚期出血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单层单纯连续缝合可以替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二次剖宫产的临床资料,指导临床对剖宫产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02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剖宫产腹壁纵切口粘连少,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恰当的剖宫产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二次剖宫产手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式横切口剖宫产术,皮下内缝法其优点:解除了患者对拆线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减轻术后伤口缝线紧绷感、减少住院时间,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我院自1995年来开展了腹部横切口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康复快、有利于母乳喂养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外环口微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永登县人民医院(文中简称我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外环口微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0min,住院时间3-6d,平均4d;切口疼痛轻微,仅缝合1针,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月,无复发病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外环口微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隐蔽美观、腹部无瘢痕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应作为开放手术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层的皮内缝合方法。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间,1864例腹部切口常规缝合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后,不予缝合,切口作皮内连续缝合,术后腹带及沙袋加压包扎48h。结果:186例切口对合整齐,呈线状愈合,无红肿、硬节及排异现象,切口愈合良好。不拆线,住院时间短。结论:腹部切口不缝合皮下组织的皮内缝合方法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扩张子宫颈操作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实施的新式剖宫产218例 ,其中108例在术中进行扩张宫颈操作 (观察组 ) ,110例未进行宫颈扩张操作 (对照组 )。术中术后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阴道开始流血时间、体温、血象、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及伤口甲级愈合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子宫复旧及腹部伤口甲级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产后病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剖宫产术中扩张宫颈口致术后病率增高 ,子宫复旧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院近7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我院近7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0年为29%,2006年为54.30%,增加1.87倍;2000年-2003年剖宫产的指征难产排第一位,而近3年,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与社会因素有关,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新选育枸杞菜品种天精3号扦插繁殖难易程度,选用天精3号、天精1号、昌选1号、杭州大叶和宁杞菜1号共5个枸杞菜品种,进行了小区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5个枸杞菜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成活率达90%以上的品种有天精3号、昌选1号和天精1号,其中天精3号硬枝扦插成活率高达100%;杭州大叶和宁杞菜1号硬枝扦插成活率低,分别只有28.3%和21.7%。5个枸杞菜品种扦插后新抽生枝条生长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天精3号新抽生枝条生长速度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品种。天精3号是一个扦插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枸杞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王乃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919-13925
为研究盾构隧道斜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高速公路工程的影响,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盾构下穿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进行盾构施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双线盾构施工对公路路面、路堑边坡的影响规律,评价了施工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盾构斜交下穿时,路面沉降呈现三维非对称特征,在公路横断面方向,沉降曲线呈现左低右高的线性规律,在公路纵断面方向,沉降曲线呈现左高右低的不对称“V”形,且横断面方向沉降总是大于纵向沉降;边坡竖向位移大于水平位移,以沉降变形为主,开挖面距边坡坡脚水平距离约为2倍洞径时,边坡位移显著增加,该区段为施工强影响区;双线盾构贯通后,路面最大沉降值为3.15mm,纵向沉降变化率为0.0094% ,边坡最大水平位移为1.2mm,三者均小于变形控制标准,公路路基、边坡无塑性区出现,处于弹性状态,盾构下穿施工对既有高速公路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盾构下穿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合整数规划的一般性案例,给出其对应的线性松弛规划表达.用3个具体案例来解读有效不等式在整数规划问题中的使用,引出Gomory整数割平面.构造超加性函数并探寻它和混合整数规划割平面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超加性函数中的参数取值不同时,可以获得Gomory整数割平面、混合整数规划的取整割平面及混合整数规划的整数割平面.  相似文献   

16.
以回头沟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削坡法、回填法、地表注浆法等偏压隧道地表处理措施进行数值模拟,从控制围岩变形、减小围岩应力出发,分析不同地表处理措施对隧道偏压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削坡法将坡比由1∶1.65削至1∶2和1∶2.5后,左右拱肩位移差分别降低了52.7%和75.3%,对围岩竖向位移影响差别较大;回填法将坡比由1∶1.65回填至1∶2和1∶2.5后,左右拱肩位移差分别降低了48.9%和50.0%,对围岩竖向位移影响几乎相同;注浆法注浆后,拱顶及左、右拱肩的竖直位移均比注浆前降低90%以上,地形偏压对隧道的影响基本消失,但注浆区域水泥-水玻璃浆液使围岩密度增大,引发应力场的重新分布,需提高相应位置支护强度。故从围岩变形和应力两方面考虑,采用削坡法将坡比由1∶1.65削至1∶25是处理回头沟隧道偏压段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煤机割煤滚筒旋转形成涡旋风流是导致割煤截割粉尘扩散运移的直接原因.通过对成庄煤矿某综放工作面采煤机割煤滚筒受限空间截割粉尘现场实测,分析研究截割粉尘在不同条件下扩散运移的基本规律,得出无论是顺风割煤还是逆风割煤,涡旋风流场对截割粉尘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割煤滚筒靠近采煤机机身侧的下1/4圆周区域,并使该区域顺风割煤时截割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达到95 mg/m~3,逆风割煤时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达到110mg/m~3,远远高于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速侧铣淬硬模具钢表面粗糙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12 mm直径的TiAlN涂层的整体硬质合金圆柱立铣刀,对热处理硬度为41 HRC的3Cr2Mo(AISI P20)钢进行了高速侧铣试验.利用表面轮廓仪测量了表面粗糙度.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研究了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切削宽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出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并建立了表面粗糙度试验预测模型.试验中所使用的切削参数为主轴转速8 000~20 000 r/min,每齿进给量0.025~0.125 mm/tooth,切削宽度0.1~0.3 mm.  相似文献   

19.
以纵轴式部分断面掘进机的截割比能耗为目标函数,取截割头的直径、锥角、螺旋叶片升角等作为设计变量,给出了各参数的模糊约束条件,运用最优化水平截集法将掘进机截割头结构参数的模糊优化问题转化为非模糊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能量消耗最低的截割头结构参数的非模糊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截割头的结构参数,可使截割头的结构参数设计更加合理,能进一步改善掘进机的截割性能,明显提高掘进机截割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煤层巷道锚杆支护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杆支护的作用在于加大巷道围岩的围压,从而提高围岩的强度而保持其稳定性。我国大多数矿井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多以经验方法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生产上的要求。本文采用FEM和BEM耦合算法,对木城润煤矿540203工作面顺槽、切巷和 570二石门三槽煤巷、切巷两种条件下锚杆支护试验巷道的围岩应力、变形及破坏规律进行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锚杆支护巷道应力变化及可能发生的力学效应,为合理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