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师道是宋代江西诗派的一大宗师,在历代诗坛上均有不俗声誉,但解放后的文学史著作对其评价一直不高,含有种种误解。本文通过考察陈师道诗文并参考有关史料,论述了陈师道的用世之心、困厄际遇、耿介性格、士林声望以及文学成就,并认为其人其诗在文学史上皆卓异不凡,必将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是北宋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后人对其评述颇多,其中以陈师道的“王介甫以工”影响颇大。本文就试图从王安石诗歌尤其是晚期诗歌的艺术特点、感情模式、意境创造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此,我想着重阐述的是杜甫近十首论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首《李期八分小篆歌》.因为杜诗中提出了“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著名的命题.我想援以比较的苏武诗是《孙莘老求墨妙亭诗》,因为东坡居士针对杜诗提出了“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的沦点。但无沦杜诗还是苏诗.千百年来不断得到广泛的注意.其原因决非因为两诗捉出了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观这么简单,因此·假若我们的研究仅停滞于就诗论诗、就诗论书这两点上.恐难深窥杜、苏这两位唐宋诗坛巨擘之堂奥、本文试就以上某些问题作一阐论。在…  相似文献   

4.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宋末方回提出杜甫为江西诗派“一祖”之前和之后 ,都有人反对这种说法。但在客观上 ,杜甫对江西诗派 ,尤其是对黄庭坚 ,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江西派诗人如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师法杜甫 ,主要偏重了艺术方面 ,并且着重学习杜甫晚期诗歌“剥落风华”的风格和律诗的句法。学杜而不似杜 ,正是善于学杜的表现。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 ,充分说明了杜甫确实是江西诗派诗歌艺术的不祧之祖。  相似文献   

6.
刘孟伉是渝东著名的书法家,战士的胸怀与生涯、诗人的学养与素质,“博涉而约守”的书法研习,构筑起他气象雄浑,以“瘦硬取胜”的书法天地与风格。  相似文献   

7.
作为宋代与苏轼齐名的大诗人,黄庭坚的创作更集中而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一般特征。具有浓厚的知性色彩是其中尤为显著的一点。本文即从情感体验之处理方式、诗歌内涵之思辨性、诗歌意蕴外化倾向及诗歌语言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与唐诗的对比,讨论了此一特点在山谷诗中的具体表现形态,说明其为山谷诗瘦硬风格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云南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诗人陈翼叔。他的诗带有鲜明的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于他的诗,当时及后来滇内外一些文人学士曾经给过很高评价,例如,清初“性灵派”著名诗人袁枚就曾说过:“云南蒙化有陈把总翼叔即景《春夜》云:‘斜月低于树,远山高过天’。从军《边行》云:‘壮士从来有热血,深秋不必送寒衣’。有如此才而隐于百夫长,可叹也”。(看《重刊明遗老陈翼叔先生诗全集》中《宁瘦居诗评》)四川游僧朱中囷说陈的诗“竟不得传于中原,孰知滇中犹有忠义之士,风雅之人也!”(《是何庵集跋》)还有人  相似文献   

9.
陈子龙与钱谦益皆是明末清初的诗界巨擘,“负海内重名”,两人诗学“渊源流别,各有从来”,彼此对立。《陈忠裕公全集》尚有诗文酬赠之什,但查遍钱氏的著作,对陈基本不置一词,未予著录。究其原因,一是党争中政治利益一致,搁置文学主张的分歧;二是名妓柳如是的“定情”;三是明诗选本《列朝诗集》的“有待之志”。这三点造成钱对陈的“失语”和“缺位”,成了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0.
王安石是北宋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后人对其评述颇多,其中以陈师道的“王介甫以工”影响颇大。本文就试图从王安石诗歌尤其是晚期诗歌的艺术特点、感情模式、意境创造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江西诗派的轴心人物,后山以其风格论和方法论为诗派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以杜甫为师,论诗标举"格高"、"意工"的风格论。在方法论方面,尤重"字精"——"语工"、"以故为新"、"不犯正位"等法则,以期建立一种超越于常人的独特风格。后山诗论中的风格论和方法论是对"江西诗派"诗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著名词人,目前对后村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爱国时政词,对其词风则基本定性为豪放排宕。通过对刘克庄花卉鸟兽词咏物词中“物”、“我”关系以及“我”的感情的分析,说明后村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诗风及其对宋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题诗”的“沉博绝丽”风格在李商隐诗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李商隐诗歌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价值。李商隐“无题诗”对宋诗有显著影响,即对宋诗总体艺术追求方向的影响,以及在西昆体、王安石、黄庭坚诗歌创作中的表现。李商隐无题诗诗风在宋诗风格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朱湘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入手,分析了朱湘诗歌特有的孤清涔冷的风貌。同时,探讨了朱湘如何通过对中西方诗歌的借鉴完成了对新诗形式的改造和建设,确立了自己中国新诗史上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诗要有体是艺术创作规律的必然,是诗歌有效传达与新诗发展之必需。在当下这样一个非诗盛行、诗歌写作标准混乱、新诗出现危机的时期,强化新诗的体式自律十分必要。强化新诗体式自律,首先应走出对新诗的一些认识误区;其次应坚持以自由诗体为主,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自由体诗;第三应更多地从民族诗歌中汲取营养,探讨出舍乎民族审美心理需要的新诗体。  相似文献   

17.
张红霞 《镇江高专学报》2012,25(2):14-15,28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诗想象丰富,意象奇特,意境雄浑,变幻莫测,带着浓厚的理想色彩。深度解读天姥山的象征意味,可以感受、体会诗人梦中攀越天姥山的情感经历,从而获得独到的理想感悟和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8.
历来论岑参诗歌的评家,多着眼于其"奇语"、"奇意"、"奇境",而忽视了其诗歌无论在表现内容、语言运用、诗歌体式方面都存在着"俗"的一面.从岑诗的接受对象和接受程度来看,似也证明了此种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